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真的狗-《魔臨》
第(1/3)頁
作為一頭上古僵尸,梁程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人,是這個世上適應能力最強的存在。
這句話,在鄭伯爺身上得到了極好的詮釋;
還記得當初在虎頭城,鄭伯爺被選入民夫營,薛三幫他背著甲胄,梁程幫他拿著刀;
那一晚,
梁程和薛三將一個蠻族騎士按在了鄭伯爺面前,
鄭伯爺一刀下去,
將其給砍死!
兩世為人,那是鄭伯爺?shù)谝淮稳绱私嚯x且清晰地感知到鮮血撲面而來的滋味,且引起了來自生理上的嚴重不適應。
幾年過去了,
如今的鄭伯爺,
卻能夠在攻城時,很平靜地下令退回來,再打一次。
宛若將面前的安乎城以及城內(nèi)的野人們,當作了紅帳子里經(jīng)驗豐富的姐們兒,輕輕一拍:
來,換個姿勢咱繼續(xù)。
在鄭伯爺看來,是在這個世界的經(jīng)歷以及風風雨雨,改變了他,促使他變成這樣;
但在魔王們看來,是這個世界的“自由”,讓主上恢復了他內(nèi)心的本性。
總之,
在平野伯爺?shù)拿钕拢呀?jīng)完全攻上西城墻的燕軍,開始撤兵了。
云梯,也自己運了下來,箭塔,又推了回去。
發(fā)揮效果太好的攻城錘,在撞開城門后,就又默默地往后挪。
各路兵馬,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后退。
李富勝的眼睛瞇了瞇,贊嘆道:
“鄭老弟的練兵之法,哥哥我,佩服了,侯爺當初帶我們打仗的時候就教過我們說,進攻時猛如虎,這并不難做到,但撤退時井然有序,方為真正的精銳。”
雖說這是在攻城成功后進行的撤退,但各方面都能做得這般嚴謹,可以說,這支軍隊,已經(jīng)不遜靖南和鎮(zhèn)北了。
就算是有差距,也可能僅僅是兵員個體素質(zhì)上的一些差異,這也是源自于鄭凡麾下接收兵源時的一些限制所導致的。
但,這僅僅是瑕不掩瑜,最重要的是,李富勝自己心里也清楚,這幾年幾番大戰(zhàn)下來,很多當年自己麾下的老卒,要么戰(zhàn)死,要么傷退離開了行伍,新兵補充進來后,雖然看似在戰(zhàn)斗力上沒有明顯的下滑,但真正深層次的變化,他這個當總兵的,是能夠察覺到的。
百戰(zhàn)之后,老兵凋零。
凋零之外,還有腐化。
鎮(zhèn)北軍以前是在北封郡吃沙子的,調(diào)入京城后,李富勝就明顯感覺到自己麾下兵馬的轉變了,等再進入晉地,駐守一方后,這種轉變,更為明顯。
日子好過了,也見過真正的花花世界了,眼里瞧著的,不再是北封郡紅帳子里膀大腰圓的老姐們兒了,開始瞅上青樓的嬌滴滴女子;
所以,李富勝是堅決支持伐楚的,和燕皇所看到的大方向不同,李富勝是擔心自己手下這支在北封郡打磨出來的兵馬,再過一些年,身上的銳氣都要被磨散掉了。
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不能歇,不能停,繼續(xù)打仗,不停地打仗,不停地給麾下兵馬灌輸殺氣,讓他們經(jīng)歷血與火的洗禮。
到最后,平滅了乾楚二國,再墮落,就沒什么太大的關系了。
李富勝的想法,就是這么的樸實。
接下來,選擇進攻的,是南城墻。
且攻城的隊伍,換做了李富勝麾下一路兵馬。
同時,
為了避免再出現(xiàn)先前那種野人不出力消極懈怠導致演練效果大打折扣的事情發(fā)生,鄭伯爺找了兩個俘虜,讓他們進城帶話。
話很簡單:
燕軍,可以接受你們的投降,但所有貴族和頭人,必須被處死!
所以,接下來的第二輪攻城,哪怕李富勝親自指揮著,但整體所呈現(xiàn)出來的效果,卻比第一次,要差太多。
如果說先前鄭伯爺麾下的雪海關士卒攻城時行如流水,那么李富勝麾下的這支兵馬攻城時,就真的是磕磕絆絆。
且就算是鄭伯爺派人給他們傳達了“加料”的消息,但他們依舊不以為意。
鎮(zhèn)北軍,確實是一支驕兵。
就算是第一次望江之敗,敗的也是左路軍,李豹所率領的鎮(zhèn)北軍一部為大皇子殿后,打得,其實真的可以,無可指摘。
所以,他們真的過于驕傲了。
在看著先前西城墻被攻打得這般容易后,他們這次的進攻,真的是過分輕敵。
輕敵就算了,居然連先前基本的攻城操作都沒做好。
投石機砸了兩輪,聽到城墻上野人的慘叫聲后,一名校尉立功心切,許是看見平野伯也在這里,所以也想以校尉的身份亮亮眼,所以未等盾牌手和后方箭塔以及攻城弩的壓制上來,就直接帶著手下人扛著云梯上去了。
但這次,野人所激發(fā)出來的作戰(zhàn)意志是真的強,箭矢一下子加大,且城墻上的野人開始不斷地從下方補充過來。
云梯攻勢一下子受阻,那名校尉倒是個好漢,自己披堅執(zhí)銳搶先上去,企圖在城墻上殺出一個爆點。
他確實也做到了,在其率領下,十幾個燕軍士卒跟著他一起撐開了一個局面。
但因為他們過于激進,導致節(jié)奏上和后續(xù)部隊沒能統(tǒng)一,他們在城墻上占位成功卻沒能等到及時的后續(xù)袍澤相助將這一面給撕開,使得他們一直在城墻上處于寡不敵眾的狀態(tài)。
最后,那名校尉身中數(shù)刀數(shù)箭,戰(zhàn)死在了城墻上。
迫不得已之下,李富勝只能下令投石機再拋射一輪后,收兵。
不是不可以繼續(xù)打下去,因為燕軍強,野人弱,野人就算是一時打出了氣勢,燕軍繼續(xù)壓下去,野人遲早得崩盤,重復先前西城墻的一幕。
但李富勝是越指揮越腦瓜子疼,同時,他也清楚蠻打下去,固然可以給自己掙來面子,但卻可能造成更大的損傷,因為自己的面子而造成部下不必要的損傷,不值得。
但這一收兵不要緊,那名校尉麾下剩下的近百名士卒,居然沒有根據(jù)后方傳遞來的收兵號角聲后撤,而是繼續(xù)在攀爬云梯繼續(xù)殺上去。
原因在于,鎮(zhèn)北軍有極為森嚴的軍律。
若戰(zhàn)敗,主將戰(zhàn)死而部曲存活者,殺無赦!
這是鎮(zhèn)北軍一直以來所奉行的鐵律,而很顯然,當那名激進的校尉戰(zhàn)死后,其麾下的士卒們已經(jīng)瘋魔了,因為他們本能地認為,撤回去,也是死,與其被自己人殺死,還不如向野人沖去。
由點帶面,這幫人的行動牽扯著本來要撤退的其他各路燕軍一時猶豫起來,將袍澤丟了繼續(xù)撤,這事兒不地道,不撤嘛,軍令又已經(jīng)發(fā)出了。
所以,和先前鄭伯爺下令撤就井然有序地撤截然不同的一幕出現(xiàn)了,李富勝麾下這支燕軍撤退時,完全前后脫節(jié)了。
弓箭手還想著接應一下袍澤呢,盾牌手卻已經(jīng)退到弓箭手后面去了。
步調(diào)一步亂,步步亂。
到最后,李富勝一邊咬著牙繼續(xù)下令撤兵,一邊派出自己的親兵隊伍主動上去接應,又折損了不少人馬后,才算是將這一場亂糟糟地攻城演練給結束。
而此時,已經(jīng)站在鄭凡身邊的梁程開口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