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烽煙起-《魔臨》
第(2/3)頁
“朕與你,也是許久未曾見了吧。”
“回陛下的話,是有兩年多了。”
“嗯,日子,過得可真快。”
“雖然臣在這兩年多里,未曾再目睹天顏,但天恩浩蕩,卻常伴臣身邊。”
燕皇聽了這話,笑了,道;
“難為你了,明明是個將軍,但說漂亮話比那些佞臣都順。”
“………”鄭凡。
“鄭凡,你說,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
“臣以為,二者皆可。”
“朕最不喜歡從臣子嘴里聽到模棱兩可的回答。”
“陛下恕罪,臣不是這個意思,在臣這里,是時勢造英雄,若非趕上英明神武的陛下在位,對外開拓,臣自然無法靠軍功封爵,可能,現(xiàn)在還只是一個黔首,或者依舊在虎頭城亦或者是翠柳堡當(dāng)個校尉和守備;
但在陛下這里,則是英雄造時勢。
國戰(zhàn),因陛下一念而決,萬千虎賁為陛下開疆拓土,潮漲潮落,皆為陛下意念所控。”
燕皇伸手指了指身邊伺候的魏忠河,
道:
“學(xué)學(xué)。”
魏忠河馬上笑道:“奴才一直在學(xué)著哩。”
“鄭凡,現(xiàn)在就朕和你,你與朕說說,這鎮(zhèn)南關(guān),到底有多難打。”
“回陛下的話,鎮(zhèn)南關(guān)城墻高聳,且駐兵眾多,楚人也在認真經(jīng)營,想攻破鎮(zhèn)南關(guān),確實很難。”
“很難,但你卻向朕拍胸脯保證了。”
“回陛下的話,臣一向在戰(zhàn)略上蔑視敵人,在戰(zhàn)術(shù)上重視敵人。”
燕皇細細地品味著這句話,緩緩點頭,“有些意思。”
“好叫陛下知道,鎮(zhèn)南關(guān)之于晉地,如鯁在喉,不拔出這根刺,晉地難安。”
“朕知道鎮(zhèn)南關(guān)之重要,但朕更清楚,這世上,根本就不存在無法攻克的城墻,朕相信你能做到,也相信無鏡能做到。
你們在前線打仗,
朕能做的,
就是坐鎮(zhèn)京城,保你們無后顧之憂。”
“臣必然竭盡全力,萬死不辭!”
“來,與朕細細說說,楚國那位攝政王和乾國那位官家,到底是何等風(fēng)物?”
鄭伯爺這才明白過來,燕皇讓自己留下,先前說鎮(zhèn)南關(guān)只是順口一提,真正的原因是燕皇想要通過自己了解了解自己的兩個同行。
“陛下,先說哪位?”
“乾國那位官家吧,聽說他很會養(yǎng)身?”
“回陛下的話,乾國那位官家,確實很會養(yǎng)身,其人應(yīng)該是修行過一些吐納打坐法門的,臣見到他時,其身穿一件道袍,半敞著身子。”
“其人品性如何?和朕比,又如何?”
“臣惶恐。”
“直言即可,朕恕你無罪,莫要婆婆媽媽的,實話實說。”
“是,臣認為,乾國那位官家,當(dāng)?shù)蒙弦晃幻髦鳎淙藷o論是心性還是手段,都極為高明,與陛下您相比,臣覺得他缺乏陛下您這般的胸襟和氣魄。
陛下是開萬世基業(yè)之雄主,他則是守成明君。”
“那,那位楚國攝政王呢?”
“回陛下,他,年輕。”
作為一個皇帝,楚國攝政王無疑是年輕的。
而且,楚國攝政王身邊也有一只靈,也就是說,楚國攝政王本身就是個修行者。
燕皇品咂著這兩個字,
發(fā)出一聲嘆息。
年輕,
他如果能再年輕十年,
如果李梁亭也一樣風(fēng)華正茂,
這天下,
徹底蕩平又有何難?
“朕知道了,你退下吧,大后天,你就離京回去吧。”
“臣遵旨。”
“好好做事,朕,不負有功之臣。”
“臣明白。”
從皇宮里出來時,鄭凡發(fā)現(xiàn)張公公的馬車在宮門口等著。
姬老六從御書房離開后就去戶部了,馬車暫時用不上。
這輛馬車其實還意味著,附近保護著馬車的高手也都就緒,畢竟,在惜命這件事上,鄭凡知道姬老六可不差自己絲毫。
待得鄭伯爺上車后,張公公殷勤地問道:
“伯爺,回府么?”
“晉王府。”
張公公微微一愣,隨即點頭道:“奴才曉得了。”
其實,
上次去看三皇子時,鄭伯爺就打算去晉王府看看的,但誰叫那時身邊坐著劍圣呢。
眼下,正好姬老六的高手在旁邊保護著自己,自己也就能安安全全地去看了。
都是老熟人了,自己進京后,總得去拜會一下。
晉王府,坐落于東三街,西邊,是巡檢司衙門,東邊,則是燕京府尹衙門,可謂是,防衛(wèi)森嚴。
當(dāng)然,除了這個以外,燕皇并未苛刻對待晉王一家人,在這一點上,燕皇向來是大氣的。
晉王府內(nèi),丫鬟奴仆有上百人,每年由大燕內(nèi)庫支出奉養(yǎng),維持奢靡生活,不成問題。
除了逢年過節(jié),需要晉王著正裝出來露個臉以外,燕皇沒有再特意下詔宣過他進宮。
晉王府的大門,很大氣,門前的守衛(wèi)兵丁也很多。
當(dāng)張公公駕駛著馬車來到王府大門口時,一排兵丁當(dāng)即下來將馬車圍住。
晉王,本就被軟禁在府邸里,給你榮華富貴,卻不可能給你自由,且燕京內(nèi),也沒人會來拜訪他。
連陛下都不會拿他當(dāng)猴兒看,給了最基本的面子,其余王公大臣就算想耀武揚威一番又哪里有這個膽子?
當(dāng)鄭伯爺從馬車里出來時,
周圍兵丁一齊下跪:
“參見平野伯爺!”
“參見平野伯爺!”
這一身金甲,辨識度確實很高。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