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幸運兒-《衣冠不南渡》
第(3/3)頁
兩人合謀之后,當即就找出了幾個幸運兒。
這些都是這些大族里最跳的幾個人了。
第一個倒霉的就是河內的趙家。
趙家現在的家主叫趙酆,他父親趙咨,是當初魏國的太常。
趙酆本人更是曾經司馬師的鐵桿心腹,是司馬昭的知己好友。
因為兩家都是溫縣的,彼此交情很深。
他因為司馬昭的緣故被驅趕,早早退休,回了老家。
而回到溫縣后的趙酆,卻開始徹底的放飛自我,他大量的兼并耕地,購置豪宅,養僮仆,這些還都是大族的正常操作。
但是,他對皇帝極為不滿,多次在宴會上說出司馬昭一心為國,卻為皇帝所殺這樣的言論。
他還曾多次前往司馬懿的墳前祭祀哭訴,認為司馬家代代忠良,卻遭受了如今的不白之冤。
魯芝只是隨意的翻看了一些關于他的文書,便已經是頭皮發麻。
這樣的家伙是怎么能活到今天的??
這不殺留著過年嗎?
面對魯芝的疑惑,何曾也給出了解釋。
自己也曾在陛下面前彈劾過這個人,但是陛下沒有在意,只是說看看他能不能召集到跟他志向一樣的人,然后一網打盡。
但是到現在,也沒有人跟他混在一起。
哪怕是司馬家的那幾個人,也不敢跟他有什么聯系。
這家伙就是第一個上名單的了。
像他這樣的甚至還不在少數。
甚至就在同一個縣里,還有個常家,也是如此,這個常家,乃是當初名臣常林的宗族,如今的家主是他的兒子常旹。
名臣之后,卻是格外的無能。
此人原先擔任太守,因為貪污等行為而被罷免,回到了自己的家里。
從那之后,他就整日服散,若只是自己服散也就罷了,最瘋狂的是這廝服散之后就要到縣衙門口去訓斥當地的官員和大臣,認為這些人都是通過賄賂才得到官位的。
訓斥廟堂不公,讓他這樣的賢人待在家里,卻重用這些小人。
他還多次召集自己的子弟,讓他們勿要出仕,認為如今出仕就是向賊人低頭。
有一次服散之后他還闖進了縣衙里,想要對縣令動手。
魯芝看了都直搖頭。
這根本就不需要栽贓了,就一個一個抓了抄家吧。
你這不是誹謗皇帝就是誹謗廟堂,別說抄家,誅三族都夠了!
兩人迅速開始了動手。
何曾反正是不在意的,他名聲本來就糟糕到了極點,再糟糕還能糟糕到什么地步去呢?
趁著自己還能得到皇帝寵愛的時候,趕緊多立下幾個功勞來,沒準以后自己還能得到皇帝的庇護,安度晚年呢?
在兩人的配合下,司隸地區的幾個大族紛紛落馬。
該抓的抓,該殺的殺,至于他們的耕地,正好就用來安置那些佃戶。
可謂是一舉多得。
ps:獻祭一本朋友的書《朕這一生,如履薄冰》,主角是漢景帝的太子劉榮,作者是老作者了,也是一直都在寫歷史,寫了很多年了,書的質量和速度都是有保障的,他也說愿意更萬字以迎諸君!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