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圣旨和入腹-《魔臨》
第(2/3)頁
“雪海關總兵平野伯爺鄭凡接旨!”
“臣鄭凡,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鄭伯爺跪伏下來,
其身后,
一眾將領全都跪了下去。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平野伯鄭凡,為國戍邊,勞苦功高,更有夸功于外之壯舉,朕自登基以來,深知賞罰分明,方成規矩………”
這里的夸功于外,指的就是從楚國搶回了公主。
在圣旨里,自然不可能這般寫:鄭凡你這小子給老子把楚國公主搶來了,老子很爽!
所以,自得隱去,但大家都心知肚明。
“特賜封雪海關總兵平野伯鄭凡為成國大將軍,賞蠻族進獻蠻刀一把………”
那名年輕官員從身后一名隨從手里接過一個長盒,主動走到鄭凡面前,打開了盒子。
盒子內,躺著一把造型古樸的刀。
蠻族很窮,這是真的,很多蠻族勇士甲胄不全,甚至連箭矢的頭子都得用骨頭去磨制,但蠻族卻有一個極端,那就是蠻族上層用的兵器和甲胄,往往會出人意料的好。
因為蠻族位于東西方的中間,一定程度上,他們可以吸收來自東西方的鍛造冶煉結束,然而,因為自身貧瘠的原因,無法進行大規模的生產,所以就常常形成這種很是尷尬的局面,盛產寶刀名甲的蠻族,其王庭麾下的金帳騎兵披甲率其實都不高。
“鄭伯爺,請接刀。”年輕官員提醒道。
此人面帶燦爛笑容,這等熱情,讓鄭伯爺一時都有些吃不消。
但鄭伯爺還是點點頭,將蠻刀取出,蠻刀很沉,抽出一截來,可感知其森然。
這,確實是一把寶刀!
一直以來,鄭伯爺都沒有什么值得稱道的兵器,名劍倒是遇到不少,可惜鄭伯爺不練劍,否則早就將隔壁劍圣家里拿來墊桌腳的龍淵偷來了。
名刀的話,
鄭伯爺倒是知道靖南侯那頭貔貅肚子里有一把錕铻刀,乃燕皇所賜國之重器。
知道是知道,
但鄭伯爺不敢去偷呀。
現在好了,
自己也有一把了,
雖說不清楚到底“寶”到什么程度,但至少好過自己以前所用的那些刀。
最重要的是,它上頭也沒鑲嵌寶石更沒有造型獨特,它就是古樸古樸很古樸。
這就很符合鄭伯爺的戰場美學了,刀嘛,砍人利索就行了,整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不都是累贅么?
見鄭凡接刀后,
宦官就繼續宣旨:
“賜金甲一套。”
“嗯?”
年輕官員揮手,兩個隨從抬著一個箱子過來,打開箱子,里頭是一件金燦燦的甲胄。
這甲胄,自是不可能是純金的,純金的甲胄怎么傳出去打仗?
但既然叫金甲,至少有一點可以保證,在正午的陽光下,穿上他,你就是一千甲士之中最耀眼的仔。
鄭伯爺小聲對身邊的梁程道:
“這甲就給你穿了。”
“主上,這可是御賜之物,不好吧?”
“在戰場上,你就是我,有什么不好的?”
梁程思索了一下,提出了一個建議,而這個建議,證明梁程確實是在思索在進步自己為人處事方面的修煉,
他道:
“可以給阿銘穿。”
鄭伯爺眼睛一亮,道:
“這主意好。”
眼下,正躺在冰窖里被三天澆灌一次還昏迷著的阿銘還不清楚,自己已經被安排得明明白白,且金光閃閃。
“咳咳………”
宣旨太監見鄭凡居然和身邊的一位將領說起了悄悄話,不由得咳嗽一聲。
當然,這算不上什么大不敬,因為這可以視為鄭伯爺為陛下所賜之物感到欣喜若狂受寵若驚為圣眷在身而感激涕零。
年輕官員則小聲提醒道:“伯爺,圣旨還有呢。”
“嗯?”
鄭伯爺馬上跪好。
宣旨太監繼續念道:
“著平野伯于五月半前入京覲見,不得有誤,欽此!”
什么?
什么。
什么!
鄭伯爺眼睛當即瞪得大大的,進京?
老子剛從楚國回來,你現在再讓我去京城?
京城有多遠,
怎么說吧,
燕京向東,到馬蹄山山脈,算是原本燕國和晉國的邊境線,那里,算是晉國的最西邊,而鄭伯爺現在,相當于在晉國的最東邊。
先前鄭伯爺入楚,走的是蒙山,出來時走的是鎮南關沿線,等于是從楚國的西端走到了東端,現在,還得再在晉國來一場東西長跑。
當然,如果只是跑的話,鄭伯爺倒是能接受,現在的他,騎再久的馬都不會覺得大腿生疼了,但進京的危險系數可不低。
自己上次進京,就遇到了靖南侯屠滅滿門,這一次呢?
這才回家多久啊,又要折騰?
“平野伯,接旨。”
見鄭凡一直在神游,宣旨太監不得不提醒道。
鄭凡深吸一口氣,臉上露出了幸福和激動的笑容,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