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劍圣一劍-《魔臨》
第(2/3)頁
成本上來說,
雪海關(guān)和鎮(zhèn)南關(guān),分別是對雪原和對楚國的榷場所在,類似于后世的海關(guān),明面上要交給侯府的稅收除外,暗地里也就是潛規(guī)則下的油水,已經(jīng)足以抹掉他們的成本開支了。
奉新城這邊,丁豪和茍莫離麾下兵馬,屬于半訓(xùn)練半生產(chǎn)的狀態(tài)。
所以,真正的“飛地”養(yǎng)兵,純開銷,也就梁程的那一部加上個禁止他們自己伸爪子的宮望和公孫志。
現(xiàn)如今,大規(guī)模的春耕早就完成,等到秋后,晉東的百姓們就不用再吃那土豆糊糊了,大家的日子,侯府的財政,也能穩(wěn)步向好。
白地也有白地的好處,沒地方大族給你掣肘,土地全是侯府的,不,是國有的。
近乎一切作坊,都是侯府旗下的;
這里的百姓種地,相當(dāng)于全是侯府賬冊下的軍屯地。
另一個時空里明太祖弄出了衛(wèi)所制,后來被弄成了笑話,被人覺得不切實際,但其在建立之初時,其實是很有效果的,只不過后來衛(wèi)所田地被各路勢力權(quán)貴侵吞霸占,生產(chǎn)資料的被剝奪最終才導(dǎo)致衛(wèi)所的墮落,而這些,在目前平西侯府這里,在晉東,還完全不是問題。
也就是說,盡管養(yǎng)了這些兵馬,但卻不是侯府現(xiàn)在所能做的極限,因為現(xiàn)在沒必要去做這個極限,家底子還很薄,沒必要去透支自己。
等到真的要打仗,且兵馬不足時,再以正軍為骨干,征發(fā)仆從兵就是了。
現(xiàn)在的要求就是,夠用,夠自保。
然后,
努力種田,努力發(fā)展商貿(mào),努力發(fā)展作坊,
將晉東打造成一個戰(zhàn)爭潛力……
哦不,
是百姓的樂土。
當(dāng)然了,現(xiàn)在鄭侯爺出門,也能吹噓個自己麾下有十萬鐵騎,遇到什么矛盾,也能擺出一副你得給本侯一個交代,否則就是本侯咽的下這口氣,本侯麾下那十萬兒郎也不會答應(yīng)!
這十萬里,真的抵得上鎮(zhèn)北軍靖南軍那種素質(zhì)的,打死也不到四萬,多集中在梁程和金術(shù)可那里。
但,
嚇唬嚇唬人,也足夠了。
“你與我說這些,我也不懂,不過,我也算是聽出來了,這段時日來,晉東,經(jīng)營得很可以,這塊地方,這里的百姓,我的家,
都可以不在受戰(zhàn)火的侵襲。”
鄭侯爺點點頭,道;“這自然是沒問題的。”
“那就好,另外,還是多說說這次進京的事吧。”
軍務(wù)方面,劍圣真的有自知之明了。
“進京的事,其實我有很多想法,但能說出來的,其實沒有。”
“沒有?”
“嗯,因為除非會涉及到我的利益,侯府的利益,晉東的利益,而其他方面,我沒資格也沒有余地去置喙。
大概的樣子就是,
我和你,帶著一幫人,進京了。
路上經(jīng)過歷天城,然后我們就和老田同一路了。
然后就一起進京,
再之后,
差不離就是老田坐著我也跟著在后面坐著,
老田看哪個皇子不爽我再去廢掉哪個皇子,
老田說啥我就附和啥,他點頭我也嗯嗯嗯。
嗯,
差不離,
就這個樣子吧。”
劍圣皺了皺眉。
“您怎么了?”鄭侯爺問道。
“忽然,不想陪你去了,有點丟人。”
“………”鄭凡。
劍圣看向了屋子,
道;
“我很想陪著她,真的,鄭凡,你該早點要個孩子了。”
“………”鄭凡。
“以前我不覺得,但現(xiàn)在,我心里有了真正的牽掛,我很,開心。”
“………”鄭凡。
劍圣隨即又嘆了口氣,
道:
“但我真的怕你死了,因為你真的在有些時候,很倒霉,我至今都無法想象那一次下雨天,投石車的石頭,是怎么隔著那么老遠能砸中騎著馬的你呢?”
“………”鄭凡。
“你如果死了,這個院子,就不得再平靜了。”
“其實,以您的本事,帶著家人去隱居,日子,不會過得很差。”
劍圣搖搖頭,
道:
“但那不是我想過的日子,也不是他們想過的日子。”
呼,
您說話能不大喘氣么?
嚇得我還以為你撂挑子不打算陪我進京了。
“鄭凡。”
“您說。”
“我很擔(dān)心,你們燕國的皇帝,還沒打算停歇下來。”
“呵呵,再打能打哪兒去?雪原現(xiàn)在像是一窩子鵪鶉,楚國又剛打過,乾國三邊兵馬,就是和楚國在東南掐架也沒調(diào)走。
陛下再不滿足,總不能豁出命了日子不過了現(xiàn)在去打蠻族吧?”
劍圣聞言,不再言語。
對自己不擅長的領(lǐng)域,他不會說太多,因為以前的經(jīng)驗表明,他只會誤事。
“咳咳………”
公主跑了過來,問道:
“相公,可以上菜了么?”
鄭凡點點頭,
道;
“就擺這兒吧,再拿幾張椅子凳子的,大家圍著一起吃。”
一頓飯,
鄭侯爺一家吃得其樂融融;
劍圣一家盡可能地配合裝作吃得其樂融融;
總之,
其樂融融的一頓飯之后,
鄭侯爺也沒多留,帶著老婆孩子告辭了。
老婆婆本意想送送客人,
忽然意識到,
沒法送,
就住隔壁!
等鄭侯爺走后,
小院子里,
那群先前被狐貍和貓欺負狠了的雞開始瘋狂地追著那只鴨跑;
虞吳氏回去躺著歇著了,老婆婆收拾了碗筷,什么也沒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