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美釵-《魔臨》
第(1/3)頁
是不是奇怪我為什么會答應去范府?”
“是有點,因為這似乎不符合主上平時的風格。”阿銘說道。
“事出有三,第一次見面,范正文就說要幫我劫公主,第二次見面就帶著謀士來幫我們謀劃,如何動手何時動手到如何撤退,都幫我們想到了。
說是臭味相投可以,說是狼狽為奸也罷,總之,當我答應了要劫楚國公主回去的那一刻起,我們和范家,就已經成同盟了。
接下來,范家的人會動,三兒、四娘、金術可、柯巖冬哥他們帶著咱們的那些人,也會按部就班地動。
是潛伏下去以混入那座皇家別苑還是在撤退路上預留一股生力軍亦或者是劫公主那一日在外圍的鼓噪和呼應,門門類類,種種目目,都需要極為細致的規劃,而范家人所需要做的,其實比我們只多不少,他們冒的風險,也比咱們高很多很多。
所以,反正下面的事兒都有四娘他們去負責運作,我呢,能做的就是入范府,一是表示一種互相信任的關系,二則是我在范府,范府的人才能真的安心。
因為范家,必須得留在下庸,必須得留在楚國,他們不像咱們,拍拍馬屁股就能跑。”
鄭凡看了阿銘一眼,繼續道:
“這第二點呢,則因為范正文是一個很會做人的人,他甚至比瞎子還會做人,因為瞎子身上,那一抹傲氣是抹不掉的,但范正文可以。
所以,如果是出自范正文的角度,依照他的習慣,他是不會對我提出這種令人勉強的邀請的。
也因此,我推測,應該是范府內有人想見我,具體是誰我不清楚,但身份地位,應該比范正文還要高。”
“主上,那為何那個人不直接相告呢?”
“可能我對于那個人而言,屬于可見也可不見的范疇吧,范府里居然有一個能對我態度這般淡薄隨意的人,你覺得我該不該去見見?”
“那第三條呢,主上。”
“那就是我真的想看看這個世界上真正的豪富之家,到底是怎樣過日子的。”
天見可憐,
不是鄭伯爺瞎說,
而是他確確實實還沒真的見識過這個世界真正的富豪到底是怎樣過日子的。
剛蘇醒時,在自家魔王們開的小酒樓里,其實在當地,也就算是小康吧。
之后,去過鎮北侯府,鎮北侯府大是大的,但只要想起鎮北侯本人一入京就連吃了好幾只烤鴨然后跑御花園里烤羊腿,就能知道鎮北侯府是貴,卻真的不奢。
燕國皇宮,鄭凡也去過,但燕皇日子,實在是太過簡樸,鄭凡一度覺得皇子們為何現在還住皇子府邸也就是集體宿舍?
省錢唄。
要知道,晚幾年開府,朝廷就能省好幾年的錢糧宗室俸。
田家,鄭凡本來有幸可以去看看門閥之家的奢靡的,但很抱歉,那一晚,鄭伯爺只來得及在靖南侯親兵衛之中混了一頓不錯的飯食,甚至飯菜還沒吃上幾口呢,就在靖南侯一聲令下體驗了一番真正的“血色浪漫”,且那一晚一度成為縈繞在鄭伯爺心里的夢魘。
而后南下乾國時,忙著打仗,沒功夫去品味,就算是進了乾國皇宮,那會兒因為燕軍兵臨城下,皇宮內也是風聲鶴唳,自己身為使者也是心里慌得不行,就是在乾皇那里吃了幾口點心,也沒嘗出到底是甜的還是咸的。
晉國的京畿之地,早已破敗,兵亂入晉國皇宮后,鄭凡只顧著去搜刮財貨了,奉新城內司徒毅兄弟倆的“皇宮”,也就是個土匪窩。
真正奢靡的氛圍,上流社會的生活,是需要在一個安靜祥和的環境下慢慢品味的。
現在距離過年還有十幾天,距離元宵節又是十幾天,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足夠自己在范府過一過地地道道的這個世界的奢華人生了。
阿銘聽到這仨理由,道:
“屬下覺得,第三個理由似乎更有說服力一些。”
鄭凡點點頭,道:
“那是當然,因為前兩個是為了給第三個湊個仨出來我自己加上的。”
“………”阿銘。
阿銘習慣性地看了看酒嚢,已經空了,上次刺客的血,他收集了,但因為儲存條件不好,所以就取了一酒嚢。
血液這東西,不新鮮了,可比豬肉不新鮮了更難以入喉。
不過,阿銘忽然覺得主上說得也對,小六子身邊的那位張公公都能在皇宮外的私宅里玩兒酒窖儲存紅酒,那么范家,必然不會缺的吧?
普通人的血液,再新鮮,也就是聊勝于無,但高品質的紅酒一類,才是真的享受。
只是,
阿銘又指了指也一樣喬裝過了只不過沒能坐上牛車而是跟在后頭走的何春來和陳道樂,
道:
“那主上為什么要帶上他們?”
陳道樂和何春來聞言,臉上都有些訕訕。
他們跟著樊力進了雪海關沒幾天,地頭還沒摸熟呢,就被派遣進了這支隊伍了稀里糊涂地入了楚。
然后,其他人都被分配下去后,他們倆居然被單獨挑出來,跟著平野伯喬裝進入去范府。
鄭凡伸手指了指何春來,又指了指陳道樂,
道:
“沒頭腦和不高興肯定得帶在身邊看著啊。”
阿銘又道:
“那我呢?”
隨即,
阿銘馬上補充道:
“主上,這個不用回答。”
鄭凡笑笑,也就沒回答。
隊伍,進了下庸縣城。
下庸縣一直流傳著一句民謠:
蒙山娘娘家缺糧,跑到下庸來討范。
蒙山娘娘是蒙山地界的一個神話風俗中的神祇,討范又叫討飯,足以說明范家,在下庸地界的豪闊。
事實上,整個下庸縣城內,七成以上的鋪子,都是范府的產業,城外六成以上的農戶,租種著范家的田,整個下庸縣九成以上的百姓,從生老病死,都難以離開范家的產業。
而這,其實還是范家財富的一個小小縮影,真正賺錢的行業,還是走私。
范府,坐落于下庸縣城城東,占地面積極大,就是運輸隊伍進出的后門,居然也立著牌坊。
自入府后,范正文沒有過來,他要去做自己要做的事兒,露他該露的面,大事在即,就更需要注意外面的細節。
鄭凡等四人則是在一位管事的帶領下一路進入后宅。
前宅,中宅,后宅,一路上,鄭凡明顯察覺到了好幾撥隱藏著的護衛,范府的防衛,可謂是極其森嚴。
但在森嚴之外,自打一入府,就當即給了你一種完全不同的感覺。
里面行走而過的家丁、丫鬟以及他們的衣著手里拿著的東西,里面的一草一木,其實你看不見多少明顯的奢華,但奢華,卻像是打碎了揉入了風中對你撲面而來一般。
等進了后宅后,管事的將鄭凡四人帶入了一座小院,叫“青方齋”。
小院兒面積不大,但布局感很強,有小橋流水有亭臺樓榭,密集卻絲毫不顯逼仄,最重要的是,這個小院的位置,很方便。
如果從軍事角度來說,在這處小院里,各個方向你都能得到縱深,大概意思就是如果有人來抓你,你四面八方都可以去逃。
“感覺,確實是不一樣。”鄭凡走到亭子里感慨道。
其實,伯爵府的裝修也是很不錯的,但怎么說呢,范府是另一種風格,且近乎將那一股風格給做到了極致,就能給人一種不同尋常的觀感。
阿銘一針見血道:“主要是咱們伯爵府,人少。”
鄭凡聞言,點了點頭。
因為鄭凡自己喜歡安靜,二則是為了安全考慮,伯爵府內就是下人,也是極少的,再好的房子,沒人住,人氣兒不足,它就沒那股味兒。
當然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平野伯府里,非人的比是人的多!
管事兒的在將鄭凡等人領進來后自己退出去了,隨即,有一群婢女進來送上了菜肴和點心。
都是極為精致的吃食,和這里的裝修一樣,可能這個時代的烹飪習慣鄭凡不是很習慣,他還是更喜歡四娘做的菜,但如果在食材上做到一種極致的精益求精,還是能夠將菜肴的品質給凸顯出來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