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301章 打不過就告家長-《家父漢高祖》


    第(2/3)頁

    “哈哈哈,你阿父打廣嚴侯,不是因為他的指責,是因為廣嚴侯之子當然,我也沒有資格說他人的子嗣當初我們這些人四處作戰,么有時日顧家,因此,國內諸侯的子嗣們,大多不善?!?

    張良所說的諸侯,是值徹侯一類,因為他們也擁有食邑。

    而張良說起的這個情況,在漢初非常的普遍,大多開國功臣的爵位,在第一代就丟掉了,這些人跋扈,動不動就殺人,造反。舉幾個例子,張良家的張不疑,周勃家的周勝之,柴武家的柴奇,靳歙家的靳亭等等。

    他們沒有其父的能力,在得到爵位之后,往往都會走向另外一個極端。

    而大漢這類的侯極多,他們還不屬于一般豪族這個范圍內,沒有天子的許可,官吏也動不了他們。

    張良認真的說道:“大王不會無緣無故的動手這次祭天,只怕也是跟這些無法無天的諸侯們有所關聯啊?!薄胺甘職⒈闶橇?,何必毆打呢?”

    “大王重情,這是留了他一命,呂侯應當感謝大王的仁德。”

    “挨了揍還得感謝阿父?”

    “你不要糾結這些,你要跟著大王學習識人之術大王最能識人,燕王剛愎,便讓宣義去輔佐他,梁王寬厚,便以張蒼去輔佐他,趙王從諫如流,便以賈誼去輔佐,吳王手段高明,便以傅寬來為他做事情,長沙王軟弱,便以灌嬰來扶持,齊王無謀,便以季布去治理,膠東王魯莽,便以蠱逢來制止”

    劉安認真的聽著,瞬間反應過來,驚呼道:“師父你這么一說,我阿父還真是有大本事??!”

    “我還一直以為阿父多是依靠大母呢!”

    張良瞇著雙眼,“誰將你阿父當無謀,那誰才是真的無謀你阿父之謀略,僅次與你大父?!?

    “我大父是個什么樣的人???“

    劉安聽了太多關于大父的故事,提起他的時候,眼里都是有些懂憬。

    張良忽然沉默了下來,認真的思索了片刻,方才說道:“你大伯父的寬厚,你二伯父的仁善,你三伯父的相貌,四伯父的謀略,五伯父的重情,六伯父的細膩,你阿父的性格,你八仲父的莽撞差不多就是你大父了。“

    劉安目瞪口呆,這么多不靠譜的伯父仲父們加在一起???

    “那還是個人嗎??”

    那大父該有多么不靠譜,其為人該惡劣到了什么地步啊??

    劉長要對付諸侯們,這個諸侯不是指劉長的兄弟猶子們,是那些二代的侯爺們,在開國的功臣們逝世之后,這些繼承了爵位們的侯爺們,

    那可是過上了有滋有味的好日子。

    哪方面都不如其父,唯獨這作惡的本事,那是他們的父祖都遠遠不能比的。

    到如今,很多功臣的爵位已經傳到了二代甚制是三代四代,打仗治國的本事丟了個一干二凈,若他們只是外出狩獵,辦個宴席,浪費家產,劉長也不會說什么,這畢竟是他們的阿父給他們留下的,當初他們拼命,就是為了讓自己的子嗣過上好日子。

    可他們在地方欺壓百姓,公然羞辱廟堂官吏,甚制帶人包圍書肆,揚言不讓自己先看便縱火燒之,那劉長就不能忍了。

    這些人還在家里養門客,藏甲弩,相互勾結,這是準備做什么??

    制于為什么對這些侯的行動能抑制諸侯王,這是因為廟堂準備進行推恩,齊王就是個先例,而齊王的其余兒子,不少是封侯的,劉長的做法可以遏制徹侯,當然也是變相的為推恩加上了一層手段,剛柔并用,給后人留下這么一個削弱諸侯的手段。

    可劉長目前的心思還是在南越的事情上。

    四哥奪關之后,逼迫南越歸順,趙佗先后答應了吳王的條件,允許大漢的軍隊和官吏進入南越,接受大漢的治理,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大漢諸侯國。據說,趙佗已經派孫子帶著幾個罪臣前往長安。

    劉長對這幾個罪臣沒有興趣,他只是在想,能不能從南越弄點糧食呢?

    先前賣爵,后來賣書現在還有什么可以賣的呢?

    對于劉長的這種想法,周昌是很憤怒的。

    他這幾天一直都在宣室殿內,不斷的勸諫。

    “大王啊廟堂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不能再這樣了,內外都要做事,百姓疲敝,官吏更是如此,大王還不知收斂,還要不斷的做事,治國之事,是不能著急的,您不可能將百年的事情在一朝就做好??!如今屯田之事,書肆之事,啟蒙之事,醫館之事,河西之事,南越之事還有您要祭天的事,大王這么做,大漢遲早要滅亡在大王的手里??!

    “大王,急功近利,乃是君王的大忌!好大喜功,更是如此,請您外出狩獵吧,狩獵個兩三年!”

    “?。课以趺茨軄G下國家大事外出狩獵呢?”

    “不,大王只管去狩獵,去飲酒作樂,去納妾反正做什么都好,就是不要再忙與國事了!”

    周昌從不曾想過,有一天自己會說這樣的話。

    面對這位精力過剩的君王,周昌是真的希望他能去做點自己的事情,不要再折騰大漢了,劉長卻不以為然,周昌幾次勸諫,把他弄得也有些不耐煩了,即刻擺出祖傳的箕坐,一副你隨便說,寡人就是不聽的模樣來。

    “祿!送客!”

    周昌只能是丟下了幾句很話,便離開了。

    “周相啊勸說君王縱樂,不為國事您不怕名入佞臣傳嗎?”

    呂祿好奇的問道。

    “你覺得,不說這些就不會進嗎?”周昌警了他一眼,俯身穿著履,說道:“你猜日后的史書會說大王如何?”

    “大王與國有大功!”

    “哈哈,縱觀先時,與國有大功的君王極多,可風評都不好,我料定大王在史書的風評也極差,遠不如當今陛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