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交代-《衣冠不南渡》
第(2/3)頁
舜那般的賢君!」
「臣只恨自己年邁,不能輔佐陛下更長的時日。」
王肅堅定的看向了曹髦,「臨終之時,老臣還有幾件事想要告知陛下。」
「王公且說吧。」
「陛下,您廢除了屯田制,因其弊端太大,可是,屯田制一旦消亡,天下的耕地會很快就被大族與豪強瓜分,光是在今年,臣那個不成器的兒子王愷就在地方上兼并了三千畝良田!」
王肅咬著牙,眼里滿是憤怒,「臣已經責罰了他,并讓他如數奉還!」
「只是,陛下,屯田制下,公田的數目尚且有官員盯著,私田尚且有人護著,可如今,便是任人宰割,連我這個不成器的兒子都能做到這一步,實在不敢想象其余那些大族能做到什么地步。」
「耕地乃是天下的根基,陛下不可輕視,一定要以政策來限制大族的耕地數量,佃戶數目,還得擔心他們以貧瘠的耕地換取良田」
「地方官員們是完全不敢阻攔也不敢彈劾他們的」
曹髦沉默了片刻,點著頭,「好的。」
王肅隨即又說道:「陛下,第二件事乃是關于塞外蠻夷的。」
「群臣都不知道陛下的想法,他們都覺得陛下是貪圖名聲,想要通過擊敗這些蠻夷來為自己立名,只有老臣知道陛下是想要使華夏一體,這是極大的功業,倘若陛下能成,則將來無論何人得勢,皆是華夏正朔,衣冠不受其害也。」
曹髦有些驚訝,「王司徒原來知道為何不曾與朕說過呢?」
王肅苦笑著說道:「陛下,明白您用意的大臣只怕是不少,只是誰又敢開口呢?揣摩君王的心思,本就是大罪!」
王肅的聲音愈發的微弱,他開口說道:「陛下,想要完成這件事,非恩威并進不可!」
「可如今的將軍們,多好軍功,廟堂的大臣們,對塞外的世家尚且輕視,何況是胡人呢?」
「倘若只有威而沒有恩,則陛下的政策不能長久,或陛下可多用些迂腐之人來操辦這樣的事情,例如陛下身邊有位郭君,此人就可以擔當教化的重任。」
曹髦再次點著頭,「朕知道了。」
王肅長嘆了一聲,「陛下,最后一件事,是臣的私事」
王肅艱難的看向了司馬炎,開口說道:「司馬宗族受到陛下的懲戒,這是罪有應得,臣不敢多言,只是求陛下能看在老臣建立過微薄功勞的份上,能寬恕臣的女兒以及兩位外孫讓他們不被司馬家族的事情所牽連。」
「至于臣的兒子,倘若他們犯下了重罪,請陛下從重處置,勿要輕易饒恕。」
曹髦看向了一旁的司馬炎。
兩人對視。
曹髦輕聲說道:「朕很早就赦免了他否則,他活不到如今。」
「您勿要擔心這些事情,安世乃是朕的好友,當初也曾多次幫助過朕,朕不會殺害他的。」
王肅點著頭,笑著說道:「老臣就曾告訴過他們陛下仁德之人,不類其丈人」
他的臉色緩緩平靜了下來,他似乎是有些擔憂。
「不知這一生的功過,能否使先祖欣慰」
看著緩緩閉上了雙眼,輕輕呼吸著的王肅,曹髦沒有再打擾他,示意司馬炎跟上自己,便離開了這里。
曹髦走出了大門,打量著外頭的人,目光忽然落在了王愷的身上。
王愷被皇帝這么盯著,臉色頓時煞白,雙手都在微微顫抖。
曹髦就這么盯著他,看了許久,忽然從腰間解下了佩劍,快步上前,一把打在了王愷的頭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