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韓信看著模樣暗澹的眾人,冷笑了起來,“我也是在地方做過事的,我很清楚你們的想法...只能說,有些愚蠢。” “這官職可不是爵位,你們也不可能一輩子當什么郡守...若是削爵,你們是這副臉色,我倒是能理解,可限制官職,你們何以如此?難道你們這輩子最大的追求就是在郡守的位置上等死嗎?” “還是說,你們早有野心,準備來個揭竿而起,因此不滿交出兵權和采取?” “又或者,是覺得被限制后無法為自己謀私了??” 郡守們驚恐,急忙再次行禮,“不敢! ” “不敢還敢苦著臉??諸侯王的位置是世襲的,他們反對限制王權我還能理解,你們的官爵是準備留給兒子不成?還如此在意?怎么,被限制了就無法撈政績?我看你們就是存心不良,是想要謀反! ” “太尉,絕無此事啊...” “我們都是支持變革的,絕對沒有任何異心...請您明鑒啊,我們可以對著河水發誓! ” 劉安好奇的看著韓信,自己還是有很多要學習的地方,在往人身上潑臟水這件事上,太尉就有很多值得自己學習的特點...太尉這么一開口,就把反對革新的人打成了叛賊,誰還敢反對啊。妙啊,自己怎么就沒想到這番說辭呢? 韓信辦事,最是講究效率,他迅速說出了要革新的三個點,然后就要求他們來向自己認罪。 由蟲捷來開頭,各地郡守都紛紛說出了自己的“罪證”,太尉隨即對他們進行赦免,要求他們按著晁錯的辦法來行事,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對地方的整頓。 事情比劉安所想的還要順利。 這就是太尉的面子了。 當這些郡守們灰熘熘的去見晁錯的時候,晁錯擺出了一副很是惋惜的模樣,臉色很不好,仿佛因為錯失了誅殺他們的機會而悲痛不已...這讓郡守們連最后一點反對的想法都不敢有了,還好有太子,否則,這次是要栽在晁錯這廝的手里了。 郡守們在這幾日的悲慘遭遇,引起了諸侯王們極大的興致,他們拍手叫好,要不是因為是喪期,怕是要來一場宴席了。 就在所有人都覺得這次事件已經結束的時候,某人卻正在長樂宮內聽著命令。 呂后看著面前顫顫巍巍的老王,“你也本該告老還鄉了,奈何啊,朝中這些奸賊,就是讓我不安,你若是走了,誰來為我處置這些奸賊呢?” 王恬啟堅決的說道:“陛下請放心吧!臣定然會處置好這件事!” 呂后輕嘆了一聲,“說起來,我本不該插手這些事情,這件事,安處理的很好,郡守們也都紛紛愿意接受革新,全力支持...產那個豎子,再次背負了惡名,但是我也不在乎,能為安辦事,就是多背負幾個惡名,那也無所謂了....只是吧,外人又何以這般做事呢?謀害我呂家的人,妄圖讓我來背負惡名,我雖然只是一個老嫗,卻也不能忍受這樣的羞辱。” “況且,如今的呂家...雖是仲姓之家,可族內卻沒有一個成器的孩子,我身邊也沒有可以托付大事的同姓后人。” “這要是不警告一番,一旦我逝世,呂家就要被有心人給吃干凈了...” 王恬啟點著頭,做出恍然大悟的模樣。 “恬啟啊,在諸多大臣里,我是最信任你的,這件事,我也愿意交給你來做,我跟安不同,事情得成,幕后之人也得死...你盡管放手去做,其余的事情,都有我來處置,但凡是涉及到其中的,一個都不要放過...” “我知道了...臣這就去查!” 就在王恬啟離開后不久,一群人就涌進了這里,高皇帝的那幾個孩子,還是不太敢跟呂后親近的,前來的乃是楚王劉郢客,他的兒子劉戊,以及代王,夏王,北地王等幾個人。呂后對楚王一脈還是相當喜愛的,笑吟吟的讓劉郢客坐在自己的身邊,問起了他阿母的情況,言語很是溫柔,大概是因為對劉交很是喜歡,因此對他的兒子也沒有什么惡感。 哪怕是對劉戊,呂后也是滿臉的贊許。 “知錯能改,這孩子不錯,我聽陽成延說,他還參與了潼關的修建之事,發揮了不少的作用,陽成延非常的喜歡他,還將自己的書送給了他。” 聽到這番話,夏王大驚,他跟這位楚太子向來是有點小恩怨的,可得知他在建筑上頗有才能,不由得詢問道:“戊弟阿,你還擅長這個?我那邊正在為孝仁皇帝修城..” “放肆!他是你兄長!” 呂后不悅的打斷了他。 劉賜這才改口,“楚太子,你懂得如何在草原上修建城池嗎?” 劉戊點點頭,“雖才能不足,還是略懂的。” “是略懂啊?” 劉賜有些失望。 楚王卻有些不太開心,他自豪的說道:“堪輿大家說,戊在這方面頗有造詣,已經能單獨筑城...” 劉賜還沒有說話,向來乖巧的劉良卻怯生生的說道: “真好啊,將來等仲父死了,他肯定能為您親自修建一個很舒適的王陵。”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