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蜜桃-《魔臨》
第(2/3)頁
但鄭凡就當(dāng)沒看作對方的肢體動作暗示一樣,
笑話,
你要說私密話就得讓我屏退左右?
萬一忽然殺出個高手怎么辦?
就在場面繼續(xù)這般尬默了許久了后,一道倩影從外面走來,來者是個女子,身著華衫,雍容高雅,在其身后,還有幾個侍女跟著,只是這些侍女在瞅著這些來自異國他鄉(xiāng)的兇悍甲兵時,明顯嚇得有些哆嗦。
世子殿下馬上起身,拱手對那位女子行禮道:
“母妃?!?
哦,這位就是福王妃?
鄭凡站起身,看向那個女人,開口道:
“見過王妃?!?
沒行禮,也沒彎腰。
事實上,如今你為魚肉我為刀俎。
站在侵略者的角度來看,沒直接沖進(jìn)來搶你王府女眷,其實已經(jīng)夠和善的了。
雙方表面是客氣,但具體的地位和差距到底是怎么回事,彼此其實都心知肚明。
而站在鄭凡身后的瞎子北,則心里跟明鏡似的。
主上先前能和世子殿下虛以委蛇,假模假樣,眼下卻開始對王妃擺出了架子,真的很好理解。
雄性生物總是喜歡在雌性生物面前展現(xiàn)出自己野蠻強(qiáng)橫的一面,
唔,
跟猩猩捶打胸膛吸引母猩猩差不多。
“妾身在此見過將軍?!?
王妃將自己的面紗摘了下來,露出了她的臉。
世子都這么大了,王妃自然不可能是什么花季少女,只是皮膚保養(yǎng)得極好,外加還很有氣質(zhì),這種氣質(zhì),可不是靠化妝和衣服撐起來的,純粹是靠身份地位養(yǎng)成。
再加上體態(tài)豐腴……
瞎子北微微搖頭,
哎喲,
這是主上喜歡的口味。
魔王圈子里,其實都會玩梗。
比如阿銘和梁程不得不說的故事,
倆人都有迷妹,卻都對迷妹不感興趣。
比如主上的口味問題……
“將軍,妾身可否與將軍單獨說會兒話?!?
世子殿下聽到這話,臉上再度羞紅。
他不是不相信自己的母親,但自己母親和外人這般單獨相處,就算什么都沒發(fā)生,但也是于禮數(shù)不合。
要是傳出去了,外人會怎么以為?
況且,這個燕國將領(lǐng),還是自己的殺父仇人!
鄭凡點點頭,道:
“都下去吧?!?
“…………”瞎子。
四周的甲士都退下去了,瞎子也下去了,不過,瞎子下去時,還對世子殿下做了個請的手勢。
世子殿下咬了咬牙,也下去了。
亭子里,只剩下鄭凡和王妃。
鄭凡坐了下來,
王妃則主動走過來,幫鄭凡斟酒,遞給了鄭凡。
鄭凡接過了酒杯,沒有喝,而是放在了桌子上。
鬼知道你指甲里有沒有下毒!
王妃微微一笑,她正處于一個女人最好的年紀(jì),成熟的氣質(zhì)還有尚未衰老的容顏,雖然沒有刻意,但其一舉一動,其實都散發(fā)著無窮的魅力。
嗯,
還是比自家四娘差不少。
鄭凡在心里評價著。
四娘其實也不是小姑娘,但四娘在御姐以及到淑女這一檔里,簡直就是BUG一般的存在,無人可比!
王妃似乎是知道鄭凡心意,端起酒杯,喝了一口,再將酒杯遞向了鄭凡。
酒杯杯壁,殘留著紅唇印。
嘶……
鄭凡接過酒杯,卻依舊沒喝,放了下來。
天知道你唇膏里有沒有涂毒藥!
是的,
鄭守備怕死,很怕死。
沒辦法,任何一個男人,在殺了人家丈夫后,再坐在人家老婆面前,你都本能地會有一點慌的吧?
至于同意和對方獨處在涼亭里,也是鄭凡心里有底氣的反應(yīng),首先,外圍的甲士雖然不在涼亭內(nèi),但在外面,已經(jīng)圍成了一個圈。
瞎子的精神力,此時應(yīng)該覆蓋在四周。
排除掉福王妃是“天山童姥”一般的恐怖存在這個低到不能低的可能,
鄭凡相信,以自己八品武夫的實力加上魔丸,對付一個女人,問題應(yīng)該不大。
“敢問將軍貴姓?”
“鄭凡。”
“鄭將軍威名,妾身聽說過呢?!?
雖說乾國朝廷對民間曾說過另外一個綿州城破的版本,但福王府自然有資格和有渠道知道那一晚的真相。
只是,那是第一次攻破綿州城的版本。
可能,用不了多久,鄭凡第二次攻打綿州城的新版本又將出現(xiàn),因為,福王的腦袋,成了第二次打綿州城這一仗最好的點綴。
王妃微微一笑,展露出那一抹和煦風(fēng)情氣質(zhì),道;
“鄭將軍,妾身如此唐突請將軍獨處,是有一樁買賣,想與將軍談?!?
“呵,巧了,我從軍前,就是做買賣的?!?
鄭凡猜測,那個站在世子身后,指點世子言行舉止的,應(yīng)該就是這位王妃了。
看似和煦,但應(yīng)該是個帶刺的玫瑰。
“這滁州,已然是燕人的地盤了?!蓖蹂f道。
“嗯?!编嵎膊幌滩坏貞?yīng)了一聲。
“妾身多謝將軍對我王府的庇護(hù)?!?
“這些,世子殿下已經(jīng)感謝過了。”
“只是,將軍,在乾國,我福王府的境遇,本就有些艱難,朝堂上的諸位相公都在等著借口來敲打我福王府,就是官家,對我福王這一支,在觀感上也不太好。”
對宗室,當(dāng)權(quán)者肯定沒好感的。
鄭凡沒說話,繼續(xù)聽著,他倒真想看看,這位王妃葫蘆里,到底賣的是什么藥。
“如今,大燕天兵已至,我福王府,愿意躬身侍燕,倒戈向明?!?
鄭凡搖搖頭,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