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章 幾人歡喜幾人愁-《臨安不夜侯》
第(2/3)頁
這三天里,楊沅忙的團團轉。
以大宋丞相的身份,代表大宋朝廷和皇帝拜謁太廟,向大宋列祖列宗稟告“收復故都”之功績。
雖說神主已經被宋室帶去了南方,這個象征著大宋法統重臨故都的儀式不可少。
楊沅又派人去鞏義拜祭大宋皇陵,并駐兵保護,開春后修復遭到破壞的陵寢。
安民告示也及時利用全盤接收的金國官僚系統,宣布于收復區百姓。
上邊不僅詳細列示了關于稅賦征收、奴隸制度等重大決定,還宣布了減免賦稅、整頓治安的一些安定、招攬人心的政策。
軍事上,加固城防,疏通運輸渠道也在井然有序地進行。
楊沅收復汴梁的大捷快馬,以金牌急腳遞急報臨安,緊趕慢趕的,在正旦日的前一天,送抵了臨安城。
金牌快驛一路進城,沿途高喊,消息瞬間傳遍全城。
大宋收復故都了!
整個臨安為之震動。
坦白說,歡欣鼓舞的百姓很多,不過有些心思活泛的聰明人,倒是有些惘然若失。
大宋收復故都,那是不是……咱臨安連“行在”的特殊地位,都要失去了?
只能說,任何一件事,都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
官家趙惇收到消息時,人正清醒著。
只要楊沅不在身邊,他連呼吸都是輕松的,犯病的時候也就比較少。
楊沅不在臨安城,他就更輕松了。
獲悉汴梁被收復,趙惇不禁號啕大哭。
大宋失去汴梁的時候,他還在他娘腿肚子里轉筋呢,要說感情自然談不上。
現在這種局面,大宋收復汴梁,只是讓楊沅的威望和權勢更上層樓,于他而言,當然也是沒啥可高興的。
不過,他有他的思考角度。
他自繼位以來,實在是沒有幾件拿得出手的政績。
你瞧,這不就來了?
哪怕他現在就立刻禪讓,在歷史上,提到這件大事,也再繞不過他。
正旦日,一大早,趙惇就領著皇室成員和滿朝文武去太廟祭禮神主,祭告祖先,舉行了極為隆重的儀式。
并且,在祭告太廟之后,趙惇還宣布了一道詔命。
這是一道未經丞相楊沅審閱的詔書,但趙惇頒布的底氣十足,絲毫不擔心丞相不悅,亦或將詔書駁回。
因為這封詔書是宣布,收復之疆域,皆劃為燕王封地。
封地之內,一切軍事、官員任命、地方治理,包括外交等大小事宜,皆由燕王決策,報備中樞即可。
“封邦建國”這一步,也終于被迎來了。
此時的趙惇,儼然只是一個名義元首了。
……
楊沅是在與汴梁軍民共同慶祝了正旦之后,才接見金國使者的,晾了他們好幾天。
因為楊沅一系列政策的火速出爐,再加上正旦節的到來,汴梁城倒是迅速安定下來,還有了幾分喜慶氣氛。
這也得益于楊棠和那懶朔風的果斷投誠。
不然的話,這仗繼續打下去,滿城凋敝,死尸枕籍,必然無法有此時氣象。
楊沅此時駐扎在那懶朔風的開封留守府,楊棠和那懶朔風已經被他打包送去臨安了。
有蒲察阿里布在大宋受到的優渥待遇,楊棠和那懶朔風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走的高高興興的。
等候了幾日,滿心焦急的蔡珪緩步走進了留守府的大廳。
在他身后,還跟著三個面蒙輕紗的窈窕女子,以及九個手捧錦盒的隨從。
外面院子里,還有數十車禮物,停的滿滿當當。
楊沅高坐上首,幾位將領分列左右,一起把目光投向來人。
“大金國使臣蔡珪,拜見楊丞相。“蔡珪恭敬行禮,態度謙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