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歡笑間…… 顧懷安彈著,也唱著。 另一邊的裴婧淑,也帶著一群伴舞,一同唱著。 …… “聽見,冬天,的離開……” “我在某年某月,醒過來。” “我想,我等,我期待……” “未來卻不能因此安排……” …… 第一張專輯發布爆紅之前,《晴天》問世之前,經常有人說,顧懷安將最好的創作都給了裴婧淑。 那時候,他唱的《阿刁》、《想見你》,都比肩不了寫給裴婧淑的《小幸運》,而只是《小幸運》這首歌,就給裴婧淑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價值和業內地位。 后來,哪怕他有了《晴天》,他也還是寫給了裴婧淑一首《遇見》…… 誰敢說,顧懷安對裴婧淑不好? 誰敢說,“裴伴照顧CP”曾經撒過的所有糖,都是假的,都是劇本?! 而今,當他們一同唱著那首,顧懷安寫,裴婧淑唱的《遇見》,那種感受,才愈加深刻! …… “陰天,傍晚,車窗外……” “未來有一個人,在等待……” “向左,向右,向前看!” “愛要拐幾個彎,才來……” …… 身為原唱,裴婧淑鼻腔共鳴的特色總是能夠將《遇見》這首歌詮釋的淋漓盡致,而這首歌在此刻也真的很符合她和顧懷安…… 無論陰天還是傍晚,無論刮風還是下雨,打雷還是下雪,未來,都總會有一個人在那里等著你。 沿路曲折,那份愛可能會拐好多個彎,可最后,它還是會來。 哪怕走遠了,它也還是會回來。 就像他們唱著的: …… “我遇見誰,會有怎樣的對白……” “我等的人,他在多遠的未來……” “我聽見風,來自地鐵和人海!” “我排著隊,拿著愛的號碼牌。” …… “啊啊啊!!!” 兩邊演唱會的三四萬人跟著唱著,跟著喊著,所有的雞皮疙瘩都因為舞臺上的裴婧淑、顧懷安而起。 因為是原唱,所以裴婧淑這邊感覺會很正宗,大家聽著很舒服,裴婧淑不喜歡炫技也不喜歡變調,她總是安安靜靜的坐在那里,用那張臉和她的嗓音去征服所有人…… 相較而言,顧懷安則像是另一個反差,這小子唱一些歌的時候總是喜歡炫技,喜歡轉調…… 本身,因為他是身為創作者的初次演唱《遇見》,所以很多觀眾就新鮮感十足,他再變個調炫個技,那種感覺就更加強烈了! 不過有一說一…… 他唱的,也是真的好啊! 《遇見》這首歌,甭瞧著很熱門,沒有很高的Key,也不會很難唱,但翻唱的真沒有多少。 主要還是裴婧淑的嗓音太有特色,也將這首歌演繹到了一個很高的地位,她的那種情感共鳴不是一般人可以模仿的。 這種大熱門的金曲,唱得好還行,唱不好真就是毀自己口碑。 原唱,真的是一座無法逾越的高山啊! 而很顯然,身為創作者的顧懷安對這首歌的理解并不亞于裴婧淑,他的聲音辨識度、音色、唱功,也不亞于裴婧淑。 所以由他那唱什么都好聽的嗓子唱出來,加上那些個初次演唱的新鮮感,以及剛剛復合的“裴伴照顧CP”的故事感加持,很多觀眾就會覺得很驚艷! 總而言之! 兩邊的現場,盡管沒有連線,卻都因為一首《遇見》,而氛圍拉滿! 很多人嗓子喊啞了,卻再次被唱哭了,一會兒哭一會兒笑,他們也被折磨的不輕啊! 這樣的氛圍,也會感染著身為演唱者的顧懷安…… 前段時間,顧懷安總是會刷到一些說是“的盡頭”的視頻,什么靜謐的叢林深處啦、林蔭小路啦、麥田啦…… 啥都有。 就是很有氛圍吧。 但你要讓顧懷安說,他認為的“的盡頭”是什么? 那大概,就是眼前這一幕吧。 是他,和裴婧淑,同時唱著的《遇見》。 是他指尖彈奏著的鋼琴的每一個音符! 是他們兩邊演唱會,加起來三四萬人那熾烈的眼神,聲嘶力竭的吶喊,以及瘋狂揮舞著的熒光棒…… 也是接下來,他們在各自的演唱會上唱的那幾句歌詞: …… “我往前飛,飛過一片時間海……” “我們也曾,在愛情里受傷害……” “我看著路,夢的入口有點窄!” “我遇見你,是最美麗的……意外……” “總有一天……” “我的謎底……” “會……揭……開。” …… “咚咚咚……” 別誤會,鋼琴的尾奏,才是的盡頭。 更別誤會的是,“裴伴照顧CP”的故事,也還沒走完!!! 撒糖,才剛剛開始! ……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