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三百二十章 隕-《魔臨》


    第(3/3)頁

    城樓下,親衛們雖然按照吩咐沒有上去,卻依舊靠著石梯在默默等候著。

    “你們聽,咱們大帥,在上頭像不像是在罵人?”

    “哈哈,應該是大帥在床上躺太久了,憋得慌,現在身子好了,就想著罵人出出氣了。”

    “也是,這么久沒被大帥罵,我反而有些不習慣哩。”

    “你這賤皮子。”

    城墻上,

    鐘文道罵痛快了,也罵舒服了。

    他看著面前的男子,

    道:

    “大帥,你要是還在,該多好啊,要是一直都在,該多好啊。

    三年前,你是不知道啊,七萬燕人,七萬,就七萬啊,七萬燕人就能打到咱們上京城下啊!

    直娘賊,

    我大乾,

    到底是怎么了?

    大帥,要是你還在,按照您當初說的話,等咱們平定好西南后,就該去北邊,去找那燕人算賬,去一雪百年國恥。

    您要是沒走,該多好。”

    男子的情緒倒是平靜下來,伸手拍了拍墻垛子,道:

    “走了也挺好,省得再去看,再去聽這些烏煙瘴氣的事兒,心里頭,也能多一些舒坦。”

    “是啊,您心里是舒坦了,可我呢,可我呢?”

    “文道,苦了你了。”

    “不苦,我應當的,誰叫當初大帥您在上京被下獄時,我阻攔了麾下弟兄們兵諫的請愿呢?

    這是我該的,我該,直娘賊,我該!”

    “文道,我沒怪過你。”

    “但大帥,我心里過不去這坎兒啊!”

    “過不過得去,重要么?不重要。”

    男子轉過身,面向南方,

    道:

    “只是可惜了,桃花釀,沒喝得過癮。”

    “大帥,我阿弟,文勉,想領軍出征北伐哩。”

    “呵呵呵,哈哈哈哈………”

    男子像是聽到了什么極為可笑的事,大笑起來,笑得彎下了腰,笑得簡直要喘不過氣。

    “呵呵,哈哈哈………”鐘文道也跟著笑了起來。

    男子笑罵道:

    “他鐘文勉算哪根蔥,一個靠著你這個當哥哥的余蔭混上來的紈绔,巧了沒碰上什么大戰,就自以為自己的本事能上天了不成?”

    ………

    這時,在得知自己大兄起了身,氣色轉好,且坐轎來到城墻透風后,還未離開綿州城正在和幾個哥哥麾下大將吃酒的鐘文勉火急火燎地騎馬趕來。

    “參見二爺!”

    “參見二爺!”

    城墻下,鐘文道的一眾親兵向鐘文勉行禮。

    鐘文勉點點頭,下馬,準備上臺階。

    卻在這時,上頭傳來:

    “他鐘文勉算哪根蔥,一個靠著你這個當哥哥的余蔭混上來的紈绔………”

    “………”鐘文勉。

    鐘文勉的臉,是一陣紅一陣白,腳是邁上去不是,邁下去也不是。

    目光,情不自禁地看向周圍的這些親衛,

    親衛們則同時低下了頭,裝作自己什么都沒聽見。

    ………

    城墻上,

    男子拳頭砸在垛子上,

    道:

    “是啊,有些人,總以為讀了幾本兵書,就知道該怎么打仗了,總覺得,把兵馬數量堆上去了,仗,就能打贏了。

    但,仗,不是這么打的,真的不是這般打的。

    文道啊,也是你的不是,我走后,你怎么就沒能長進起來呢?”

    “大帥,文道,本事,就這么大,能撐著這個盤子不崩,已經是竭盡全力了。”

    “我大乾,如畫江山,地大物博,人華薈萃,怎么著,這些年除了你鐘文道這個老不死的,就沒再出幾個人才?”

    “倒是我那小兒子,鐘天朗,還不錯。”鐘文道笑道,像是在男子面前故意賣弄一樣。

    “鐘天朗,比之燕國那位平野伯爺,如何?”

    鐘文道不笑了,搖搖頭,道:

    “不如。”

    隨即,

    鐘文道意識到了什么,問道:

    “大帥,你怎知道他的,我,可還沒來得及說呢。”

    男子伸手指著自己的鼻子,然后故意將臉湊到鐘文道的面前,

    道:

    “你當,我是誰?”

    “你是,大帥。”

    “哦。”

    男子搖搖頭,道:“不,我不是大帥。”

    “你,就是大帥,一模一樣。”

    “呵呵,其實你知道我是誰。”

    鐘文道目光里的明亮,在聽到這句話后,忽然逐漸暗淡了下來。

    “大帥,官家想北伐哩。”

    “你剛剛說過了。”

    “要輸的,真的要輸的,百年前,是鎮北侯,百年后,可能還得碰到鎮北侯。

    呵呵,世人都說,鎮北侯府替燕國,鎮壓了荒漠百年,但它其實也鎮壓了我大乾,百年,百年啊。

    大帥,

    我知道他們在想什么,

    他們在想著,等我大乾北伐時,荒漠蠻族必然也會動手,到時候,燕國的鎮北侯府,若是南下,則燕人西部直接敞開大門。

    若是不南下,則燕國將受我大乾和蠻族夾擊。

    但,

    但,

    但蠻族,他不傻啊,我就不明白了,為什么他們一個個地都信誓旦旦地以為,蠻族會出兵,上次,蠻族出兵了么?

    沒有,

    這一次,

    蠻族也不會出兵。”

    男子問道:“文道,你為何如此篤定?”

    “大帥,你沒老,但我,老了,那個蠻王,也老了,所以,我越發能明白那位蠻王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蠻族,早就不是百年前那個在王庭旗幟下一呼百應的蠻族了,早已經不是了。

    那位燕皇,最擅長去賭,但他,畢竟是一位帝王,我能感覺到,他的一只眼睛,正盯著我大乾。

    不,

    他一直在盯著,從未挪開過片刻!

    他,

    他甚至可能,

    正在等著我大乾北上,他,在等著。

    他巴不得我們所有人,在他還活著的時候,一起瘋,一起瘋掉,一起瘋完。

    我不知道那位燕皇的底氣是什么,但我不會錯的,不會錯的,真的不會錯的。

    在我們都以為他是一名帝王時,他像是一個賭徒;

    但當我們認為他是一個賭徒時,他會告訴我們,什么,才是真正的帝王。

    上次,世人都以為燕人攻乾,但燕人,卻忽然入晉;

    這次,世人都以為燕人伐楚,接下來,誰能料得到呢?

    我大乾三邊精銳,依托城墻,那絕對是他燕人的噩夢;

    而一旦再來一次百年前的那場戰敗,

    只剩下這斷壁殘垣,這冷冰冰的一片片,它能攔得住誰?

    再修養十年,

    不,

    只要五年。

    依我大乾之富饒,物力人力,被打醒了的官家和當道諸公有了奮起之心,我大乾,定能一掃百年積弊,再度站起來。”

    男子又問道:

    “但他們,還是要打的,他們覺得不打,就是放棄了一次大好的機會,就是覺得,自己,是愚鈍之輩,會被史書笑話的。”

    “是啊。”

    “你能讓他們不打么?”

    鐘文道聞言,

    沉默了,

    沉默許久之后,

    鐘文道點點頭,

    再度露出了笑容,

    道:

    “能。”

    …………

    “我大乾此時必須北伐,一則,可解楚國之圍,需知唇亡齒寒,若是此時我大乾隔岸觀火,坐視楚國被破,我大乾于東方,將徹底陷入孤立無援之境。

    那時,燕人已破兩國,攜此大勢再攻我大乾,我大乾將危矣。

    二則,燕人人力物力,都集中在了伐楚上面,其國內,必然空虛,我大軍北上之際,屆時蠻族必然響應,燕國將立刻陷入夾擊之勢,此乃千載難逢之好機會!”

    課堂上,

    姚子詹聽著自己手下那名出身自魏鎮李家子的見解,滿意地點點頭。

    自己這些學生,基本都出自三邊將門,雖然身上難免會有一些紈绔子弟的習氣,但大底上,還是有家門之風的。

    “不錯,很好,誰還想再說說,說得好的,為師就幫你們寫進折子里,給官家看看,讓官家也瞧瞧,我大乾邊地將門子弟絕不是浪得虛名。”

    這時,一名坐在最后面的學生站起身。

    他姓石,叫石開,其父是陳鎮轉運使,其實是文官子弟,算不得武將之家。

    “石開,來,你說說。”

    “是,老師。”

    石開很恭敬地向姚子詹行禮,

    轉而,

    又面向先前發過言的李成密,

    道:

    “李兄先前所言,若是在下沒聽錯的話,李兄說,此時,正是我大乾千載難逢之機遇?”

    “是。”李成密點頭道,剛剛得到姚師認可的他,有些自得地反問道:“莫非石兄對此有異議?”

    石開也點點頭,道:

    “有異議,在下不才,覺得李兄說得不對。”

    “哦,還請賜教。”

    “百年前,有過比眼前更好的機遇。”

    “………”李成密。

    “………”姚子詹。

    課堂上,所有人,都因為這話,停止了動作。

    如果眼前這是千載難逢的機遇,

    那么百年前,

    燕人正在荒漠邊和蠻人打得腦漿都要迸出來的那次,又算什么?

    要知道當年,那可是顛峰時期的蠻族,他們的王帳,他們的黃金家族,還是荒漠至高無上的主宰!

    李成密臉被憋得通紅,

    指著石開,

    道:

    “你………你怎么敢………你怎么能………”

    石開沒再去看李成密,而是轉而又向姚師行禮,

    問道;

    “老師前些日子才教我們圣人之言,教我們立身為正,學生一直銘記在心,老師教誨,在課后,也是時常于心中反芻。

    但學生有一事不解,還望姚師解惑。”

    “大可講來。”姚子詹撫須微笑道。

    “老師曾教過我們,夏夷須嚴辨,春秋存義。

    那請問老師,為何先前如李兄所言,我大乾北伐,竟還要指望蠻族來幫忙?

    眾所周知,八百年前,燕侯持大夏天子令為諸夏開邊,始才有燕;

    而我大乾,太祖開國,曾于東山之巔祭天明示,大乾之國祚,繼承于大夏正統。

    學生有惑,

    若是這般,從法理,從正統上來看,燕國和我乾國,都出自于大夏,屬于諸夏之國。

    但和他蠻族,又有何干系?

    我大乾和燕國開戰,形同于兄弟于家門內內斗。

    什么時候,他蠻族,也屬于諸夏之一了?

    李兄先前所言,聯絡蠻族,共同伐燕,此舉,和引之外賊入門,又有何區別?”

    在場所有人,又再度失言。

    原因很簡單,

    大乾,是一個注重文教的國家,他們有極為輝煌燦爛的文化,有最為華美的道德文章,自詡為真正的禮儀之邦,受萬國敬仰。

    但在百年前,先祖們做的一些事,卻很難洗白。

    百年前,燕人和蠻族血戰之際,太宗皇帝,他北伐了。

    但偏偏,

    燕、楚、晉三侯,都是正兒八經受大夏天子令開邊的,而乾國,因為趙家得位不正,所以發動了一大批文人幫忙寫祖上歷史,說趙家,八百年前一樣,也是大夏天子麾下的一名重臣,和那三侯是一樣的地位。

    但大家伙心里都清楚,本朝太祖皇帝,曾是先朝皇帝的義弟,出身于上京城一軍戶之家。

    但文宣口是這般認定的,也是這般宣傳的,大家就得認,所以大家八百年前,就是一家了,但這就又和太宗皇帝以及現在所議之事,違背了。

    姚子詹笑著開口道;

    “為師問你。”

    “老師請問。”

    “若你母親重病了,你隔壁鄰居家有藥,此藥能救你母親,鄰居卻不愿意給你,你會去偷過來么?”

    “會。”

    “偷竊之舉,乃君子所不齒也。”

    “然,母上事大,學生甘愿擔此惡名。”

    “然。”

    石開張了張嘴,他清楚姚師的意思,就是火燒眉毛了,坐等燕國滅楚,下一個,就是大乾。

    自家都要亡國了,還能去計較個什么大義不大義法理不法理的?

    石開俯身一拜,道:

    “弟子受教。”

    姚子詹則在心里長舒一口氣,他先前,是用詭辯的方式回答了對方,其實,是不應該的。

    好在,

    這時外面仆人來通傳,說有緊急軍情。

    姚子詹如蒙大赦,離開了課堂,直奔前院簽押房。

    ………

    簽押房內,

    仆人看著姚子詹癱坐在椅子上,久久不語,關切地問道:

    “老爺,究竟出了何事?”

    姚子詹看了一眼仆人,

    長嘆一口氣,

    抿了抿嘴唇,

    道:

    “鐘文道,昨夜突發癔癥,今早,病故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