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傳承有序,世代忠良-《家父漢高祖》
第(1/3)頁
大漢各地儼然已經變成了一個大型的工地。
劉長似乎是要將這幾十年里休養生息的代價一次性要回來,從正在擴建的長安城,到各地的馳道,處處都是熱火朝天,除了新都城,馳道之外,還有齊楚之間的幾條灣運,唐國在邊塞外修建的幾座新城池據點,燕國在遼東修建的城池建筑群,南越和滇地之問的水運....
按著周昌的初步計算,這昏君登基之后,一次性就動用了近百萬的民夫服徭役。
這規模高的嚇人,高皇帝知道了都能從長陵里跳出來的那種程度。
當周昌初步公布徭役情況之后,群臣頓時鼎沸,奏表和勸速如雪花般飛向了宣室股,劉長倒是沒什么,他身強力壯,群臣的奏表和勸諫就是寫的再多,他也不會覺得勞累,甚至都不會耽誤他什么時間,就是負責處置這些奏表的陳平累的夠嗆
原先還一片風和日麗的大漢,頓時被這昏君搞成了工地現場,像很多各個學派的大家們都有些坐不住了,最先坐不住的當然就是黃老學派,作為當下影響力第一的學派,黃老發難跟懦家發難完全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當時,就有七八位黃老大家前往長樂宮,要拜見呂后。
他們知道自己說服不了這位暴君,準備從太后這里找到突破口,讓太后來勸住這所。
至于劉長這邊,自然也有很多老臣前來勸諫。
這位前來勸諫的老臣,也不令人意外,正是剛剛從唐國國相的位置上退下來的王陵。
一大把年紀的王陵,牙齒都已經掉光了,需要兩個人來扶著才能走路,劉長都覺得這所沒有死在半路上就是命大,隨著尚方對馬車的深入研究,加上各地道路的修建,這趕路的風險倒是比以前要小了很多,可那也不是王陵這個年紀的老頭能承受得起的。
王陵和劉長也有許久不管相見。
“仲父!!!“
劉長笑著,起身就要去扶王陵,王陵卻倔強的想要扯開他的手,親何,王陵想多了,他就是年輕四十歲都未必能扯開劉長,何況他如今這個年紀呢,只能是任由劉長扶著他坐了下來。
王陵打量著面前這位年輕的君王,長嘆了一聲,“陛下,您知道奏國為什么會滅亡嗎?“
“知道啊,因為我阿父?!?
王陵沉默了片刻,隨即說道:“是因為沉重的徭役啊?!?
“是啊,所以朕充分吸取了秦國滅亡的教訓,輕徭薄賦?!?
“陛下可是發動了近百萬人來服徭役!!!“
“可朕沒有強迫他們無休止的工作,分發糧食,不耽誤農桑,沒有逼迫他們從楚國到河西去修建城池!馳道,清運,城池,哪個是為了朕自己?!徭役進行到現在,可曾聽說過哪里有人被累殺?被餓殺?被打殺?!“
“各地的官吏想要邀功,就會逼迫百姓,只為了討好陛下!“
“王公不必擔心,朕有繡衣,監察四方,若有這樣的事情,朕是不會放過他們的“
“陛下為什么不緩一緩呢?治大國若烹小鮮.……”
“朕從不喜歡小鮮,朕好肉?!?
看著面前油鹽不進的昏君,王陵氣壞了,罵道:“大漢要亡在你這個豎子手里了!“
此刻,股內并非是只有劉長一個人,張蒼,周昌,召平,張不疑他們都在,后面三個在是因為他們是三公,張蒼在是因為張蒼一直都將王陵當作長牽來對待,王陵救過他的性命,因此特意前來迎接。
而王陵這番話,頓時激怒了張不疑。
張不疑怒氣沖沖的走了上前,罵罵咧咧的,不由得卷起了衣袖,周昌大驚,正要上前阻攔,就看到王陵猛地揮起了拐杖,雖然力道不是很大,可準頭很好,張不疑壓根不能近身,被打的抱頭鼠穿,
劉長輕輕搖著頭,臉色格外復雜。
這可是半截子入土的老頭啊,路都走不動,你連他都打不過???
王陵邊打邊罵:“都是因為你們這樣的慢臣,才弄得大漢烏煙痘氣!“
看王陵氣的身體都開始抖了,周昌他們也是怕王陵就這么升了天,急忙前來安慰,周昌其實沒有那么反對徭役,因為這些事大多就是他來負責的,他自己知道大漢能否扛得住如今的徭役,若是十年前或許不行,可現在還好,各方面也做的周道,不至于出現奏末的那種情況。
“王公啊...如今的大漢,百廢待興,陛下所做的,也不能說是錯的,各地需要道路相連,那些城池也是必須要修建的,我大漢經過兩代明主的治理,糧草充足,百姓富裕,外無強敵,如今不去做那些事,還要等到什么時候呢?“
在老臣里,周呂還是比較開明的,
大漢的這些老臣們很厲害,都是從最殘酷的戰場上存活下來的猛人天團,親何,隨著年紀的增加,他們的思想也漸漸被凝固,抱著黃老的思想不放手,休養生息被刻在了骨子里,就是見不得劉長這樣的行為,這休養生息可是當初蕭相指定的,就你們這些后生們,知道蕭相是什么樣的人物嗎?你們也配跟他唱反調??
或許也是見識過秦后期那殘酷的徭役,那種沸騰的民憤,他們對徭役都帶上了一種很深的成見。
劉長卻覺得很委屈,這些基建工作不去做,難道就要大漢守著如今殘破的基建等著感化蒼天降下神跡,幫著大漢將一切都給修復好嗎?
何況,百萬青壯聽起來朧人,可分配到大漢各地,每個大郡也不過十萬人以下的規模,郡縣還是能扛得住的,如今的徭役,那也是為了方便以后的百姓,這徭役又不是要人命的那種,每年的持續時間都不久,還不會耽誤農桑,為何不可呢?
可周昌的這番話,在王陵聽來,那就是對過去的背叛。
“你!!伱怎么能如此說呢?!“
“大漢剛有起色,就這樣折騰百姓!!“
周昌黑著臉,解釋道:“陛下從不折騰百姓,這次也算不上是折騰,只是合理的運用民力哪朝的君王不運用民力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