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學識淵博長大賢人-《家父漢高祖》
第(3/3)頁
........
考核這件事,劉長很早就告知了太后。
在劉長來到長安之前,呂后先后舉辦了三次,也確實挑選出了不少官吏,大漢目前的官吏制度還是比較簡陋的,主要就是靠各地的舉薦,立功的將士,還有就是一些有名聲的賢人被天子請過來做官。
在地方上,也是看情況,如里,亭的小吏,是可以通過考核來擔任的,花點錢學律法,然后參與考試。
在原先,這樣的官吏制度還不算有太大的問題,秦國的官員大多都是來自戰場,可現在大漢大一統,國內沒有那么多的戰役,過去的大臣們一一逝世,當初開國的數百侯爺,如今只剩下了一半,這一半人里不少還是在家里養病,能真正做事的人很少。
因此,官吏制度就成為了困擾大漢的問題。
劉長是不喜歡舉薦的,這些人往往都是舉薦自己的親信或者子弟,在被劉長警告之后,他們就開始交換著舉薦,我舉薦你的弟弟,你舉薦我的兒子...大家一同升官,一起封侯,其樂融融。
而富戶為了得到舉薦名額,便賄賂地方的官員,這樣的事情,光是在上一年,繡衣便偵破了六起。
劉長因此認為,這官吏的事情,最好還是能通過太學培養,再以考核的方式來分配到各地去。
呂后時的三次考核,招用了四百六十余官吏。
事實證明,這些通過考核后到達各地的官吏,還是不錯的,對比那些因為戰場上立功而得到官位的士卒,這些人的治政能力絕對是高出一頭的。
到了如今,那四百六十余人里,已經有六人當上了縣令,還有兩人已經在擔任郡丞和郡尉了。
這升遷速度也是很驚人了,畢竟當時的考核距離也沒有過去多長時日。
因為是第四次考核,群臣都已經有了經驗,考核的地點放在了太學。
周圍也提前做好了部署。
當劉長在甲士們的簇擁下,大步走進了太學的時候,那些做好了準備的士子們都顯得有些激動,紛紛踮起腳尖來看劉長,劉長的名聲是很不好,可是如果能有被這個昏君提拔的機會,那他們當然也不會放過,不做大官怎么能勸諫大王呢?
太學為了養成清廉的風氣,因此裝飾也不是很奢華。
劉長坐在上位,便示意讓召平開始這次的考核。
前來參與考核的士子不過千人,而考核的內容也不算復雜,最先就是注釋一下經典,考考學問,然后按著不同的職務來進行律法,農桑,水利等方面的考核,這都是太后在三次考核后總結出來的經驗,召平在其余官吏們的相助下,即刻開始了考核。
劉長坐在上頭,很快就有些無聊了。
他用手扶著自己的下巴,枯燥的看著遠處那些正在持筆奮書的士子們,不由得打起了哈欠。
“召公啊...寡人忽然想起來了,寡人還有要事,就先...”
“大王!不能離開啊!起碼要待完這一場...您現在走了如何能行?稍后還得由您來激勵這些人呢...”
劉長摸了摸鼻子,“可寡人真的有要事啊...”
“大王,請您看看這次考核的內容如何。”
為了避免大王跑路,召平連忙拿出了“試卷”,放在了劉長的面前,劉長果然被吸引了注意,沒有再說離開的時候,專心的看起了考核內容,趙始也有些好奇,探出頭來觀望。
“今云盛而蚓弗能乘也,霧..霧...霧...西而蟻不能游也!”
趙始輕聲念道。
劉長卻笑了起來,“讓你多讀書,這分明是個能字!哪里是念西的?”
趙始清了清嗓子,“這字在南越是念西的!我不曾說錯!只是習慣不同而已,像橘生淮南則為麥,生于淮東則為奈!你難道不知道這個道理嗎?”
趙昧一愣,低聲說道:“阿父...是淮南為橘...”
劉長冷笑著,“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趙昧點了點頭,這句話總算沒說錯。
“你以后得多讀書,知道嗎?說個典故都是錯的!”
兩個大經學家切磋了起來,而趙昧探出頭往試卷上看了一眼,那是個醲字。
考核很快就結束了,劉長站起身來,只覺得渾身都酸疼,便在召平的帶領下,去激勵了一番這些士人,別看劉長的文化水平不高,可激勵人心還是有一套的,他用出了祖宗級的激將法。
“如今的士子們,大多貪圖富貴,都不愿意去河西這般艱苦的地方,當然,若是你們也害怕,不愿意,可以故意答錯幾個題,那樣就可以不去了!我可以理解的,畢竟是兇險之地,非大丈夫不能去!”
“至于那些貪圖富貴的,不愿為王事的,呵呵,也不配去河西,他們那類人可以前往趙國,趙王最好小人!”
ps:帝有舍人五,以不疑最賢,其余者多佞,以召平最惡。————《圣略》張不疑著。
7017k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