第201章 記得下次自己寫-《家父漢高祖》
第(3/3)頁
呂釋之長嘆了一聲,“你先把羊放下,跟我去內(nèi)屋。”
“哦。”
劉長放下了羊,示意了一下呂祿,隨即跟在了呂釋之的身后,兩人一同走進了內(nèi)屋,面向而坐。
“長啊我聽聞,長安即將設立太學,召天下賢才這是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不只是要設太學,地方還要設立國學呢,這都是我的計策!”
劉長傲然的說著。
呂釋之點了點頭,遲疑了片刻,方才說道:“我老矣,不知還有多少時日只是家里這幾個豎子,我實在是放心不下啊若是能讓他們跟著大賢學習治國的道理,能有些長進,我也就沒有什么遺憾了”
“哈哈哈,舅父不必擔心,我們所來往的,都是長安最賢明的人,我們常常聚集在一起,辯論經(jīng)典,交流學問,頗有所獲”
“長啊你就說,能不能將則,祿,種三人送進太學?”
“舅父啊!我不過是區(qū)區(qū)一個小藩王,在諸侯內(nèi)年紀最小,唐國在諸國內(nèi)也是最貧窮的,我如何能做主呢?您不如去找太后,或許能辦成這件事。”
“長,他們跟你一同玩到大啊你若是不幫著他們,誰來幫呢?”
“舅父都這么說了,那我還能怎么辦呢?我去跟阿母說說,成不成,我就不知道了。”
“好,好,長,不要急著離開,你也許久不曾前來”
太后是說做就做的性格,她可不管這政策是否成熟,是否可行,反正政策她是提出來了,完善的事情就與她無關,將施行的事情直接丟給群臣,順帶著囑咐一句,想法我已經(jīng)提出來了,辦不好可就是你們的事情了。
然后,長安內(nèi)的親戚們就紛紛來找劉長辦事。
想法都是一樣的,都是想要將孩子送進太學,呂釋之并不是第一個,夏侯嬰,灌嬰等人也都找過他了。
對于他們的請求,劉長并沒有拒絕,只是說自己會去告訴太后,至于成不成,同樣也不關劉長的事。
非世官影響力還是太大了,在以前,呂釋之這些權(quán)貴們的孩子,無論自己的才學如何,直接就能做官,就像周勝之那樣,前不久還在偷雞摸狗,其父一句話就直接在南軍入職,這完全就是一句話的事情,可如今,太后卻提出要以太學為主,用考核的方式來任官。
這對那些孩子已經(jīng)當了官權(quán)貴們沒啥影響,可是對孩子還不曾為官人來說,那就出大問題了。
周勃現(xiàn)在若是再想將周亞夫直接安排進南軍,或許還能做到,畢竟他的權(quán)勢太大,可對那些逐漸遠離廟堂核心的功勛而言,就有些難度了。
當劉長走出了建成侯府的時候,群賢都在等著他。
劉長無奈的嘆息著。
“大王為何而嘆息啊??”
呂祿急忙問道。uu看書
“還不是因為你!你但凡有些才學,你阿父也不會急成這個樣子!”
劉長大罵,就在這個時候,樊伉忽然走上前來,“大王,阿父讓你去一趟府里。”,劉長看著他和市人,無奈的搖著頭,又來了一個啊。
事情也果然如劉長所想的那樣,樊噲也想讓自己的兩個兒子能進太學。
可樊噲并沒有明說,反而是姨母在一旁笑著說起了這件事。
劉長苦著臉,無奈的說道:“其實,你們都不必急對開國大臣,阿母定然也不會太苛刻何況他們都是我兄弟,我也不會讓他們沒了前程,完全不必如此。”
“哎,有長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呂笑著說道,又殷勤的為劉長拿來吃的。
不知為什么,劉長最近這幾頓飯都吃的不是很香,仿佛里頭夾雜了什么令他難受的東西,不再像從前那樣胃口大開,只是吃了幾口,劉長便起身與他們告辭。
“你站住!”
劉長正要離開,卻忽然聽到了一聲呵斥。
他轉(zhuǎn)過身來,樊卿站在不遠處,咬著牙,怒目而視。
“你生氣我也沒辦法,太學大概是不要女子的”
“你為什么要這樣對我?!”
劉長一頭霧水,繼續(xù)裝傻充愣,“這又不是我規(guī)定的,進太學又不見得是好事”
就在劉長準備繼續(xù)糊弄的時候,樊卿卻忽然哭了起來,眼淚不斷的掉落,大聲的哭了起來。
頓時,劉長再也說不出話來。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