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當世-《魔臨》
第(3/3)頁
這并非是楚人忽然想不開,想要找一些刺激,而是戰陣之上,就算是防御,也沒有完完全全固守在城墻上的道理,且楚軍軍力也算充足,并不希望鎮南關完全成為一座“孤城”。
一旦被完全壓縮回去,說得不好聽一點,燕軍完全可以派出小規模的騎兵,直接從鎮南關下入楚到上谷郡去打一打草谷。
一座鎮南關,只不過是橫亙在晉地和楚地最為通暢的平原和山地的交界處,并不是說鎮南關將楚地給防衛得密不透風。
否則,鄭伯爺這次是怎么回來的?
當然了,鄭伯爺走的路,不適合軍隊前行,但如果再向東靠一點,道路就會好走多了,楚人也必須要控制那段區域。
所以,就是要派兵深入,可能也就是幾千騎吧,一萬是最多的了,因為主力不可能在鎮南關沒被攻克時就前插進去,否則很可能就出不來了,軍事戰略上也就直接陷入了被動。
當然了,鎮南關那兒的楚人大將軍年堯也不會愿意這種事發生,因為這會使得他和朝廷,在政治上陷入被動。
所以,年堯哪怕明知在野戰上不敵靖南軍,卻也依舊要不停地逮著個機會就往外擴一擴,試探一下。
再往前,就要遇到楚人的斥候了。
但鄭凡沒有提醒侯爺,而是默默地將弓箭卸下,準備警戒。
“陛下的想法,也是在兩年后,乾楚,必先破一。”
燕皇很急,這一點鄭凡早就知道。
這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渴望在自己活著的時候,將大燕一統天下的局面給推進下去。
兩年,滅一國。
“朝廷現在衡量的,是想攻楚還是先攻乾,陛下,是想先攻乾。”
乾國的富饒,可謂是四國之最。
吞并乾國,也是燕皇畢生夙愿。
“我還是覺得,先攻楚,最為合適。”鄭凡說道。
“為何?”
“攻乾,可能就用不上我了。”
這是明明白白的私心。
一旦朝廷打算全力攻打乾國,那么鄭凡作為戍守在大燕最東北角的一位伯爵,所能做的事情,實在是有限,很大概率就是幫西線盯著楚國的動向。
若是戰局出現問題,自己甚至還有可能被一道圣旨率軍千里迢迢跑到乾國戰場去,那是最虧本的仗,因為戰場距離自己的老巢,實在是太遠了,地盤打下來了,你也占不了,劫掠所得還得千里迢迢再運回去。
至于功勛、名望什么的,在搶回公主后,鄭伯爺已經不缺了,他現在缺乏的,是實力。
“本侯也覺得先攻楚最為合適,乾國三邊,抵我大燕銀浪郡,乾國之富,讓我大燕如鯁在喉,滅掉楚國后,就算一時無力繼續攻乾,我大燕下一代,也不至于會懈怠。
打仗,得撿軟柿子先捏,但滅國,得選硬骨頭的先滅。”
“是,侯爺。”
前方,已經出現楚國哨騎了,只不過對方只是遠遠地在觀望著,因為這兩騎過來得,實在是姿態過于輕松了一些。
田無鏡還在繼續前進,鄭伯爺依舊緊隨。
附近,哨騎出現得開始越來越頻繁,甚至,已經出現了五十人建制的哨騎。
鎏金甲胄,
胯下貔貅,
來者何人,
已經極為清晰。
燕人南侯!
靖南王!
靖南侯來了!
一道道消息,不停地往回傳送著。
“此間事了,本侯就打算撤兵了,楚人一時應該不敢北上造次,到時候,本侯借你五萬靖南軍,幫你把雪原的事兒,給再料理一遍。”
上一次,擊潰野人王主力后,因為當時軍力疲憊,再者,玉盤城內還有數萬青鸞軍在,所以靖南侯沒有下令燕軍順勢北伐雪原,為成國百姓報仇。
但現在一年時間過去了,等鎮南關這邊的對峙結束,燕軍就能比去年更為從容一些,雪原,還是得清一清。
“多謝侯爺。”
五萬靖南軍,加上雪海鐵騎,鄭伯爺有信心讓雪原上的那些野人部族們完全跪下來給自己唱征服。
他們曾掠走的人口,他們的牛羊,不,甚至是他們自己,都將成為雪海關的財富。
一個乃蠻部,就已經讓雪海關過了一個充足的年了,雪原上類似乃蠻部甚至比乃蠻部更大的部族,還有很多!
楚人的哨騎不停地從遠處掠過,
而這時,
聊著天說著話,
不知不覺間,
鄭凡已經和靖南侯“孤軍深入”到了一個極深的位置,已經可以看見楚人前方的營盤了。
這是楚人這幾天向外擴充出來的區域,也是剛剛搭建起來的營盤。
接下來的這一幕,
鄭伯爺會記住很久很久;
田無鏡沒再說話,
只是安靜地坐在貔貅上,
月光下,
一人一貔貅,像是一座被染上月暈的雕塑,散發著清冷和生人勿進的氣息。
少頃,
前方的楚軍營盤開始躁動,
楚軍并未沖出企圖包圍這里,
恰恰相反,
他們開始了,
撤兵。
頂點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