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撈人布-《家父漢高祖》
第(2/3)頁
“你但凡還認為自己是陛下的舍人,那就不要阻攔我。
召平揺著頭,“司馬喜所寫的并非史,你如今所做的才是史…縱然有再多的誣陷,大王只要一日沒有逼迫陛下退位,那便不曾犯下謀逆之罪…如今的情況下,大王登基,若是陛下出了任何事,過錯都將由大王來承擔了….”
“哈哈哈…”
張不疑咧嘴笑了起來,“我所要做的,乃人心所向,你們是擋不住的?!?
張不疑表現的如此自信,召平卻有些不安,大聲質問道:“張不疑!你這個奸賊!你到底想要做什么?!”
“很快你就知道了?!?
張不疑并沒有給出標準答案,在此刻,宮大門被打
開,張不疑與群臣一同走了進去。
在朝議時,召平一直都不給張不疑開口的機會,時刻警惕,生怕他鬧出事來,可張不疑從頭到尾都很平靜,一言不發,注意力似乎完金不在這里,召平正還要張望,周昌卻憤怒的叫道:“召相!國事為重!我們正在商談要事,您怎么能不在意呢?!”
同為國相,周昌的地位顯然要高過召平,召平只能是行禮道歉。
周昌今日在朝議里所談論的,還是馳道的事情,國庫因為缺少糧食,修補馳道的后續糧食有些發不出來了,好在還有諸侯國來打底,周昌決定放棄原先金面修補的計劃,先將幾條重要馳道連接起來,開車舟稅,作為后續的費用支出。
周昌同樣也知道廟堂里即將發生的事情,可他不像召平那么迫切,他更多的注意力還是在國事上,無論如何,先將重要的事情辦完了再說。
這大概就是劉長為什么重用他的原因了。
周昌從不會因私廢公,在商談好了幾幾件重要的大事之
后,周昌方才攔住了準備離開的張不疑。
“如果你不希望看到將來的大漢,乃至未來的華夏都是兄弟逼迫著禪讓,不斷謀朝篡位的話,就放棄你現在的想法,大王是要為華夏開先河的,若是他現在登基了,那以后的天下,將永遠不會安寧了?!?
“以后的天下,自有未來的人來操心,與我何關?”“我是絕對不會答應的…大王也不會答應的。
張不疑笑著搖著頭,“不,你會答應的。”朝議結束后的張不疑,并沒有離開宮。他來宮的目的,是為了見一個人。
劉盈驚訝的看著跪坐在自己面前的張不疑,不知所措。張不疑是長弟的心腹,平日里與劉盈壓根就沒有任何交際,怎么會忽然來找自己呢?
“陛陛下,臣是來跟您稟告一個好消息的。
“哦?什么好消息?”
“陛下體弱,雖有圣賢之相,卻不足以治國,高帝駕崩之后,大亂茲昏,群兇肆逆,金賴唐王神武,拯茲難於四方,惟清區夏,保綏宗廟……昔者帝堯禪位於虞舜,舜亦以命禹,天命不于常,惟歸有德…”く
張不疑這么一番話,可是嚇壞了宮內的那些甲士們,
這些奉太后令來服侍天子的威猛甲士們,此刻臉色蒼白,雙股顫顫,想要捂著自己的耳朵,卻又不敢,看向張不疑的眼
神里滿是驚懼。く
劉盈卻點著頭,深以為然的說道:“你說的有道理??!”
“唐王仁義,不肯受命,陛下乃是大王之兄長,何以不令他受之?群臣多有怨言,蓋不知大王神武,陛下何以不令其迎之?大王登基,陛下便可安養天年,安心養病,有子女妻妾服侍在旁,享天樂,當今唐王,乃高帝之嫡出,太后親子,陛下禪讓與他,也不負高帝之遺志…可享祖廟。”
劉盈問道:“這是阿母令你來說的嗎?”
“不是這都是臣自己所想的,尚且不為他人所得知,若是陛下能做出決定來,太后對陛下定然也是大為改觀?!?
劉盈并不在意自己如今的這個位置,他很早就迫不及待的等著劉長來謀反了,可他此刻卻還是有些擔心,他皺著眉頭,長嘆了一聲。く
張不疑頓時皺起了眉頭,問道:“莫非陛下不舍?”劉盈急忙搖著頭,說道:“朕是擔心長弟不肯受啊,這件事,其實朕先前就說過幾次,可他自己不愿意啊,你說該怎么辦呢?怎么才能讓他接受呢?”
張不疑急忙改了臉色,笑吟吟的看著劉盈,原來是自己人啊。
他說道:“這番大王前往巴蜀,我們可以召見廟堂大臣,先讓他們答應,陛下下令,他們不敢不從,若是不從,陛下便以死相逼,逼迫他們答應……等大王回來的時候,陛下就親自去迎接….”
張不疑緩緩說出了自己的計劃,劉盈全神貫注的聽著,時不時點著頭。
“好!就這么辦!哈哈哈,如此一來,就不怕這豎子不答應了!他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
“對,這豎…”
張不疑下意識的說了一個字,猛地捂住嘴,又朝著自己的嘴上打了一下,隨即說道:“如此一來,大王就沒有反抗的余地了!”
劉盈很開心,他急忙讓張不疑坐在自己的身邊,壓低了聲音,用著大反派的語氣說道:“可到時候,該怎么控制住他呢?他那般勇武,誰能給他披上黃袍,誰又能讓他坐在上
位?”
“陛下放心吧!我們先給大王灌酒!”
張不疑瞇著雙眼,陰險的說道:“準備五十位勇猛的甲士,讓他們等待訊號,我們摔杯為號,到時候,甲士們一涌而出….”
很快,新殿內傳出了陰沉而又險惡的笑聲。
●…◆…
武咸都,姑戚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