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迎敵-《魔臨》
第(1/3)頁
燕軍開始過河,鄭凡所部是第一批過河的,梁程一邊布置哨騎出去擴(kuò)大警戒范圍,一邊收整人馬進(jìn)行防御,同時還分出一部分人去渡口那里拆房子拆木板。
過冰河還是有著不小的危險性的,雖說河面凍得還算結(jié)實(shí),但后續(xù)要渡河的人馬太多,為以防萬一,還是先抓緊時間搭建個渡橋再說。
先鋒軍的作用本就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
一切的一切,都在梁程安排下,井井有條,鄭凡則是帶著幾個手下來到了岸邊袁振興所死的位置。
這家伙的腦子,有點(diǎn)不好,這一點(diǎn),不光是鄭凡這般認(rèn)為,連諸位魔王都已經(jīng)公認(rèn)了。
明明有一身不錯的實(shí)力,但所起到的作用,無非是破了點(diǎn)兒冰,耍了會兒把式,順帶浪費(fèi)了一丟丟燕軍的箭矢。
至于這些箭矢,燕軍真的不缺,有點(diǎn)類似于后世甲午戰(zhàn)爭時日軍登陸后不斷地繳獲清軍補(bǔ)給庫一般,李富勝這一部南下開始,從來沒有遇到過物資短缺的困擾,反而經(jīng)常因?yàn)槲镔Y太多部隊帶不了就做好心人當(dāng)個散財童子。
當(dāng)鄭凡來到這里時,
那個小劍童正使著吃奶的勁兒拖拽著自家?guī)煾档倪z體往外走,別瞅這家伙個頭小,但力道可不小。
到底是能一人背三把劍在身上的主兒,還真有一把虎力。
袁振興被射成了刺猬,其實(shí),這個劍客如果躲藏在一邊,選擇在晚上出手刺殺或者干脆等到大軍渡河之后殺入人群之中,應(yīng)該能造成更大的傷亡。
但現(xiàn)在很尷尬的是,他沒殺死一個燕兵。
阿銘搖搖頭,脫下了自己的甲胄,跳入了冰河之中。
少頃,
阿銘浮出水面,手里拿著兩把劍。
倒是不用擔(dān)心阿銘被凍著,你見過被凍死的吸血鬼么?
這兩把劍是先前袁振興遺落在冰面上的,伴隨著袁振興的死,這兩把劍也就落入了河底。
優(yōu)秀的劍客所用的自然是好劍,有些時候,劍的價值和文物很相似,普通人用的大金鏈子和皇帝老兒曾用過的痰盂,
哪個價值更高?
鄭凡接過了其中一把,雖說自己不玩兒劍,但也能感覺到這把劍的不平凡,具體怎么形容鄭凡還真不知道,用句比較接地氣的話來說:
值老鼻子錢了!
另一把劍被鄭凡也接了過來,這把也不錯,拿在手里還有著一股迥然于因冰水浸泡的那種涼意,像是稍有不慎就會被這劍給刺傷。
只可惜,鄭凡不是個劍客,雖說在鄭凡看來,還是拿劍顯得更帥一些。
古往今來,多少劍客之所以一開始選擇與劍相伴一生,帥,占據(jù)著很主要的原因。
“留著吧,以后你們誰高興玩兒就拿去,或者送人也可以。”
劍是好劍,但鄭凡基本上都在騎馬,騎著馬拿著劍去捅人總沒有馬刀來得順手方便。
而此時,
那個小劍童依舊在拖拽著袁振興的遺體,而且還時不時地抬起頭,偷偷看鄭凡等人兩眼,然后繼續(xù)在拖拽。
“喂。”
鄭凡喊了他一聲。
雖說剛剛下令對這小劍童放箭的是鄭凡,但你說讓鄭凡現(xiàn)在當(dāng)著面下令把這小家伙給殺了斬草除根,鄭守備還真下不了這個狠心。
同時,也覺得沒什么必要。
小劍童抬起頭,看向鄭凡,很認(rèn)真地道:
“那兩把劍送給你們了,我?guī)煾傅倪z體我得帶走。”
“帶走做什么?”鄭凡問道。
“埋了。”
說著,小劍童還將袁振興死時手里握著的那把劍拿出來,不是為了刺人,而是道:
“這把劍我得去賣掉,好給我?guī)煾纲I個棺材。”
這小孩兒,有點(diǎn)意思。
“別麻煩了,我們替你埋,這把劍,你也給我,好不好?”
這三把劍應(yīng)該是一套,收藏嘛,肯定是能集全了最好。
小劍童猶豫了一下,點(diǎn)點(diǎn)頭,將手中的劍丟到了鄭凡腳下。
“幫我埋師傅。”
“阿力,找個棺材,幫忙把人給埋了。”
渡口這邊是個小鎮(zhèn),小鎮(zhèn)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棺材鋪也是有的。
樊力點(diǎn)點(diǎn)頭,走過來,將袁振興的遺體扛起來,徑直走入了小鎮(zhèn)。
沒過多久,樊力左肩扛著棺材走了出來,袁振興的遺體,應(yīng)該是放入了棺材內(nèi)。
“你說,埋哪兒?”鄭凡問道,“要不要選個風(fēng)水寶地什么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