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生不得五鼎食-《家父漢高祖》
第(2/3)頁
「陛下!這人雖然有些賣直邀名的嫌疑,但是人畢竟還年輕,就當(dāng)作他不知事,且饒恕他一次吧。
呂祿看到劉長不再那么憤怒,也是急忙給了他一個臺階。
劉長這才繼續(xù)看向了那個年輕人,「你叫什么來著?主父...
「主父偃!」「趙國人?」「是齊國人。」
「那怎么說的是趙國口音啊?」
主父偃昂首挺胸,「臣先在齊學(xué)縱橫之術(shù),后知難以成大器,乃學(xué)春秋,易...齊國儒生多小人,對陛下有詆毀之語,臣與他們相爭,被他們所不容,后到趙,又被他們所不容,后到燕,又被他們所不容,后到唐....」
「又被他們所不容是吧??我聽說你是太學(xué)設(shè)立以來第一個被主動開除的太學(xué)生??太學(xué)為什么也不容你??」
「陛下!!太學(xué)原先的領(lǐng)袖浮丘伯,非直臣也!!整日奉承陛下,說些眾人皆知的事情,妄圖通過獻媚的方式來取得陛下的寵愛,陛下何等人也,陛下難道會因為他人的奉承而重用他人嗎?我到了太學(xué),就上書大罵浮丘伯...申培來勸說我,我就大罵申培,后來王高來找我,我就大罵王高...」「好了,我知道你為什么被開除了...難怪各地都不能容。
劉長又嘀咕了幾句。
「陛下!!臣向來坦蕩!不與小人為伍!」
主父偃的嗓音洪亮,每次說話都是中氣十足可這樣跟皇帝說話是不對的,會被認(rèn)為是大不敬好在劉長并不在意這個,他隨意的揮了揮手,「你上書彈劾,東西我都看過了,前幾個我也就不多說了,但是你說我處事過于軟弱,這我就不太明白了,我還軟弱??那要怎么才能算是強硬呢??主父偃并不慌,「陛下!!我所說的并非是是指陛下軟弱,而是陛下太過仁慈陛下仁慈大愛,自然是天下百
姓的福分,但是總有女干賊利用陛下的仁心!
「臣在太學(xué)時,就多次在太學(xué)聽到諸多荒誕之
言,隱約對陛下有不滿,離經(jīng)叛道,可陛下對他們卻太過寵溺,居然允許他們發(fā)表各種文章來胡攪蠻纏,交流學(xué)問并非是不可以,但是胡亂的指責(zé)當(dāng)朝的政策,討伐三公九卿,便是說不過去了,這些太學(xué)生甚至都不曾擔(dān)任過一個鄉(xiāng)的吏,難道就比當(dāng)朝的大臣們更知道治理天下的道理嗎??」
「陛下可以讓他們自由的談?wù)搶W(xué)問,卻不該讓他們隨意抨擊廟堂,一旦開啟了太學(xué)
但開啟了太學(xué)生參政抨擊的先河,往后定然會引起極大的混亂!!」
「他們都年輕,容易被蠱惑,且勇武敢為,陛下應(yīng)該加強管理的。
「對各地的徹侯,陛下出于仁愛之心,不曾嚴(yán)厲的懲治,廟堂幾次打擊豪強,而豪強的危害難道還能超出這樣豪族嗎?這些豪族若是能繼承先祖之風(fēng),為國出力,為陛下而效死,倒也罷了,可他們在地方上,多是為非作歹,欺辱百姓,陛下在下令懲治豪強的同時,也應(yīng)該打擊這些豪族,豪族之禍,遠勝豪強矣!」
身為大漢豪族的呂祿臉色一黑,卻沒有多說什么。
劉長若有所思,又詢問道:「豪強對國無功,可豪族都是有功與社稷的,若是隨意處置,會不會讓天下人都不敢再為大漢效力呢?」
「若是無由的針對豪族自然是會如此,不過陛下何以想著要除掉他們呢?晁錯可以限制諸侯王,難道陛下就不能限制豪族嗎?!」
「這世襲爵位,難道就不能稍微改變嗎?子嗣有功勞,則可以世襲,沒有功勞便減其食邑和爵位...哪里能讓豪族與國同休呢?!」
劉長若有深意的看向了主父偃,沒有開口答應(yīng),也沒有急著反駁。
「你倒是個有才能的,這樣吧,封你為郎中往后就留在朕的身邊吧!」
主父偃大喜,急忙拜謝。
當(dāng)呂祿領(lǐng)著主父偃離開的實話,呂祿看著這位甚是高傲的后生,忍不住提醒道:「你還年輕,往后這種勸諫的事情還是要少干,劉敬當(dāng)初就
是因為
勸諫陛下,反對陛下,被送到了河西國,你也不想
年紀(jì)輕輕就去夏國吧?你若是真心要勸諫,完全可以通過溫和點的行為來勸諫,莫要再這般了,你不是晁錯,晁錯也常常因為勸諫而受到懲罰....
主父偃臉色一冷,對著呂祿呵斥道:「阿諛奉承的行為難道可以治理好大漢嗎?你整日跟在圣天子的身邊,卻不敢勸諫,如今的意思,難道是暗指圣天子不能容納勸諫嗎?!我不與這般奉承小人為伍!!」
他高聲說著,就離開了這里。
呂祿不由得咬著牙,這要是在皇宮外,我不把你的失打出來!!!
呂祿黑著臉返回了厚德殿,「剛才陛下不是問我該如何處置主父偃嗎?」
「是啊...」「要不還還是烹了吧...」「哈哈哈!!」
主父偃憑借著上書勸諫的事情,頓時名揚長安。
這比歷史上要早了很多年,這主要還是因為劉安下令太學(xué)改制,導(dǎo)致這位提前來到了長安,跟劉長夢里的啟示一樣,這位來到長安后就選擇了直接上書給皇帝...而在歷史上,這位是直接上書給漢武帝,痛斥厲害,漢武帝又驚又怒,召見了他,隨即發(fā)現(xiàn)這個人的才能,拜
能,拜為郎中,而這個人從那之后多次上書給漢武帝,幾乎每個月都要上書一次,漢武帝也是喜聞樂見,沒有因此而迫害他,當(dāng)然,最后還是因為其他罪名而處死了他
了他。
主父偃的性格是很暴躁的,生不五鼎食,死當(dāng)五鼎烹,這番話就是他
的名言。
可他在暴躁剛烈的同時,又非常的...法家,知道如何迎合皇帝,奉承皇帝,讓自己得到重用....可謂是最剛烈的佞臣。
在主父偃成名之后,不少人都寫信給他,希望能邀請他來參與宴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