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道別-《女俠且慢》
第(3/3)頁
綠珠停下言語,本以為是通報的侍女回來了,但抬眼看去,卻見一道身著銀色蟒袍的人影走了出來。
人影身材很高,昂首挺胸行走,胸口的胖頭龍隨之微微輕顫,看起來比身材嬌柔的小姐大好多……
華青芷見大魏的女王爺親自出門,眼底明顯閃過意外,放下小暖爐,準備起身行禮。
東方離人走出影壁,瞧見此景便微微抬手:
“華姑娘不必起身,在京城休養多日,腿腳可好些了?”
“小女子拜見靖王殿下。”
華青芷還是撐著扶手起身,雙手疊在腰間盈盈一禮,微笑道;
“王神醫給開了方子,比以前強些,不過要養好,還是得幾年時間。”
東方離人帶著隨從來到跟前,因為輪椅搬去鳴玉樓比較麻煩,便抬手示意華青芷就坐,而后親自扶著輪椅,在王府正街上行走:
“華姑娘尚且年輕,幾年后也不過二十出頭,不必心急。本王善琴棋書畫,但確實缺少棋友,往后有時間,可隨時來王府做客。”
東方離人說的并非客氣話,畢竟夜驚堂和姐姐都走了,她整日閑的發瘋,雖然和華青芷并不和睦,但能有個旗鼓相當的對頭,每天斗斗嘴較量下,也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華青芷在燕京時,女子之中根本沒對手,和女王爺沒較量完,其實也挺可惜,聞言輕嘆道:
“李侍郎家里有要事,馬上要回北方了,我也得跟著回去。日后若是有機會,我定然會再度登門拜訪殿下,好好再切磋一次棋藝?!?
東方離人知道李嗣準備灰溜溜回去的事情,但沒料到華青芷也要走。
彼此身處兩國,華青芷又是個不通武藝的書香小姐,余生再見面的機會可謂渺茫。
東方離人可能是英雄惜英雄,并不想這刺頭才女就這么一去無蹤,腳步放慢了幾分,想了想道:
“此去一別,再難相會,著實可惜。華小姐只是女兒家無關兩國局勢,若是有意,其實可以在云安物色個好兒郎,本王給你賜婚封誥命,往后以女兒身入仕,也不是不可能……”
華青芷憑借才學,不說高中狀元,考科舉還是能上榜的,算得上人才,大魏又是女皇帝,往后封個女侍郎什么的,確實不無可能。
東方離人開這等條件,若是換做尋常有點志向的女子,真就留下來給大魏效命了。
但華青芷明面上只是豪商之家的小姐,背地里卻是北梁老太師的嫡孫女,出身和太后娘娘區別不大,若非幼年腿腳落下毛病,現在已經是王妃太子妃了。
面對女王爺的好意,華青芷倒也沒有直接拒絕,稍作沉吟,半開玩笑來了句:
“欲覓相思無處尋,只能心事寄瑤琴。公子自有知音者,空留亦難得賞聆?!?
“……”
東方離人眨了眨眼睛,聽出了這話的意思——看中的公子已經名花有主,留下來用琴聲傾訴心扉,也沒法得到欣賞和聆聽。
說這么直白,是想讓本王憐憫你的一片癡心,接納你不成?
東方離人摸不準華青芷是開玩笑,還是真在當面挖墻腳,想了想,也沒正面回答,回頭讓侍女取來一把匕首,遞給華青芷:
“忽然道別,本王也沒準備見面禮。此物名為‘清鶴’,前朝才女顧顏之的心頭好,華小姐應該會喜歡?!?
華青芷接過淡青色的精美小匕首,眼底閃過訝色。
華青芷兩朝的書都看過很多,也就被夜驚堂的‘王庭遺作’難住過幾次,以前聽說過這把匕首的典故。
相傳前朝時期,出身京城官宦之家的顧小姐,某次偶然認識了個北朝過來談判的年輕臣子,彼此一見鐘情,但兩國局勢針鋒相對,根本沒法終成眷屬。
在離別之前,那年輕官吏也不好吐露心聲,把隨身匕首送給了顧小姐,說有朝一日肯定會再來云安。
顧小姐也算是癡情之人,為了一句話,硬從二八之齡,等到了芳華漸逝,當時所有人都覺顧小姐被北朝人騙了,讓她別等。
結果不曾想,在兩朝停戰和談,關系升溫后,那年輕官吏真就辭官,以書生身份來了南朝,雖然已經五十多歲,卻始終沒成家,直到來了云安,才和同樣未嫁的顧小姐成了婚。
而最后那書生故去時,膝下無兒無女,還散盡家財,在云安城外修了塊墓地,上書‘橋邊三尺土,盡葬可憐人’,給此生沒能終成眷屬的女子一塊歸宿之地,也就是花翎最后想入土的花柳橋,算得上前朝第一情種。
這個故事結局很好,但也不是非常圓滿,畢竟兩人硬等到了四五十歲才如愿,幾乎是等了一輩子。
女王爺送這個,意思很明顯——對夜驚堂有意,就慢慢等吧,也不是沒機會。
華青芷方才只是開玩笑罷了,本身對夜驚堂,就沒顧小姐那樣的情愫,不過對這把匕首確實喜歡,微微頷首道:
“謝殿下好意。殿下送如此厚禮,小女子只準備了一幅畫,倒是有點拿不出手了。”
“哦?”
東方離人見此,從綠珠手上接過畫匣,打開查看,卻見里面是一副雪景圖——寒江冬雪,一艘小舟飄在江面上;她和華青芷坐在棋案兩側,全神貫注下棋,棋盤殘局,甚至能看出是她和華青芷沒下完的那一盤棋。
而旁邊還有個身著黑袍、腰懸佩刀的男子背影,負手站在船頭眺望這遠山。
畫的意境很好,無關兩朝局勢身份,只有雪中泛舟的悠閑靜雅,但這一家三口……
她和華青芷重逢,續上龍吟樓那盤沒下完的棋,把夜驚堂畫在旁邊是個什么意思?
要是畫幾個侍女在旁邊,還能理解為隨從,這天地之間,就一男兩女……
東方離人感覺這畫的意思耐人尋味,但當面還真就挑不出啥毛病,當下只是微微點頭,把畫收了起來:
“只希望日后,真有這么一天。”
華青芷畫這幅畫,其實也沒太多意思,只是希望與相見的人重逢罷了,微笑道:
“是啊,便如同這把‘清鶴’,只要等著,往后總能達成所愿。”
“呵呵……”
……
——
祝大家端午安康!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