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南侯風華(1)-《魔臨》
第(3/3)頁
只不過,當那一群黑甲騎士沿著覓江沿岸疾馳而來時,再傻的人也終于意識到,
天,似乎要塌了!
原本不管怎樣,都能維系住浪漫風情的郢都,被這一支規模龐大打著黑龍旗幟的騎兵,以一種極不解風情地姿態,強行戳破了一切美好表象!
珠黃之亂時都未曾點起的郢都烽火臺,
升騰起了滾滾狼煙。
上次看見這道狼煙升起的楚人,就是還活著,現在大概也早就四世同堂了。
郢都外,
各大營的皇族禁軍開始快速集結和出動,他們,在往外趕;
而外圍的百姓,則發了瘋似的拖家帶口地向郢都城內涌去。
士卒們不是不想固守待援,不管什么時候,拒城而守,仿佛都是最為穩妥的選擇。
就如當年乾人的上京一樣,
城門一關,兵馬一收,
李富勝只能強行催動附近抓來的乾人去攻城泄個憤。
但郢都不同,
國都的政治意義基本上都是超過實際運用意義的。
而在楚人這里,這種超出,被拔高了。
若是從初代楚侯算起,大楚有八百年社稷了。
孟壽編四國史書時,其實就是按照這個來算的。
而大楚的國都,其實并非固定,它一直是活動中的。
最早創業時,和山越百族廝殺,搶地盤,國都不斷地前移,楚侯的火鳳旗在哪里,哪里就是國都。
后來,大楚境內平定得差不多,山越成了小患后,說是因為火鳳于覓江駐足才選擇于此建都,其實還是因為這里,是楚人最富饒最肥沃人口最稠密區域的核心。
熊氏建都于此,再號令四方貴族拱衛,以服全境,內繼續鎮壓同化山越,外,繼續擴張開拓。
東方四大國中,有兩個國家的都城,防御型很高。
一個是燕國,一個是乾國。
燕國是因為和蠻族廝殺了太久,甚至曾被蠻族一度牧馬燕京城下;
乾人……乾人為了防備燕人南下,還強行讓乾江改道,硬生生地在上京北面開挖出了一條汴河。
晉國都城和楚國的郢都,相較而言,就不那么看重純粹的軍事防御。
楚人的浪漫中,其實蘊含著一種極強的自信。
他們在郢都外,修建了一座座名勝古跡,卻懶得去修筑它的城墻,因為,楚人覺得,煌煌大楚,沒這個必要。
然而,
這次,
燕軍來了。
來得很快,也來得很突然,跳過了楚人在北方設置的一道道防線,就這般突兀得近乎不顧及絲毫退路地,疾馳行軍,來到了郢都外。
當大燕鐵騎習慣的黑甲出現在郢都城外,當郢都百姓看見那成片招展的黑龍旗幟時,無論是百姓還是權貴,都有一種自己正在做夢的感覺。
夢,
很快就醒來,
醒來不是孤獨,
再浪漫的楚人此時也無法再去營造出孤獨的氛圍,
是恐慌,
被撕開一切華美,讓兵鋒撩撥開臉上濃厚胭脂的恐慌。
靖南王騎著貔貅,
來到軍前。
軍前訓話,會讓很多人覺得這是一種形式主義,這是因為說話的人,其實德不配位。
野人王的訓話,鄭伯爺的訓話,
往往能夠讓士卒們嗷嗷叫起來,忘記生死之畏懼。
而靖南王,
在靖南軍士卒心中,
他就是神!
當年,
大燕只有鎮北軍!
是他,
帶著靖南軍崛起,
現在,
鎮北軍的那幾個鎮只能在靖南軍身邊協同作戰。
田無鏡不喜歡累贅地說太多話,很多時候,他就默默地抽出錕铻刀,第一個沖鋒。
這一次,他的目光掃過身前的靖南軍兒郎們,
平靜地問道:
“累不累。”
說話,是很平靜的。
但在田無鏡三品巔峰武夫的氣血加持下,宛若驚雷響起。
所有士卒抽出馬刀,抽擊著自己的甲胄,
齊呼:
“虎!”
“虎!”
“虎!”
長途行軍,人困馬乏,是必然的。
但他們用此時的這種氣勢來告訴他們的王爺,
他們還能戰,
還敢戰!
田無鏡卻道:
“本王,累了。”
剎那間,萬馬齊喑。
士卒們不敢相信,他們的王,會累。
但這話,卻是王親口說的。
一位戰無不勝的王,一座軍中圖騰,竟然這般在千軍萬馬面前,說,自己累了。
貔貅調轉身形,
面朝南面,
那里,
楚軍正在結陣,
更遠處,
已經可以依稀看見郢都那巍峨卻基本不具備太多防守價值的層層疊疊高聳城墻了。
田無鏡背對著自己的麾下兒郎,背對著自己親手締造出來的靖南軍鐵騎。
他輕輕一拍胯下貔貅的腦袋,
貔貅張開嘴,
錕铻吐出,
于空中盤旋,最后落入田無鏡的手中。
田無鏡斜舉著錕铻,
道:
“殺進楚都,搶下龍椅,讓本王歇息。”
————
感謝上仙齊天成為《魔臨》第一百四十九位盟主!
晚上不要等,我得再斟酌一下下面劇情,不知道會不會還有,先說晚安。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