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碧水林-《女俠且慢》
第(1/3)頁
和青龍會接完頭后,夜驚堂便來到了王家府邸之外,結果從護衛口中聽說,王繼文沒惹禍就絕不會回家,通常都住在皇子府,于是又把畫送到了皇子府上。
等到所有事情忙完,帶著五香兔頭回到東郊,路上已經全是往城內折返的車馬,夕霞寺內也亮起了滿堂燈火。
夜驚堂驅馬停在十里坡鎮外,先遙遙打量,可見大隊官差剛收隊,抬著五具尸體往城內折返。
而華府的馬車就跟在官差后面,華俊臣和薛百戶說著話,華青芷則坐在后面的馬車里,挑起簾子回望著的夕霞寺,不知道在看些什么東西。
夜驚堂得去碧水林看看,現在跑過去匯合,就不好找借口再出門了,為此并未過去,而是從側面悄然繞回了夕霞寺。
香客暫住的房舍間,鳥鳥格盡職守放著哨,發現夜驚堂悄悄摸摸從陰暗處過來,就探出頭來:
“嘰~”
夜驚堂做了個‘噓’的手勢后把油紙包的兔頭放在圍墻上,讓鳥鳥自己吃,而后便來到了房門處。
因為是在此藏身,屋里并沒有亮起燈火。
夜驚堂剛剛靠近,發現鳥鳥動靜的青禾,便打開了房門。
夜驚堂順著門縫往里看了眼,可見小云璃依舊躺在枕頭上,臉頰恢復如初,但并未醒來,便詢問道:
“云璃怎么樣了?”
“解毒后吃了點東西就睡著了,讓她先休息吧?!?
梵青禾走出房間把房門關上,見夜驚堂遞給她一個油紙包,詢問道:
“我這有干糧,還給我帶吃的做什么?”
“心疼姨唄,想讓你和云璃吃好些,不然還能做什么?!?
夜驚堂把油紙包塞到青禾手里,笑道:
“不謝謝我?”
?
梵青禾長這么大,還是頭一次見臉皮這么厚的大侄兒,強行送禮然后索要獎勵,這不強買強賣嗎?她蹙眉道:
“這是廟里面,你還想胡來不成?”
夜驚堂本來沒這意思的,但梵姨這么說,他便順勢低頭瞄了瞄衣襟:
“行不行?”
梵青禾可是冬冥部的大祭司,雖然和佛門扯不上關系,但還是信神的,聽聞此言連忙搖頭,可能是怕夜驚堂真在佛祖面前亂來,她態度堅決道:
“你想都別想,最多讓伱親一口,親完快去辦事。”
夜驚堂見青禾答應了,自然是沒客氣,勾起下巴,含住紅潤雙唇,手還滑進衣襟里面……
索索~
梵青禾手里拿著油紙包,臉色稍顯窘迫,閉著眼睛任由揉圓捏扁,想等夜驚堂趕快折騰完,結果這一口親了估摸有半刻鐘,把腿都親軟了,夜驚堂才住口:
“行了,你先照顧云璃,晚上回去咱們再繼續。”
梵青禾連忙把衣襟合攏,聽見這死皮賴臉的話,本想說自己是大夫什么的,但這話說出去她自己都臉紅,當下只是輕輕‘啐~’的一聲,迅速回屋把門關上了……
——
城郊,碧水林。
老太后的壽辰在年中,而梁帝為其賀壽新修建的園林,在去年秋月才動工,雖然工期有點趕,但近半年來一直晝夜不停輪班建造,進度也不慢,乘船自燕河經過,便能看到岸邊華美巍峨的建筑輪廓。
夜驚堂換上了夜行衣,自夕霞寺出發,不過片刻后,便來到了位于東郊燕河畔的園林外,遙遙便能看到樹林間修筑起了一道白墻,內部是堆積起來的木料石材,有人在墻外巡邏,而修建到一半的建筑則在白墻后的深處。
夜驚堂壓住所有氣息,悄然來到白墻下,略微感知后,飛身而起落入圍墻,繼而身若游蝶,無聲穿過堆積如山的材料區,來到了莊園外圍的花園里。
叮叮咚咚~~
因為在搶工期,夜間莊園內并未停工,此時依舊可以看到工匠在房頂上敲敲打打,或者刷漆蓋瓦片,而下方則有身著差人當監工來回巡視。
夜驚堂在陰暗處仔細打量,并未發現特殊之處,因為油漆味道很較重,加之上乘木料的天然香氣,很難確定深處是不是藥味;而工地里到處都是火把燈籠,煙氣自然也重,想從冒煙的地方來尋找煉藥之地顯然也行不通。
夜驚堂悄然隱匿到了景觀樹的后方,仔細探查忙碌莊園內的蛛絲馬跡,不過片刻后,便捕捉到莊園深處,有一道若有若無的對話聲:
“……暫定的名額本有七個,如今看來,得去掉一個了……”
“選的七人……皆是死忠之士……”
……
說話其中一人似乎是今天見過的戌公公,而另一個則是中氣十足的老者,聲音帶著幾分威嚴感,但距離太遠,哪怕運用各種法門加持,依舊聽得斷斷續續,不是很清晰。
七個名額……
夜驚堂捕捉到關鍵信息,當下便往前走去,想仔細傾聽對方的言談。
但沒想到的是,他往前走出不遠,對方話語便戛然而止,繼而一道悶響便從莊園深處傳來。
噗~
聲音相當低沉,便如同加了消音器的炮弩,不大卻力量感十足,幾乎在聲音抵達之前,遠處的圍墻便爆出塵霧,一條金線從墻壁中穿出,直接就來到了近前……
——
燈火通明的莊園深處,一座用來監工的臨時房舍內。
房舍內部滿是燈臺,幾個身著千機門服飾中年門人,在書桌前,手拿規尺正畫著設計圖,而墻壁上也掛有碧水林完工后的大概草圖。
房間內部豎著一扇白屏,屏風后方擺著茶臺,身著太監袍的小黃門,跪坐在茶臺側面,正認真沏著茶水。
而茶臺左右,兩道人影相對而坐。
身著黑青長袍的仲孫錦,坐在右側,花白頭發僅以桃木簪束起,身上并未任何配飾,看起來很是素潔,但其腰背筆直、目如古井,執筆書寫間流露的氣質,還是讓其與對面的戌公公顯出了天壤之別。
仲孫錦的側面,放著一個書箱和一把劍,書箱后方搭著布簾,上面有千機門的徽記,江湖一般把其叫做‘千機匣’,算是千機門的標準裝備,里面裝著什么都有可能。
而擺在劍臺上的黑鞘寶劍,則名為‘燭螢’,北朝的十大名劍居第二,僅次于項寒師那把‘太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