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火鳳!-《魔臨》
第(2/3)頁
不出意外,應該是一位術士。
因為在老太監身側,放著一面令旗還有一面羅盤。
老太監的太監袍子里頭,也隱約可見八卦的內襯。
“按照規矩,王爺您得向我大楚殿下們,問個安。”
大楚殿下們?
田無鏡的目光,落在了那被綁著的六個人身上。
這是,
六個曾引發大楚諸皇子之亂的皇子們。
他們在起事后,被攝政王一個一個拿下,干脆利索地圈禁起來。
原本,按照正常流程,他們會被圈禁至死,在他們圈禁之后生下來的后代,則能擁有一些宗室資格和身份。
為熊氏這一脈,開枝散葉嘛。
但那是正常流程,
現在很顯然不是正常流程,
因為攝政王都已經放棄了皇都提前離開了,為此,不惜捂住了整個郢都大貴族的眼睛和耳朵。
徐徐圖之,
攝政王原本也是想的;
但誰叫,形勢逼人。
其實,鎮南關并不是最開始的,最開始的是在玉盤城下,楚軍和野人沒能將燕軍攔在望江西側。
接下來,
年堯在面對田無鏡時,也一直受挫處于下風。
緊接著,
望江潰堤,鄭伯爺率軍乘船奇襲荊城,燒了荊城糧草,預示著這場國戰,楚人基本沒辦法獲得勝利。
最后,再聞得一支燕軍正在快速南下后,攝政王不再猶豫了,干脆將這一切陳舊的東西,伴隨著這座陳舊的都城,一并給丟了去。
既然丟了,那就丟個干干凈凈。
這些個曾經和自己爭位的兄弟們,原本養著他們是為了給自己贏得一個“賢”名,現在,沒這個必要了,那為何還要繼續帶著?
老太監笑了笑,弓著腰,
道:
“讓王爺見笑了,見笑了。”
田無鏡伸手,向前一指。
當即,
身側數十名騎士張弓搭箭,向著那邊拋射過去。
但箭矢在飛向那里時,卻宛若被一層氣流格擋開,落于四周。
木樁子也因此一陣搖晃,隨時都可能坍圮。
皇子們驚恐無比地不停“嗚嗚嗚”呼喊著。
老太監則抬起手,穩住了局面,隨即,整個人飄然而起,跳到了木樁子上,居高臨下地看著下方的田無鏡和燕軍士卒。
“王爺,切莫心急,我家王上,還有幾句話托老奴來傳達給王爺。”
田無鏡抬頭,看著老太監。
“王上說,我大楚看似輸在少了一個靖南王,但實則,是輸在了國力。為何燕國,以四國之中最貧瘠之土地,最少之人口,卻供養出了可橫掃四大國的數十萬鐵騎!
燕國能做到,我大楚,本也可以做到,他燕皇能做到,朕,也能做到。
決勝之地,在廟堂,不在田無鏡,也不在李梁亭,更談不上,那個搶了朕妹子的平野伯。”
田無鏡靜靜地聽著,他可以感覺出來,面前的結界,很是孱弱了。
但結界的關鍵,在于那個老太監手中所捏著的小旗。
只要老太監心念一動,他自己和那六個楚國皇子,必然墜入下方的深淵荊棘之中。
而這座大楚皇宮……
楚國公主熊麗箐曾言,大楚皇宮比燕國皇宮,恢宏數倍;
這座楚國皇城,自外面,看不真切,但進到里面來看,尤其是在看到這個陣仗后;
才會真的明白,
為何當年那一代楚皇要以“火鳳棲于覓江”為由,在覓江江畔,新修一座都城。
這座皇宮,
不僅僅是皇宮,
還是一座大陣。
“大楚輸了,朕,也輸了,但朕,不會服輸,朕很遺憾,因為在朕看來,大爭之世,才剛剛開始,而那些朕欣賞的,朕所敬佩的對手們,卻已經開始天不假年了。
朕已經可以想見,
在以后的將來,
朕,
會很寂寞。
好在,
朕已經準備好忍受這種寂寞,因為朕清楚,活到最后的,才是笑得最好的。
田無鏡,
你攻破得了郢都,
又有何用?
你,
能守住么?
你背后的燕國,
你背后的晉地,
還能再繼續供著你將這場戰事打下去么?
甚至,
就連你,
今日你既然進來了,
那朕真的拭目以待,
大燕靖南王爺,
能否在今日,走出這座皇城,走出這郢都!
朕知道,
你明知朕不在,卻依舊會進入這座皇城,因為你想,想要將我楚人的驕傲,全都踩在腳下。
朕,
送給你踩,
這份丟失的驕傲,
朕會花十年,二十年,再重新聚攏起來。
到那時,
朕很想看看,
你燕國,
到底還在不在!
朕,
有的是光陰,有的是時辰,大把大把地可以等,大把大把地可以揮霍。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老太監復述完這些話后,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道;
“王爺,這最后一句,是老奴聽得王爺您在外頭和那影子說的話,老奴覺得,這話放在咱王上的話里頭,也是貼切得緊吶。
王爺您,
和咱王上,
都是千秋人杰,
千秋功過自然留與千秋去說。
老奴可真是遺憾,
看不到了,
看不到嘍。”
“你也算是個人物,對他也忠心耿耿,為何,他不帶著你離開。”田無鏡開口問道。
“老奴犯了錯,這既然犯了錯,就得留下來受懲處吶,這是自古以來的道理。”
“你,犯了什么錯?”
“六年前,還是四皇子的王上,讓老奴拿一碗羹湯,給批改奏折的先皇喝,啊~”
老太監伸手,
撫摸著自己的喉嚨,
話語和神色中,
都帶上了一抹追思,包含情緒:
“啊~老奴伺候先皇大半輩子了,老奴想啊,先皇走可以,看著這大半輩子的主仆情分上,讓先皇走得輕松一點,不好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