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32章 堅信不疑-《衣冠不南渡》


    第(1/3)頁

    在司馬炎的時代,屯田制被廢除。

    因為當時的大臣們上書,認為屯田制下百姓們的生活實在是太苦了,況且屯田因為腐敗問題,支出越來越大,倒不如直接廢除屯田制,讓百姓們變成自耕農(nóng)。

    安世聽從這個勸諫,廢除了魏國的屯田制,將屯田百姓全部變成了州郡自耕農(nóng)。

    然后這個決定就給西晉王朝帶來了一個更巨大的問題。

    原先大族兼并耕地還需要偷偷摸摸的,畢竟公田是廟堂的,可現(xiàn)在這些耕地落在了自耕農(nóng)的手里,那還客氣什么呢?

    大族的土地兼并達到了一個非常瘋狂的地步。

    當時有個雜號將軍叫龐宗,他所兼并的良田有數(shù)百頃,而他甚至都不算是大族。

    那些頂級大族的良田有多少,這就實在是不好計算。

    當時的賢人們在意識到這個問題之后,當即給司馬安世上書,告知了一系列可行的辦法。

    他們最先想到的就是限制大族們招佃戶,想通過這樣的辦法來保護自耕農(nóng)。

    可惜,這個政策的漏洞實在是太多了,大族們有的是辦法讓自耕農(nóng)破產(chǎn),而破產(chǎn)之后的自耕農(nóng)為了養(yǎng)活自己,會求著成為佃戶,或者干脆成為流民。

    而且不讓招佃戶,這也好辦啊,這些不是佃戶,是我家的奴仆!

    你總不能不讓我們招奴仆吧?

    在第一次嘗試失敗之后,當時的內(nèi)臣機構(gòu)很快就拿出了第二個可行的辦法。

    他們對當時的農(nóng)業(yè)和稅賦進行了極大的改革。

    目的就是在于限制大族肆無忌憚的兼并行為,保護自耕農(nóng)不會輕易破產(chǎn)。

    總共有四項內(nèi)容。

    第一個叫占田制,簡單來說,就是對人口進行分組,十六歲到六十歲的是正丁,未成年和年老者是次丁,太小還太老的不計算,分別是以12歲和66歲為標準。

    該法令規(guī)定,正丁男一人要有七十畝耕地,正丁女要有三十畝耕地,而對他們要繳納的稅賦也做出了規(guī)定。

    這是強行要求的,是必須要有的耕地,沒有就得給開墾出來,看得出,當時的廟堂的想法還是不錯的,想要讓人人都有耕地。

    這法令推行之后,每個農(nóng)民都可以合法的擁有耕地了,很多佃戶也是脫離出來,去跟廟堂索要自己的耕地,使得大族格外憤怒。

    為了保證這些自耕農(nóng)不會迅速破產(chǎn),又規(guī)定了第二項政策,叫戶調(diào)制,這制度是不按照個人,直接按著戶主來征收稅賦,例如:“丁男之戶,歲輸絹三匹,綿三斤;女及次丁男為戶者半輸?!?

    這包含了所有的人,就是邊塞的胡人,也是第一次被容納到了稅賦體系之中。

    然后就是對大族的品官占田蔭客制,這是給大族們分出一個品級來,就跟里的等級一樣,不同等級的大族所可以擁有的耕地,佃戶數(shù)量都是不同的。

    廟堂對此進行了非常嚴格的要求,盡可能將他們鎖死,讓他們無法繼續(xù)擴張。

    而最后,當然是搞常平倉,來維持農(nóng)產(chǎn)品糧食的價格,確保自耕農(nóng)的利益。

    曹髦此刻看向了張華,張華顯然是在思索著什么。

    曹髦比誰都清楚兼并的問題到底有多嚴重。

    但是如今,真的不是適合動手的時機。

    那是大族的根本,動那個就等于跟眾人宣戰(zhàn),看看司馬炎時這些政策的推行就知道了。

    每一個要做這件事的大臣,幾乎都被罷免,流放,干脆不得參與政務。

    而大族的反撲讓王朝搖搖晃晃,地方動亂,大族們不斷的鉆研著破局的陰謀,扭曲一個個本用來限制他們的政策,讓四個政策無疾而終。

    想要解決這件事,首先就是要完成大一統(tǒng)。

    曹髦心里很是明白,盡管這些蛀蟲的存在一直都很讓人惡心,但是現(xiàn)在還不到收拾他們的時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