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通過考核-《大明第一神將》
第(2/3)頁
兩年的副兵過后,想要繼續服役,還是直接退役,可以由自己決定。一部分的人想要回家,可多半的人,卻都是想要繼續在險山鎮待下去。畢竟,這么好的待遇,種地可是種不出來的。亂世生死本就在一線之間,何不給家人搏個好日子過呢?
原本,是副兵轉正兵,最多再服役四年就退役。但這次的備兵改革,卻是改良了這一套。副兵服役期滿,在自愿的前提下,需要通過初級考核,才可以轉為正兵。
正兵分為三階,一階正兵在戰斗小組之內擔任骨干;二階正兵擔任副隊長或戰斗小組組長;三階正兵可以擔任隊長。以老帶新,最基層的訓練及指揮,主要將依靠這些人。
正兵上面是副目,從這一級別開始,這些士兵,就不再是普普通通的炮灰級,而轉而成為軍官的訓練、指揮助手了。
副目也分三階,一階副目對應排級,二階副目對應連級,三階副目對應營級。
副目上面是正目,同樣是三階,一階正目對應團級,二階正目對應旅級,三階正目對應師級。
而正目之上是總目,對應的就是各督辦公署,以及軍訓局、兵種局等等的級別了。
葉富不僅缺乏有力的火器,而且缺乏經受過正規教育的軍官。在這個青黃不接的時候,他不能把軍官浪費在備兵營里頭。
因此,他和許高卓提到的以保為單位建立的備兵連,還有更上一層的備兵營,實際上是不打算安排任何軍官,而是完全由從部隊抽出來的老兵們,也就是險山鎮第一批所謂的副目、正兵去訓練的。
這些老兵們,他們很清楚當兵是怎么一回事兒,經歷過戰陣,也知道打仗是怎么一回事兒。戰場上的道道,他們懂得很!完全可以滿足葉富訓練備兵的需求。
至于這些備兵營、備兵連的管理,則由軍訓局、軍政局同時進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