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陛下,無恙?-《家父漢高祖》
第(2/3)頁
陳平如今的退休生活不知是多少人所渴望的。
呂后卻是長嘆了一聲,詢問道:“他的病情如何啊?”
“看他的樣子,應該是疫愈了,太醫說他還在服藥具體情況他也說不好。
呂后不知想起了什么,喃喃道:“陳侯向來是個高傲的人,他便是病重,你也是看出來的,要多安排太醫令在他的府邸長住,確保他的健康想出這么多的政策并不容易,推行起來之后遇到諸多的阻撓也得他來解決,他這操勞半生,總不能晚年還是如此啊。
劉長撓了撓頭。
“我知道的,我先前就不愿意讓他當官,可是他自己上書,非要請任,我又不能反對.且等食貨府的事情進行正軌吧,稍微平穩了,我就罷免陳侯的官職,讓賈誼正式取代他.
呂后贊許的點著頭,“這是最好的。
劉長跟呂后的抱怨,雖然有夸張的成分,倒也不全是假
如今袁盎去了趙國,沒有人再幫著劉長整理奏章了,這整理奏章,進行區別,審核,處置,絕對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原先的顯錯,袁盤,都算是大漢頂尖的人才,可以勉強進,行,可他們兩人都去忙了別的事情,這些就落在了劉長自己的頭上,大半夜,劉長還是坐在新殿內,看著案前的奏章發愁。“陛下,無恙?
劉長據了據嘴,拳頭被捏的咔咔響,最近這段時日,讓劉長最惡心的就是這句話了。這是簡單的問候,其實奏章的成分是很繁雜的,像縣級的官吏也可以向皇帝上書
,不過,若不是點名了要提交給皇帝,那就可以由大臣們來查看,可到了郡級,廟堂級,以及諸侯國級,這個上書就得皇帝親自過目了。
因為里頭可能會涉及到很多廟堂的核心機密,因此沒有人能代替皇帝來查看。
這些郡級的地方官員們所發來的奏章是真的很多,大概也是因為如今大漢的郡實在是太多了。
而他們不少人,千里迢迢的發來奏章,就是單純的跟皇帝寒暄一下,聯絡一下感情。
整個奏章就是“陛下,無恙?”簡單來說就是:下,您好嗎?
這并非是郡官閑的沒事干,這就是所謂的君臣之禮,兒子要拜見父親,大臣要拜見皇帝,若是因為距離而不能拜見,那就得通過書信來拜見問候,否則就是對皇帝的不敬。
可對閱讀奏章的人來說,這就實在是太不友好了,劉長已經暗示明示了很多次,讓他們不要這么做,可這依舊改變不了大臣們對他的愛戴(zhe),他們依舊是我行我素。
即便是這樣,劉長還是提筆寫道:“已閱,朕無恙,卿一月四次拜見恭問,朕欣慰,卿安心辦事即可。”
劉長回復完,又打開了下一篇奏章。
“陛下,無恙?”
劉長開始有些暴躁了。
“你無恙?你無恙?你無恙?你無恙?”
一連回了五個你無恙,劉長將奏章丟在了一旁。隨即打開了下一篇奏章。
“陛下,無恙?”“老狗!!!”
站在新殿門外,官吏們都能聽到皇帝的咆哮聲,以及打砸木案的聲音。
當然,秦章也不都是清一色的問候,還有的是稟告地方情況的,像下雨,刮風,通常也是要寫的,因為這些事情跟農桑息息相關,還有就是一些成果,彈劾,建議,還有問策。
例如這位隴西的郡守。
“陛下,隴西有群盜八十三人,為患!”“陛下,隴西有群盜八十三人,為患!”
他將這個消息連續稟告了四次,劉長都不由得操著額頭,批復道:“有盜就誅殺,這種事告訴朕做什么呢?!”
可很快這位再次上書,“陛下,隴西有群盜八十四人,為患!”
“不是讓你清剿嗎?!這怎么還多了一個呢?!!”
大概是因為這些奏章很多不是他們親自提筆,而是身邊的官吏代筆的緣故,因此有這種反復上奏的情況,當然,有的干脆就是跟劉長聊家常,例如滇國太尉柴奇的奏章。
“陛下,我成家了!”
“已閱,是誰家女子啊?”
“陛下,我成家了!!”
“我特么知道了!我問你呢,是誰家的女子??”
“陛下,我有兒子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