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真疼-《魔臨》
第(2/3)頁
轉而又道:
“本王雖說近年不準備再度攻伐雪原,但雪原上的事情,你不可松懈,分化拉攏合縱削弱,你自己拿捏;
同時,你雪海關需常備一萬騎兵,隨時可聽調遣南下鎮南關,本王判斷楚人不敢打是一回事兒,但若是楚人真的想大打出手……”
說到這里,
田無鏡嘴角露出一抹平靜的笑容,
“倒是可以幫你把這伯爵換成侯爵。”
“王爺,其實末將對這些虛銜并不是很在意,就如同王爺您一樣,可能朝廷懲戒的旨意馬上就要下來了,您是王爺還是侯爺,對于靖南軍,對于東征軍,對于整個大燕,又有何區別?”
昨夜,老田都和沙拓闕石交過手了,所以,應該是清楚了自己的一些小秘密。
也因此,說話,其實是可以稍微再放開一點了。
面對鄭凡的“得寸進尺”,
田無鏡并沒有生氣,
反而問道:
“鄭凡。”
“末將在。”
“好好做你的事,做你該做的事。”
“是,王爺!”
其實,感覺上,鄭凡覺得田無鏡最后肯定是有話本來想說卻最終沒說。
但人家既然不想說,那就算了,鄭伯爺還沒那種敢去對靖南王刨根問底的自信。
出了帥帳沒多遠,就看見陳陽在那里等著自己了。
鄭凡要搬家,過了望江到雪海關還有一段路,陳陽就是田無鏡安排來幫鄭凡護送搬遷隊伍的。
“鄭老弟,咱們可以出發了么?”
“倒是讓老哥久等了,咱走著。”
隊伍再度出發,有了陳陽率領的五千靖南軍騎士來幫忙后,隊伍的行進速度和秩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如果將這些遷移的百姓比作羊群的話,那么這些往來其間的騎士,則相當于是牧羊犬。
當然了,所謂的封疆大吏本身就是在為天子牧民,一個“牧”字,早就闡釋了所有。
鄭凡自是不需要為這些遷移隊伍的細節而煩惱的,隊伍行進的第二日,他就被陳陽約出去,各自帶一百騎去了附近的一處林子里打獵。
就算耽擱半日時間,他們輕騎快馬之下,追上隊伍也是很簡單的事兒,倒是可以盡情地忙里偷閑。
因為野人劫掠的原因,導致這些地方原住民人口大量減少,相對應的,山林里的一些動物反而變得更活躍了一些,甚至在人去房空的村子里,偶爾也能看見一些野物穿梭其中。
戰爭,對百姓的摧殘與傷害,當真是無法估量。
不過,鄭伯爺也沒有過多的去“傷感”什么,因為說到底,他是吃到戰爭紅利的這批人,端起飯碗吃飯放下飯碗罵娘這種事兒,忒磕磣。
陳陽射殺了一只鹿,
鄭伯爺射死了一只小白兔,
隨后,
二人就都將親衛們放出去自由活動,
他們兩個頭頭則在一處篝火前坐了下來,
自有幾個甲士拿著他們的獵物去溪水邊清洗處理去了。
“鄭老弟,咱們王爺,對你可是真不錯,我跟隨王爺十多年了,也算是靖南軍里的老人,說句心里話,哥哥我對你,心里真是一大堆的嫉妒。”
開場白,肯定是先說好話,做一做鋪墊,大家都適應一下,才會進入正題。
“王爺對我,確實恩重如山吶。”
“其實,王爺很苦,別人不知道,但我們知道,我相信,鄭老弟你也肯定知道。”
鄭凡點了點頭,習慣性地從懷中掏出了“中華”牌小鐵盒。
同時,還抽出一根煙遞給了陳陽。
在交談時,想要掌握主動或者叫打斷別人的主動,就得學會用這種方式暫時地岔開一下話題。
其實,鄭凡清楚陳陽要對自己說些什么。
如今,
鎮北軍的那幾位總兵是安分了不少,
因為鎮北侯,哦不,現在的鎮北王,已經完全放下了姿態。
但靖南軍不同。
說句不好聽的,大燕這幾年,開晉之戰,靖南軍算是打了半個,但接下來無論是打晉國京畿還是入雪原又或者是驅逐野人,其實都是在田無鏡的指揮下以靖南軍為主力而進行的。
什么叫驕兵悍將?
這就是驕兵悍將!
擱在五代十國那會兒的風氣里,或者田無鏡的威嚴沒能震懾出全軍將領的話,
這幫靖南軍將領早做出幫自家老大“黃袍加身”的事兒了。
陳陽將卷煙放在鼻前,嗅了嗅,道:
“此物傷肺葉。”
習武又從軍的人,對這些“草藥”自然有著自己的了解。
煙草這類東西從西方傳過來,第一個就是到達的燕國。
只不過燕國人真的很“無趣”,
不磕散,也不吸食煙草,也不怎么好男風,也不喜歡什么金蓮和細腰。
當然了,人性若是不控制和干預的話,走入享受和墮落是必然的趨勢,只不過君王那一頭不去做什么“上有所好”,下必興焉自然也就無從談起。
鄭凡默默地用火折子給自己點了煙,
道:
“也就是拿來解個悶兒罷了。”
陳陽沒抽煙,但也將這看起來很精致的卷煙收入懷中,隨即繼續先前的話題:
“其實,那一日夫人出事,我們幾個跪伏在侯府內,在你來之前,是在勸王爺起兵的。
王爺,不愧大燕絲毫,但大燕,從朝堂到百姓,卻負我家王爺極多!”
到底是身份地位不同了,
以前自己只是個守備或者城守時,無論是鎮北軍的還是靖南軍的,來拉攏自己,都會講究個“點到即止”。
但自己現在,已然是有了平等對話的資格。
不說上牌桌打牌,但站在旁邊看看,是不會有人來驅趕自己了。
所以,這話,也就變得直白起來。
“老哥,其實你是什么意思,大家是什么意思,我都懂,咱也就開門見山了。
若是王爺說他要當皇帝,他想要這座江山,
我絕對是第一個站出來支持的。
可能我的資歷沒你們老,跟隨在王爺身邊的時間,也沒你們多,但王爺若是當了皇帝,我的利好絕對是最大的,你說是吧?”
陳陽點了點頭,這話,確實無法反駁。
因為即使是他們,也知道一些關于小王爺的消息。
“但誰叫咱們王爺,他不想反呢,所以,這才是咱們王爺,最苦的地方啊。”鄭凡感慨道。
“是啊,王爺不想反,也不會反的。”
“那咱們就繼續等等吧,何必那般著急呢?”鄭凡話鋒一轉直接掌握住了談話的主動權,“老弟我這次去鎮守雪海關,用不了個幾年,大概就能成氣象了。
老哥你,還有任涓大哥他們幾個,也都有各自的駐地,三晉之地這幾年確實是因為戰亂繁多被打爛了,但真的好生休養個幾年,到底也曾是生產三晉騎士的地方。
幾年之后,咱們靖南軍,兵更強,馬更壯,到時候,想做什么事,也就能從容許多了。”
鄭伯爺還是喜歡種田,
明太祖的“高筑城、廣積糧、緩稱王”這九字真言,一直被鄭伯爺奉行著。
能茍就先茍,
會茍的人,
運氣最不會太差。
陳陽發出一聲嘆息,
道:
“就怕到那時候,王爺的心意,還是沒有變啊。”
這時,
也不知道是怎么滴,
鄭凡忽然冒出了一句話,
讓陳陽眼睛當即瞪大;
其實,鄭凡也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會說出這句話,可能,只是靈光一閃,甚至是,他自己都不能判斷這句話到底是否代表著他自己的心意,還是只是嘴滑就這樣出來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