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新刺史-《衣冠不南渡》
第(3/3)頁
“你懂得怎么跟那些羌胡打交道,也知道如何治理民生,更懂得該怎么防守姜維你在涼州,鄧艾在雍州,姜維基本是沒有希望能占到什么便宜了。”
司馬望此刻卻不敢開口了。
陛下還敢重用自己??
曹髦開口說道:“當初宣文公殺了杜君的父親,而杜君卻成為了他的女婿,一心效忠大將軍。”
“如今,朕還留了你父親的性命,就是希望你能多建功勛,若是你的功勛能安撫好整個涼州,解決那里的紛亂,朕會用你的功勞來赦免你父親的罪刑,讓他返回家鄉安度晚年。”
“當然,去不去都是你自己所決定的,朕不強求。”
“臣愿前往!!”
司馬望不假思索的說道。
倘若有個機會能讓父親回到老家去安度晚年,那他肯定是會全力以赴的。
他開口說道:“臣絕不辜負陛下的厚望,定然為陛下治理好涼州,陛下如今的恩德,就足以讓臣為您效死,不敢奢望能讓陛下赦免父親的罪,但是臣定然全力以赴!!”
看著振作起來的司馬望,曹髦忽然想起了什么,又叮囑道:“卿一定要牢記王渾和王戎的事情啊!”
在無人不貪的魏晉,司馬望在后來也成為了一個大貪官,雖然用時比王戎要久一點,但是所作所為不遑多讓。
司馬望趕忙說道:“定然牢記!!”
曹髦隨即開始吩咐他涼州的具體事宜。
曹髦想過治理兗州,治理豫州,治理青徐,卻唯獨沒有想過要治理好涼州。
怎么說呢,這紛亂了數百年的地方,根本就不是如今的大魏能治理好的,這難度比治理十個青州都要困難。
數百年的紛亂動蕩,羌胡之爭,迷信巫術,能安撫好涼州,別讓這里爆發叛亂,就已經是非常難得了。
先前司馬師也是盡量安排一些善于安撫的大臣前往涼州,這也是曹髦沒有急著更換王渾的原因,此人不一定能治理涼州,但是此人好歹不會讓當地發生叛亂。
這就足夠了。
而司馬望,顯然比王渾更適合擔任涼州刺史,只是他的身份略微敏感。
但是曹髦并不忌憚如今的司馬家,司馬家在各地的官員,乃至大臣,曹髦都已經罷免的差不多了,只留下了那些真正有才能的幾個人,哦,還有安世。
如今曹髦是在動用司馬家的力量,司馬家的門生故吏,親戚聯姻,甚至都成為了曹髦的心腹。
如鄧艾,陳泰,州泰,鐘會,胡遵,羊祜,杜預,王昶,諸葛誕,裴秀,王肅曹髦如今的心腹,似乎也是大將軍的心腹。
這都已經繼承了遺產,還忌憚什么司馬望呢?
畢竟,這司馬望也是屬于大將軍的遺產之一,能用還是得用,鎮守涼州,縱觀廟堂,也就他是最合適的。
司馬望此刻認真的聽起了皇帝的治涼方略。
越聽他便越是驚訝,最后甚至拿出了紙和筆,開始記錄了起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