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679章 定制-《家父漢高祖》


    第(2/3)頁

    劉安當然不知道劉長已經將棘手的問題直接丟給了自己,他如今還在熱火朝天的操辦著州刺史的事情,州刺史并非是劉安臨時起意,其實早在劉盈執政的時期,因為御史監的不作為,就有群臣提議加強地方的監察權,其中包括了很多思路。而州刺史只是其中一個思路而已,劉安在翻閱了大量的書籍后,認為這個政策挺適合如今的。

    劉安跟晁錯聯手,想要限制各地的外王,這次也能看作是劉安對地方的再一次出擊。

    將地方劃分為不同州后,設立的州刺史是直達天聽的,他們本身沒有實權,不能插手地方的事情,卻可以凌駕在郡縣之上,甚至是在封國之上,諸侯國當然也能監察...這不是簡單的派個人去監察地方,而是要將大漢繁瑣且無用的監察體系聯系起來,三位一體,首先就是御史府,然后是刺史,最后才是郡縣鄉里的監察部門,三者結合,從而形成一套監察上下的完整體系。

    劉安麾下門客極多,有能力的人更是不少,他們給劉安的上書,可謂是應有盡有,他們大多年輕,敢想敢做,劉安在先前又積累了大量的行政經驗,整個人愈發的成熟,威望也是與日俱增,張釋之都不敢輕易來拿劉安刷聲望了,因為張釋之就是被劉安所釋放的,而且劉安還插手了大漢的律法,劉安對法家的學說也頗有研究,劉安在廷尉曾召開了一次會議,探討如今的律法,在那次會議上,他大殺四方,說的諸多法家賢才們無言以對。

    只有晁錯能與他抗衡,而在談論學問的同時,劉安說出該完善大漢如今的回避之律法,晁錯一反常態,表示絕對支持太子!

    劉安所設想的回避法,正是未來大漢三互法的雛形,這是一種針對當今官吏和豪族的律法,具體來說,就是看籍貫聯姻,出任等情況,比如你是趙國人,那就不能在趙國擔任官職,若是你與趙國人聯姻,那就不能在趙國擔任官職,若是你曾受到過趙國君王的恩惠,那你就不能在趙國擔任官職,如果一個楚國人在趙國擔任官職,那趙國人就不能在楚國擔任官職...

    這當然是為了杜絕官員勾結,豪族坐大,彼此牟利。

    這個太子是不太好糊弄的,單論學問而言,劉長這一脈的腦子都長在了他的身上,導致其余幾個兄弟看起來都不是很聰明。

    在諸多門客的相助下,劉安完成了對天下各州的劃分,劉安將天下劃分為了冀,幽,并,涼,青,兗,徐,豫,揚,荊,益,交,西,朔,倭,司隸等十六個州,這些州還是非常大的,例如朔州,就囊括了夏國和部分大漢直屬的部分北方邊塞郡縣,幽州更是囊括了燕國以及周邊諸郡,交州囊括了南越國和吳國的一部分,益州囊括了巴蜀和滇國,西州囊括了河西部分地區和西庭國北庭國,倭州是倭島以及周邊的島嶼。

    可以預料,所有上任的刺史,都要承擔很重要的職責。

    而就在劉安忙碌的時候,劉章忽然找到了他,將上書丟給他后,匆匆離去。只留下一個劉安看著手里的文書在風中凌亂...

    坑兒子啊!!!「晁錯!!」

    聽到有人站在御史府門口,對著御史大夫直呼其名,在這里辦公的官員們都嚇了一跳,有幾

    個人直接摸著劍就起身了。

    而看清楚站在門口的人,官員們卻又不敢有什么大動作。

    因為那人發色全白,看起來很年邁了,老人在大漢當然是有特權的,是不能隨意處置的,別說上御史府高呼晁錯了,就是上未央宮高呼劉長,也沒人能將他怎么樣,都手持壽杖了,還能殺了不成?

    御史中丞不悅的走到了老者的面前,打量著他,看到他一身白身打扮,倒也沒敢太無禮,只是提醒道:「老丈,不可對三公無禮。」

    「你是什么人?!」

    老者不悅的看著面前的年輕人,指著他的鼻子罵道:「你們意圖謀害三公都沒有事情,如今卻不許我對他無禮嗎?」

    酈寄臉色通紅,支支吾吾的說不出話來。「我不認識你,但是我認識你的阿父!」

    「堂堂名將曲周侯,怎么就生出了這樣的兒子呢?你還嫌自己不夠丟臉嗎?我聽聞你也是上過戰場,拿過軍功的人,卻連是非都分不清!」

    老者直接掄起拐杖就狠狠砸在了他的肩膀上,酈寄一聲悶哼后退了幾步。「這是為你阿父打的!」

    到此刻,酈寄自然也明白面前這個老頭不同尋常,不敢得罪,低著頭退到了一旁。「呵,建信侯好大的威風啊,居然敢在御府內大打出手!」

    晁錯不知何時走了出來,不悅的說道。

    建信侯看到正主走了出來,直接無視了一旁的酈寄,直接走到了晁錯的身邊,打量著他,「不錯,看來也沒有在牢獄內受什么罪。」

    酈寄一愣,建信侯劉敬?

    他不是在河西擔任國相嗎?這老頭離開廟堂太久,自己居然都沒能認出他來。劉敬和晁錯離開了這里,官吏們再次忙碌了起來。

    兩人面向而坐,劉敬也不廢話,直接開口說道:「我已經做好了準備,新府邸要掛在奉常府名下,就叫陵邑府,設一令,二位左右丞,六十位屬吏....專門負責陵邑的修建完善以及遷徙等事...不能再這樣大規模的遷徙了,趁著廟堂里對你意見極大的時候,抓緊讓他們上書彈劾,然后我來接替你,徹底定下此策,只要正式設府定制,后人就是想要廢除,只怕也沒有這么簡單了。」

    劉敬來找晁錯,當然是為了陵邑的事情,劉敬不想讓陵邑成為偶爾動用的殺手锏,他要讓其常態化,定制化,成為大漢不可或許的府邸之一,日復一夜的從豪強身上割肉,不給豪強任何喘息和抬起頭來的機會,晁錯的行為是一刀宰,劉敬的政策是溫水煮青蛙,不趕盡殺絕,但是又不給對方崛起的機會,只能說好處和壞處都有,但是制度化是很有必要的,這樣一來,哪怕后來出了個心疼那些良善之家的君王,也只能是約束一下這個府邸,不可能直接廢除法令,畢竟府邸一出現,糾纏著的利益就出現了,有人可以牟利,那就不會讓其消失。

    盡管劉敬很厭惡有人以此牟利,但是為了長遠,為了根本,他只能如此行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