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667章 陪跑專業戶-《文豪1978》


    第(2/3)頁

    聽了林朝陽通話的內容,她知道打來電話的是蘭登書屋的編輯蘆安·瓦爾特,通話的內容自然是關于即將揭曉的1999年諾貝爾文學獎。

    每年到了這個時候,林朝陽總會成為許多媒體討論諾貝爾文學獎的報道中不可或缺的人物。

    不光是林朝陽本人,連家人、朋友們也習慣了這種一年一度的關注和討論。

    除了湊熱鬧的媒體,出版社也是利益相關方。

    押寶的出版社不去提他們,那些有望得獎的作家們合作的出版社們甚至比作家本人更急切的想知道獎項結果。

    所以每年到這個時候,林朝陽總能收到幾家跟他有合作的海外出版社的電話,跟他透露著各種似是而非的消息。

    「蘆安怎么說?」陶玉書問。

    「說我今年得獎的希望很大,依據是菠菜賠率———」林朝陽一臉無語。

    「蘭登書屋的消息來源越來越不靠譜了。」

    「不是不靠譜了,是不關注了——」

    阿爾貝托·維萊塔兩年前下崗了。

    以前蘭登書屋的文學編輯們總吐槽銀行業出身的阿爾貝托·維萊塔是個錢串子,換了新的掌舵人,表現還不如阿爾貝托·維萊塔在位的時候。

    近兩年蘭登書屋對純文學出版領域的重視程度越來越低,這其中當然也有客觀因素的影響。

    大多數純文學作品銷量本身就不高,偶有受歡迎的作品,銷量也很有限,一年出版幾十部純文學作品,到年末一算賬,可能還要倒賠不少錢。

    反觀那些受歡迎的名人傳記、美食菜譜、旅游記錄,動輒就是百萬冊銷量。

    兩相比較之下,誰還愿意冒著風險去苦哈哈的在純文學領域下功夫啊!

    「這兩天接了好幾波電話,德國的塞舌爾是最靠譜的。

    他說跟幾個評委都有接觸,今年的獎大概率要給君特·格拉斯,老頭兒七十多了,熬不了幾年了。」

    陶玉書聞言眸子里閃過不滿,她當然不是對林朝陽不滿,而是對諾貝爾獎。

    林朝陽的作品暢銷海內外,在歐美多個國家都有極大的影響力,合作的出版社也都是如蘭登書屋、伽利瑪等知名出版社。

    這些出版社在文學界經營數十年,推動了許多作家獎項加身,消息渠道十分靈通。

    雖然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名單要五十年才公布,但按照各個出版社這些年來反饋的信息綜合來看,林朝陽肯定是提名過了不止一次。

    可惜這些年來卻始終沒有得獎,反而是那些不管是作品名氣還是評價都不如林朝陽的作家,就因為是歐洲出身、歲數又大了,一個個的都拿到了獎項。

    「再這么搞下去,諾貝爾獎干脆給60歲以上的老作家一人發一個算了!」陶玉書的語氣里充滿了怨氣。

    「一個獎項而已,得不得的沒影響。」林朝陽坦然說道。

    他不是要標榜清高,只是明白諾貝爾文學獎名氣再大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以人家的主場去與人競技輸了,不是什么丟人的事。

    「怎么沒影響?現在你都成樂子了,每年一到這個時候就被那幫媒體拎出來,《燕京青年報》還給你起了個外號。」

    「什么外號,我怎么不知道?」

    「陪跑專業戶。」

    林朝陽不由得苦笑一聲,「本來還覺得沒什么,可被你這么一說,好像真有點心酸。」

    「可不是嘛,瑞典文學院那幫評委說白了就是讀書讀得少—

    夫妻倆了一陣瑞典文學院的有眼無珠,陶玉書心情舒暢了起來。

    1999年10月1日凌晨,天上還在下雨,上萬名官兵冒雨進城。

    清晨5時,風住雨歇,首都50余萬人民群眾匯聚到長安街兩旁。

    雨后的燕京,天朗氣清,碧空如洗,一夜秋雨仿佛是為即將到來的閱兵儀式做了免費的清潔工作。

    天安門廣場上繁花錦簇,紅旗招展,彩旗林立,人群如潮。

    接近10點,林朝陽一家人追隨著領導人們的腳步走上天安門城樓。

    陶玉墨站在天安門城樓上望著越來越晴朗的天空,驚嘆道:「真神了,閱兵就晴!」

    在預示著共和國成立50周年的50響禮炮聲中,國旗護衛隊自人民英雄紀念碑前向廣場北端的旗桿行進。

    雄壯的國歌奏響,全場肅立高唱國歌,望向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每個人的眼神中寫滿了虔誠。

    升旗儀式后,一輛黑色敞篷紅旗轎車駛出天安門,駛過金水橋。

    軍樂隊走向將的閱兵曲,一組組氣勢磅礴的方隊從天安門前經過,威武雄壯,朝氣蓬勃。

    「同志們辛苦了!」

    「為人民服務!」

    天安門廣場的上空匯聚著洪亮的聲浪,亮的回聲響徹十里長街。

    林朝陽站在天安門城樓上,也不禁為這聲音心懷激蕩。

    陶玉書比他還激動,她緊緊著林朝陽的手,眼神追隨著廣場上經過的武器方陣。

    耳邊的聲音仿佛穿越時空,從南昌城頭到萬里長征,從抗日戰爭到解放全中國,古老的中國拖著屏弱、病態的身軀步履螨的一步步走到今天,迎來了屬于它的新生。

    當空中飛行梯隊帶著巨大的轟鳴,似雷霆萬鈞,如山呼海嘯,和著地面戰車奔馳的隆隆聲,駛過廣場時,人民群眾用歡呼和掌聲代替著內心的滿腔熱血與激動。

    閱兵儀式最后,1萬余只彩色氣球和5萬羽和平鴿飛向高空。

    走下城樓,陶玉書回味著剛才的閱兵式,感嘆道:「也不知道我們能不能活到100周年閱兵的那天。」

    林朝陽調侃道:「多養養生,問題不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