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沒有人比寡人更懂治國-《家父漢高祖》
第(2/3)頁
將領們哪里會料到,唐王剛見面,就會詢問這么一句,可他們也上道,急忙道:大王實乃明君!
大王乃賢明之主!大王乃勇猛之君王!
眾人紛紛夸贊,在這方面,英布的那些不長腦子光長肌肉的猛將部下們是最有經驗的,因為他們當初跟隨英布,也是要不斷的夸,誰夸的最好,誰就跟英布的關系最親近,劉長聽著他們的夸贊,不由得大笑了起來。?
冒頓仗著寡人不在唐國,多次派兵劫掠,如今寡人來了,冒頓的死期也就到了,寡人想要帶著各位將軍去龍城里撒泡鳥,將軍們覺得如何啊?!
哈哈哈,應當如此!
大王!我們現在就去
眾人紛紛贊和,劉長不由得便跟他們吹了起來,劉長用了很短的時間,便跟這些將領們熟絡了起來,在這方面,劉長真的是有著不一樣的天賦,劉長的性格很對這些將軍們的胃口,將軍們就喜歡這樣的君王,不擺什么架子,不搞什么禮儀,的話比他們都難聽。《
劉長跟眾人飲酒,仗著酒勁,那吹的也就更厲害了。
當初那場對匈奴的大戰,你們都知道吧?那便是寡人親自策劃的!當時滿朝公卿都不同意,聽聞冒頓的名字,各個驚恐,只有我要開戰,當時陳平就來求我,苦苦哀求,讓我改變想法,我一腳就把他給踹飛了,我就是要打!(
你們不知道,當時有個叫蒯徹的,想要阻止寡人出戰,寡人便將他烹殺!
周勃聽從我的命令,擊敗了匈奴,回到長安,他就給寡人跪下了,要奉寡人為主,寡人豈能同意啊?
劉長這么一吹,將軍們聽的是一愣一愣的。
漸漸的,大家也就不再拘束,紛紛開始商討如何攻打匈奴,劉不害也在這里,他正跟一位將軍聊的興起。
劉長看著他,問道:不害,這里居然還有你認識的將軍?
那位將軍上前,笑著道:末將陳弄,曾跟劉不害在南國征戰。
哦??那也是老資歷了呀,你當時是在北軍還是在南軍?
末將當時在對面.
對于唐國,劉長最滿意的就是這些將軍們了。
跟他們相處,劉長就覺得很愜意,隨心所欲,有種當初在長安跟群賢們赴宴的感覺。
鎮守在王宮的欒布覺得,這大概是因為這些將軍們都沒怎么長腦子的緣故,讓大王倍感親切。
唐國的將領構成是很復雜的,從太尉開始的話,太尉李左車,曾經的趙國將領,被韓信俘虜后成為楚王的心腹,其余的幾個高級將軍里,除卻劉不害之外,其余幾位都是彭越的將軍,中級將領們大多都是英布的將領,還有月氏人,匈奴人,底層將領大多以陳稀軍,最初的燕王軍,還有一部分唐國本地軍里的將領所構成。
這些人來自各地,除了造反都幾乎沒有什么共同點。
這就能看出太尉李左車的才能了,他能將這些人凝成一股繩,全部用來對付匈奴,將功贖罪,雖然他們一直都覺得自己沒有什么罪行。
劉長跟他們惺惺相惜,不依不舍。英布的將領流著淚,是在劉長身上看到了自家君王的模樣,而其余幾位,聽聞這殿叫大宣室殿之后,也是贊許的點著頭,真我主也!
唯獨欒布知道,自家大王是真的沒有謀反的想法。,
他之所以敢僭越,敢這么胡鬧,大概只是為了炫耀,他覺得六匹馬的戰車很威武,很好看,他就坐了,他覺得大宣室殿很霸氣,就用,他覺得如今的制度不適合,他就改,想要攻打匈奴,就開始召集士卒囤積糧食了。亡
雖然這些行為在長安人看起來就是鐵定的反賊行為,可欒布知道,自己大王雖僭越,欺上,蠻橫,可他依舊是一個好大王。
自家大王是在不斷成長的,他如今居然都能在案牘前坐半個時辰來處理奏表了!
半個時辰啊!
欒布熱淚盈眶,大王真的是付出太大了,有賢王之資啊。
這也不怪欒布,畢竟劉長從來都是坐不住的性格,能坐半個時辰,對他來已經是非常大的讓步了。
而同樣感覺到劉長進步巨大的,還有張蒼。
張蒼是很驚訝的,他知道這個豎子很聰明,可是沒有想到,短短幾天之內,這豎子就對奏表之事已經上手,隨意翻閱幾眼,就能看出其中想要表達的意思,直接下令,無論是眼光還是做出的決定,都令張蒼感慨不已,奈何,這豎子就是太懶;有機會就要出去玩。
師父啊我們現在無法攻打匈奴嗎
?
秋收大王,您想要餓殺唐國百姓嗎?
可是我們有常備軍啊,他們又不從事農桑。
大軍出發,要召集民壯,開路運糧,保障后勤,怎么會不影響農桑呢?
那就打個小的行嗎?就讓寡人帶上幾千人,咱打個小的?
打個小戰,可以,讓大王去,不行。
如果寡人執意要打呢?
那我便上奏太后!
劉長皺起了眉頭,大聲的訓斥道:您身為唐國相,豈能做出這樣謀害君主的事情呢?!
張蒼不屑的冷哼了一聲,拿出了一個書信,丟給了劉長。
劉長翻開書信,這是呂后寫給張蒼的書信,書信是這么寫的:若是唐王執意妄為,卿可上奏告之,若唐王要率軍親征,可押來長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