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破關-《魔臨》
第(3/3)頁
是的,沒錯,直接沖入了雪海關。
先前薛三探查回來,很篤定地說,沒問題了。
梁程也打了包票,覺得拿下這座城,沒什么懸念。
事實,也的確如此。
雪海關,其西側,承接天斷山脈一路向東延伸出來的分支,其東側,則是汪洋。
晉地人常說的雪海關,指的確實是這座雄關,但實際上,真正的軍事大家所看重的,則是依托著雪海關為中心,加之東西兩側綿延起來數十里的燧堡群。
是它,數百年來,鎖住了野人南下的渴望。
而盛樂軍此時要沖擊的,正是雪海關本身。
大概上,其呈現出的是一個“回”字形的布局。
在其北面,是一個極長的“一”,有點像是長城,勾連著一座座燧堡軍寨體系。
雪海關當然不僅僅是一條“一”,而是貼著這個“一”南面,加了一個三面,形成了一個四方城池的形態。
而為了增強其防御性,晉人先祖們在建造它時,四方形的城池布局里,北面,則又有一個單獨地外擴,有點像是“凸”。
而為了對稱,南面,也有一個外擴,也呈現出一樣的架勢。
但歸根究底,雪海關的堅固,指的是它面對來自北面雪原進攻時,其依托整條燧堡防御鏈條所構建起來的防御性。
同時,也要清楚,晉人先祖修建這座雄關時,是已經將野人驅逐出了三晉大地趕上了雪原,所以它只需要承擔來自北面的進攻即可,至于南面……南面怎么可能會有進攻?
而鄭凡的盛樂軍,發動攻勢時,其所面對的,正是南面,是從南向北打,城墻是有,工事也在,但都敷衍了事,且不似雪海關北面那一側更為立體和堅固。
同時,最搞笑的也是讓薛三覺得,這場仗最沒什么挑戰性的是。
野人,
居然自己在雪海關南面,破了好幾個洞。
也就是說,不需要什么攻城錘,也不需要建造什么砲車,甚至不用云梯,直接率軍強行從破口處沖殺進去就完事兒了。
之所以會出現這么匪夷所思的一幕,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因為恨,野人是真的恨極了這座關卡,數百年來,他們被這座關卡鎖得無法南望一步。
這就跟鄭凡所熟悉的那段歷史中的趙老二一樣,好不容易廢了老鼻子勁兒終于打下了太原,因為在太原城下吃了太多的苦頭,所以干脆將這座雄城給毀了。
野人也是一樣,看著這雪海關就來氣,不破壞破壞,就覺得意難平。
二則是因為,一個口子進出太費事了,干脆多開幾道門,因為要往雪原運輸的奴隸和財貨以及糧食都太多了。
正是這倆奇葩的理由,造成了如今雪海關的這個尷尬局面。
實際上,如果不是后來野人王聽說了這一消息,知道這幫后續的部落居然敢這么搞,趕忙派出了使者來呵斥和阻止的話,可能雪海關已經被野人給拆散掉了。
但即使如此,這幾個窟窿,也已經足以盛樂軍直接沖入。
而原本駐守雪海關的那一支野人兵馬,則被調出參與“合圍”,此時關內的野人勇士只有不到兩千名,且還分散在各處,因為恰好有一個大部族正在運送數目龐大的奴隸出關入雪原,需要足夠的野人勇士來幫忙維持秩序,防止奴隸逃跑。
也因此,正面在城墻上擔任警戒的野人勇士,也就數百人。
再英明的王,也無法保證底下有一群豬隊友。
這座城,簡直比鄭將軍出道時打的綿州城更為容易攻取,且那時鄭將軍麾下只有三百蠻兵,此時,卻足足近萬精騎!
野人根本來不及阻擋,盛樂軍就沖入了城內,見著野人就開始斬殺,但奈何僧多粥少,這群被鄭將軍剛剛一波演講搞得雞血澎湃的士卒們沖進來才發現,根本就沒有足夠的野人來讓他們發泄心中的怒火。
就是劍圣,仗著自己的劍能飛出去,才好不容易搶下了三個人頭,講真,比在奉新城的那一夜的滋味,當真是差遠了。
“啊啊啊啊啊!!!!!!!”
盛樂軍甲士開始全程搜索野人去殺,宛若一群群難以滿足的壯漢,如果不是梁程率一支兵馬強行警告和阻止,這群殺紅了眼的士卒甚至連野人抓過來看押在那里的奴隸也要一起砍下去,要知道這些奴隸,可都是晉人。
這就是士兵熱血上頭的弊端,但好在及時控制住了,沒有釀造出自相殘殺的慘劇。
鄭將軍倒是閑人一個,早早地就帶著阿銘上了城墻。
阿銘手里拿著酒嚢,一口一口地喝著。
鄭凡手里拿著葵花籽,一個一個地嗑著。
這倆人,都擅長在緊張刺激的環境下如何去裝那風輕云淡的逼。
“阿銘,現在擺在我面前的,有兩條路。”
“主上,您說。”
“一個,是打完就跑。”
鄭凡伸手指了指腳下,
“因為不跑的話,馬上會有至少數萬野人趕過來,只要他們堵住這里,我們想跑也跑不掉了。
”
因為雪海關往北,就是雪原,那是野人的老巢。
“那另一條,就是不跑?”
“是的,不跑,守住這里。”
鄭凡扭頭看向身后,那里,有很多剛剛被解救正在哭泣的奴隸,還有不少依舊在搜尋躲藏起來的野人去殺的甲士。
“只要我們能守住這里,那么這次入寇南下的所有野人大軍,將一個都逃不回雪原。”
“主上,其實我們沒有選擇的余地。”阿銘開口道。
“為什么?”
“因為靖南侯雖說沒給我們下達過具體的任務,也只是將我們當作奇兵用,但日后他如果知道我們曾打下了雪海關,然后打完了就遛;
靖南侯,會殺了您的。”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