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章 最后一群故交-《我本無意成仙》
第(2/3)頁
道人也不禁被勾起回憶。
記憶中逸都的夜空真的很美,星星像是漫天的螢火蟲一樣,城市安靜而清冷,檐角相斗,青瓦反光,樓臺梁柱間裝著月亮,與這恒古長存的夜空達成了一種完美的和諧。
真是懷念……
大抵很多年后,哪怕世界已變了模樣,宋游也依然能記得當年逸都的夜色吧?
此處距離逸都還有幾十里。
……
次日清早,山間有鈴鐺聲。
一匹沒有韁繩、未安坐鞍的棗紅馬沿著山路走了過來,脖子上系著鈴鐺與一塊小木牌,鈴鐺晃晃蕩蕩。
“叮叮?!?
“馬兒!”
三花娘娘愣了一下,隨即毫不猶豫,立馬就沖了上去。
待她跑近,馬兒也停下來,垂下脖頸好讓她抱著,一聲不吭。
“你來接我們啦?”
“噗……”
“伱也想三花娘娘了嗎?”
“……”
“三花娘娘跟你講,我們在江上遇到一個小人兒,把她撿了回來,現在是三花娘娘和道士的學生徒弟,名字叫小江寒?!?
“……”
馬兒多數時候是沉默的,好像聽不懂話一樣,卻澆不滅三花娘娘的熱情。
女童的聲音清細雀躍,帶著喜悅,使得這山間清晨也多了幾分活力。
一行人稍作收拾,繼續往前,只在山中留下一堆灰燼,述說著昨夜曾有人在這里過夜。
很快上了金陽道。
金陽道旁生滿古柏,不覺已近盛夏,陽光穿過古柏,在凹凸不平的青石古道上留下明顯的陰影與耀眼的光斑。
路上有江湖武人拿著刀槍棍棒成群的走過,不知要去哪里,又有官差押送著糧草貨物與犯人沿道行走,偶爾還有郵差匆匆忙忙打馬而過,更多的還是這條路上的背夫與客商,道人在馬兒鈴鐺聲的陪伴下,細細看著這條路上的風景與人,與每個人的目光相對相交,與行禮者回禮,與善談者停下來交談兩句,將之與二十年前記憶中的畫面對應起來,細品其中的差別。
直至走到逸都城外、餛飩攤前。
這次是二十年前的那一家。
也許是。
道人要了四碗餛飩,讓馬兒在旁邊自己吃草,一邊品著,一邊看身邊人來人往,從他們口中聽逸州當下的風雨。
逸都城就在不遠處。
“我們要去逸都城里呆幾天嗎?”旁邊的三花娘娘問道。
“城中的故人幾年前已經去拜訪過了,舊地也去看過了,就不去了,留到下次吧?!钡廊藫u了搖頭,“今年下半年逸都城中有廟會,等廟會的時候我們再來逛逛這座逸都城。只愿當時它還沒被風雨籠罩。”
“那我們要回道觀了嗎?”三花娘娘挎著鼓鼓囊囊的褡褳,里頭是被她吐了一口黃煙而暈厥的眾多小動物們,而她拿著筷子,對他問道。
“再去拜訪最后一群故交吧。”
“最后一群故交?”
三花娘娘不禁露出疑惑之色,努力回想。
道人伸手揉了揉她的頭。
“如今臨近盛夏,天地燥熱,正適合去青成山中避暑?!?
“青成山!”
三花娘娘瞬間想起。
只是當時的她尚且年幼,那時的記憶在她的腦海中已經十分模糊了。
“清晨……山……”
旁邊又多了一道聲音。
“青成山是逸州的道教名山,山上有個宮觀,叫福清宮,是我們師祖的舊友,關系一直存續到了今日,便先帶你去看一看?!钡廊苏f道,隨即又露出笑容,“不過等你長大,此時的事,怕也忘得干凈了?!?
“耗子~”
道人沒有說什么。
吃完餛飩結賬,一碗比上一回又貴了兩文錢。
次日下午,青成山,福清宮。
道人站在門口,抬頭看著樹影婆娑間的福清宮山門,依稀還是當年模樣,三花娘娘背著小江寒,則已上前而去,扣響了門。
“篤篤篤……”
敲了幾下,她便停下,略微側過頭,聽著里頭動靜,沒有聲響傳來,便再敲幾下,等到聽見有腳步聲,便立馬放下了手。
片刻過后,便有人開了門。
“吱呀……”
開門的乃是一名小道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