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 志在必得-《臨安不夜侯》
第(3/3)頁
哪怕他有把握應對解決,又何必滋生那些本可以避免的麻煩?
而按照“五德終始說”,宋朝為火德。
那么取代它的新王朝就應遵循五行相生或五行相克的邏輯來確定德運。
按五行相生說,火生土,則新朝應為土德。
且火生土,象征和平禪讓、自然更替。
土德代表著包容、穩定、中央,適合大一統王朝。
據此,群臣與大儒們擬了幾個相匹配的國號,是為大夏、大中、大坤。
夏屬土,且夏有華夏之意。
土居中央,所以大中也很合適。
坤屬土,厚德載物,因此大坤也適用。
按五行相克原則,則新朝應為水克火,是為水德。
而水德適用的國號用字,則以大元、大玄、大淵為最佳。
不過,火生土,適用于和平禪讓,自然衍生。
而水克火,當用于武力推翻,覆滅前朝。
因此,兩相比較,大夏、大中、大坤更勝一籌。
楊沅聽罷,當場拍板:“就大夏了!”
“大夏”不僅是這些字中他聽著最順耳的,而且夏是目前已知,中原大地上最早的一個王朝的國號。
天下、國家的概念,由此而始。
他雖然一直對自己說,未來的事,未來的人定,不要妄想去為千百年后的子孫,提前決定好一切。
但他又何嘗不希望從自己開始,開創一個新的時代。
國號既定,其他相應的許多事就好定了。
因為還有很多事要做呢,各地官署的牌匾、新的官印鑄造等等,都得馬上開始準備了。
包括楊沅明年正旦改國號、年號,舉行大典時的服裝。
既然新朝承土德而生,那么龍袍就得選擇黃色。
宋承火德,龍袍多用紅色,新朝的龍袍則以明黃色為主。
國號大夏,適合的年號有中興、天授、永寧、嘉和等。
楊沅一眼相中了其中的“乾元”。
乾為天,元為始,還能劫一把大元的氣運。
嗯……說到大元氣運,楊沅已經下旨,在洛陽修建一座學宮,專門招納韃靼諸部首領們的子侄入學。
將來受中央朝廷封冊,可以繼承首領位置的部落后人,是否曾在洛陽學宮就學,將是一個必需的條件。
如果只是如此,尚不足以令天下震動。
真正令天下震動的是,楊沅立洛陽為中都,設四大陪都。
長安為西都,建康為南都,汴梁為東都,燕京為北都。
而他的登基之地,設在北都燕京。
可燕京現在是屬于新金帝國的。
兩國皇帝尚未會談,楊沅就已明詔天下,做出了如此決定。
這是什么意思?
分明是對燕京志在必得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