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得民心者安天下-《衣冠不南渡》
第(3/3)頁
鐘會坐在一旁,倘若是別人這么說,他得好好探討一下關于圣人身邊賢人們的功勞分配問題,但是說這話的是毌丘儉,那他就只好閉上嘴巴點頭了。
您說的很對。
毌丘儉將曹髦帶到了千乘縣,也就是當初最接近受災的地區(qū)。
曹髦看了那一條條的渠道。
四周都被搞搞堆集起來,不安的河水沿著這些渠道前往各地。
這次不只是治理了河道,還通過河道來開辟出了很多條渠道和儲水池,往后這周圍的耕地都會得到很好的灌溉,耕地質量會再次提升。
曹髦的眼里仿佛已經出現了那一大片的肥沃土壤。
幾個負責當地工作的官員站在不遠處,瑟瑟發(fā)抖。
他們不是因為害怕,只是因為要見到皇帝故而激動。
這些官員并非是當地的太守們,都是縣中的官吏,以他們的品級,一輩子都未必能見皇帝一面。
曹髦接見了這些官吏們,詳細的詢問了挖掘等諸事,隨即給與他們各類的賞賜。
曹髦在見過了各地的防災工程之后,終于是前往祭祀。
曹髦并非是要在泰山頂上開大祭祀,只是祭祀的位置靠近泰山,同時距離河水也不遠。
這次的祭祀,也只是祭祀了那些治理河水有功的人,河水在這個時代只是指黃河
曹髦的祭祀也很簡單,就是宣讀這些人的功勞。
然后表示,自己也會效仿這些先賢們,治好水災,使得兩岸百姓們能安居樂業(yè),不再遭受水患之苦,他又下令在此建造廟宇,在里頭擺上那些治水有功的名臣們,同時將治水有功之人刻于壁。
這墻壁上所記錄的,不只是那些有名有姓的大臣們。
上頭如此寫道:千乘縣有六千八百三十二人參與治水,其中有民王杜出力甚多,獲獎賞。
這幾乎刻滿了整個墻壁。
曹髦在接下來的時日里,又前往青徐各地,行蹤不定。
而祭祀的事情也是逐漸傳開,各地的百姓們都是格外的激動,那幾個獲得嘉獎的更是如此,興奮的都不知該說些什么。
那場席卷了整個青徐的大災,造不成原有的殺傷力了。
這不是因為廟堂提前進行了預防,最重要的是,當下的百姓們已經不懼怕這些天災了。
曹髦將社稷凝聚了起來,眾志成城。
曹髦對這一切都頗為滿意。
劉路此刻也是在收集當地的諸多情報。
青州的吏治還好,就是徐州,還存在一些問題,這次抵御災害的時候,都出現了有故意夸大工具損耗來從中牟利的情況。
哪怕這些人在抵御過程之中有過功勞,曹髦也沒有絲毫的手軟,從重處置!
功過不能相抵,尤其是賑災和防災這樣的大事上,就是貪了一件工具,都不能輕饒!
這不是貪錢,這是在貪命。
曹髦在青徐轉悠了兩個多月,等到天氣轉冷,他領著人渡河到達了河北,浩浩蕩蕩的前往巡視。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