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669章 人生的參差-《文豪1978》


    第(1/3)頁

    十一月的第一周過后,燕京氣溫驟降,院子里那兩棵老樹兩天的功夫就由綠轉黃。

    在逐漸清冷的季節里,那些葉子漸漸染上金黃與深褐,在夕陽殘照之中綻放著草木一秋最后的絢爛。

    林朝陽以前總擔心這兩棵老樹不知道哪天就噶了,可觀察了這么多年,他越來越清晰的認識到他的想法是多么可笑。

    老樹的樹干依舊斑駁,看起來比耄老人的皮膚更干涸,可在那層樹皮之下卻是旺盛的生命力。

    林朝陽最近心緒有些不佳,主要是因為新書的第五卷寫到了唐朝中后期,藩鎮割據、

    宦官專權、黨爭不斷曾經在這個星球上最輝煌的文明的帝國好像風中殘燭,每一刻都有可能熄滅,被無情的冷風帶走最后一絲余溫。

    院子里的那兩棵老樹,就像他筆下的故事,樹干上那些斑駁的痕跡仿佛是歲月的筆觸感懷之余,林朝陽倒沒耽誤了寫作,每天依舊勤勤懇懇的伏案寫作。

    這些年來,寫作這件事好像已經融入了他的血液和骨髓,成為了本能。

    傍晚時分,林二春從外面回來,等待吃晚飯的時候,他總揉著膝蓋,林朝陽便問他怎么了。

    「也沒什么,就是最近走多了。這人老了,膝蓋也不行了。以前年輕的時候,去縣城來回走四十里都不費事。」

    「你當你還是二十歲小伙子呢?」

    父子倆正說話的功夫,叮鈴鈴的自行車車鈴聲隱約從胡同里傳來,沒過一會兒,冬冬騎著自行車進了院。

    門檻、臺階這些東西都攔不住體內藏著九牛二虎之力的小犢子,剛買了不到半年的自行車,已經被他騎出了九手捷達的破碎感。

    「咔噠」一聲,車子立在垂花門旁。

    林二春一見到大孫子回來,膝蓋也不疼了,問了幾句上學的事,冬冬就有些不耐煩回答了。

    「爸,我問你點事!」

    「什么事?」

    「那個新概念作文大賽你怎么不去當評委啊?」

    「新概念啊~」

    林朝陽的語氣縹緲,想起了去年夏天的某一天,「怎么想起問這事了?」

    「也沒什么,就是我們班有一個同學進復賽了,最近老師們正拼了命給他補習作文呢,他跟我說快寫吐了,以后再也不想寫作文了。」

    林朝陽對此倒不意外,老師們要成績,孩子們自然要辛苦點。

    冬冬慶幸,幸好暑假里學校組織學生們報名參加作文大賽他沒報名,要不然這會兒遭罪的就是他了。

    對他的這種態度,林朝陽給予寬慰,「放心吧,以你的水平不會遭這些罪的。」

    聽到這話,冬冬冷哼一聲,「你是我爸,你寫了那么多,你兒子連作文都寫不好,你就不知道反思反思?」

    「我反思?不應該是你們語文老師反思嗎?」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林朝陽從不內耗。

    冬冬:——·

    「你別老跑題,說正事,為什么不當評委啊?」

    1998年11月13日,《新民晚報》在《五色長廊》專版頭條位置刊登了唐寧撰稿的《呼喚中國文科人才一一「新概念作文大賽」出臺前記》。

    那是新概念作文大賽面向中國社會大眾的第一次媒體亮相,在大眾層面并沒有引發太大的關注,但這件事在文學界、出版界以及教育界卻引發了不小的討論。

    時間撥回到去年夏天,《萌芽》雜志社紀實文學組組長、「萌芽」叢書編輯室主任李其綱在喝酒時向好友錢勤發說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一一他想「人文作文競賽」。

    這就是后來的「新概念作文大賽」。

    他規劃中的「作文競賽」在中國的教育體制下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但這個想法卻出乎意料的得到了好友的支持,這也讓李其綱有信心向雜志社的領導們進行匯報。

    李其綱的想法得到了雜志社領導的高度認可,之后他們先是找到了華東師范大學,在時任華東師范大學副校長的王鐵仙教授的幫助下,獲得了華東師范大學文科基地班的幾個招生名額。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這話再正確不過。

    在這之后《萌芽》雜志社文聯系到了復旦大學、南開大學、廈門大學、燕京大學各路作家、評論家、編輯—

    如有神助一般,李其綱的策劃得到了諸多文化界、教育界人士的鼎力相助,在短短幾個月之內便串聯起一場聲勢浩大的足以寫進中國當代教育史的活動。

    1999年3月,第一屆新概念作文大賽復賽結束,包括《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

    《月報》《新華文摘》等諸多國內重要報刊都轉發了大賽獲獎作品。

    新概念作文大賽的名聲一下子大了起來。

    但真正讓新概念作文大賽的,還是第一屆大賽的一等獎獲得者中,有7人被燕京大學、南開大學等名校免試錄取。

    一篇作文就能上名校?

    在高考制度執行了幾十年的國內,這無疑是一次極為大膽的創舉。

    許多媒體對新概念作文大賽都給予了稱贊,認為其「克服封閉性的‘八股」式制度的弊端,打破新老‘八股’」。

    但同時也有不少媒體對這種「創新」提出了質疑和批評,認為其打破了高考制度所塑造的公平性,存在極大的片面性,并且有誘導孩子們走捷徑的嫌疑。

    媒體上的爭論此起彼伏,民間的關注和討論也一浪高過一浪。

    1999年的春夏,新概念作文大賽成了國內文化界、教育界最熱門的新聞。

    早在去年夏天,《萌芽》雜志社主編趙長天就來燕京拜訪過林朝陽,希望他能夠擔任大賽的復賽評委,卻被林朝陽婉拒了。

    一來是因為他集中精力創作新書,不想為無關的事分散精力;

    二來是他并不認可新概念作文大賽這種競賽形式。

    有句老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文學和文字的評判標準本身就是感性的,作文這種微型的應試文體不像數學和物理競賽,有統一的評判標準。

    所以評判只能是個體性的,這就會導致結果的偏頗。

    這種作文競賽還不同于一般的文學評獎,因為大多比較公正的文學評獎都是有入門門檻的,作品首先得是經過讀者們的考驗的。

    另外短文的創作難度相對而言較低,就像很多初入文壇的創作者往往能寫出令人驚艷的作品那樣,這些人的成功更多的時候是依靠自身的經歷。

    等到這種經歷的積累用光了,很快就泯然眾人。

    學生們寫作文,更是如此,

    在這樣的情況下,僅憑一兩篇作文,如何敢斷定某人在文學天賦就優秀到足以獲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