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望之不似人君-《家父漢高祖》
第(2/3)頁
劉長不屑的揮了揮手,“師父就是讀,也應該讀荀子的,讀什么孟子呢?如今各地的儒廟之中,所祭祀的都是荀子,可見,荀子才是真正的圣人啊”韓信一臉的狐疑,一旁的張良點著頭,說道“這倒是實話。”
"陛下登墓之后,追封荀子為天子圣師,為他設立祭祀,又強行命令儒廟將孔子撤下來,擺上荀子…若不是叔孫通哭訴,儒家的先圣都要從孔子變成荀子了…陛下還要求儒生們不要鉆研論語,去學習荀子…儒生們不敢不從,整日鉆研荀子,他們知道陛下喜歡荀子,便四處梳理荀子的文章…如今儒生們開口都是引荀子之語…”
"連帶著荀子的徒弟們也是名望高漲啊……韓人在韓地重新為韓子立廟,很多人祭祀荀子的時候也不忘了他。""連李斯的名聲都好了很多,還有活著的那些人.如張蒼,陳需,陸賈等人..."劉長本來還聽著張良說呢,忽然,他打斷了張良,問道∶“陸賈也是我同門??陸賈就是那位大漢第一說客,四處出使的,同時也是王陵所推薦的儒,法,黃老三家都有涉獵的學術大佬,張良狐疑的看著他,"陛下不知道"劉長清了清嗓子,“啊...朕給忘了。”
張良說道∶“荀子的徒弟有很多,像陛下所鐘愛的浮丘伯就曾跟他請教詩,還有陛下所厭惡的毛公也曾跟他請教過...”劉長驚嘆,點了點頭。
從張良這里聽完了劉長的騷操作,那一刻,韓信都不知該說些什么,啞口無言。
劉長得意洋洋的說道“師父,你不必爭寵等你歸天了,你也是天子圣師我要設立兵廟,追封你為兵仙..讓后世人都敬拜你的”劉長又感慨道∶“可惜啊,我的祖師荀子已經逝世了,若是他還在,看到朕為他做的這些,他也一定會很欣慰的,定然會對我這個徒孫無比的喜愛....”"呵。
陳平嘴角抽了抽。"仲父你笑什么""沒什么。"
劉長自己可能都不會想到,在后來不斷的被后人打擊,到最后甚至被移出了孔廟的荀子,因為他的緣故,地位超過了孟子,急劇增加,為后來的思想浪潮帶去了巨大的變動。
對于劉長的登基,韓信很開心,可是對于他不等自己就悄悄登基的行為,韓信則是很不滿。但好在,劉長幾句話就讓韓信不再因為這件事生氣,因為劉長做出來的讓他生氣的事情太多了。
而面對河西外,唐國外的局勢,韓信也是給出了自己的想法與見解,劉長很是認真的聽差,就在幾個人聊的火熱的時候,周昌方才帶著唐國的群臣們前來拜見,劉長自然是起身去迎接。"哈哈哈,各位仲父,許久不見啊!""陛下"
唐國群臣紛紛大拜,劉長急忙將他們拉起來。
眾人分別坐下,劉長親切的與他們寒暄,詢問唐國的情況。在得知唐國還是一如既往的“食不果腹軍糧充足,衣不蔽體,披甲百萬”之后,劉長表示很欣慰。
隨著李左車率先開始用唐國方言說話之后,整個廟堂的風格都變了,就連劉長也換上了一口唐國話,朝臣們無奈的搖著頭。唐國大臣們已經很久沒有見到大王了,此刻相見,自然是有著說不完的話。就在他們大聲說著自己的事情的時候,周昌卻有些忍不住了。”咳咳,陛下,唐國的事情。”
這次唐國群臣前來,當然不是為了跟劉長寒暄的,他們還有更加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唐國的存留問題。曾經的唐王,如今成為了天子,而唐國強大的勢力,也不能就一直讓國相來負責,于是乎,針對唐國的問題,群臣提出了很多的想法。
周昌認為,應當除掉唐國,將國改為郡,首先就是唐國太強大了,甚至有了與廟堂抗衡的實力,這實在是不妥。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如今的廟堂有些缺少大臣了,他希望能將唐國的三公九卿都帶回廟堂里,擔任一些重要的職務。當然,也有反對者,如張不疑,就是堅決的反對者。他認為,唐國不能除,應當讓天子繼續擔任唐王的身份。
召平認為應當讓太子安兼任唐王的職務,為大漢留下一個規矩,繼承者擔任唐住。王恬啟則認為,應當按著正常的手續,冊封劉長的其他孩子為唐王,例如皇子勃面對這么多的建議,劉長一時間也有些不知做出什么決定來,最后只能是召集唐國的大臣們,一同來商談。
在周昌說出了自己想要除國的打算,并且暗示他們會有更好的去處的時候,御史朱建忍不住了,他站起身來,說道“如今匈奴剛剛被擊敗,您就想要除掉唐國,匈奴所盤踞的地方,如今還有很多的勢力,唐國是長安的屏障,除掉唐國,你就是滅亡大漢的罪人!”這個帽子很沉重,周昌的臉色頓時也就不好看了。
"抵御北方的敵人,光是雁門云中兩個郡就可以做到了,何必需要龐大的唐國呢?難道您是舍不得自己的位置嗎?""你說什么"
唐國的大臣們只是覺得感受到了羞辱,頓時就要與周昌發生爭執。"你們想干什么"
劉長皺著眉頭,盯著他們,原先情緒激動的大臣們,頓時清醒,坐回了自己的位置。
”要商談,就好好商談,這里不是動手的地方..想動手,就跟朕動手。”劉長冷冷的說著,又看向了一旁的陳平,問道∶“您覺得應該怎么辦呢"
陳平臉色一黑,他早就知道會是這樣了,這是他無法擺脫的宿命。"陛下…我倒是覺得,可以聽從召相的建議,不除唐國,以太子安為唐王。""那有什么區別呢?難道要讓太子安前往唐國去?太子外出?哪有這樣的道理?劉敬很是激動,他生氣的說道“陳侯之言,實在是不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