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野望與茶涼-《魔臨》
第(2/3)頁
正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且這種籌備,是不可能瞞得住的。
一場戰事下來,只要出動正軍過萬,其后民夫,就是數萬的調動,攜輜重糧草軍械而行,絕對無法做到悄無聲息。
所以,
這場戰事,
可以打得很快,又或者,又是一場千里奔襲。”
鄭凡眼睛半瞇,看著孫瑛,手指輕輕在椅子扶手上敲了敲,示意繼續。
“陛下要用兵,可以向哪里用?雪原,不需要;
乾國?
三邊重鎮擋在哪里,東海大帥祖竹明親自提領三邊;
楚國?
上谷郡以南,渭河江畔,兩位柱國統兵坐鎮;
這兩處,非一朝一夕之功,非舉國之力不可見成效,打,便是國戰!
出南門關?
南門關外,小國林立,卻只是小魚小蝦而已,它們在,可做大國之間的緩沖,而一旦大國被滅,他們,傳檄而定即可,且菜太小,上不得燕皇陛下的臺面。
再放眼四周,
只剩下一處了。”
鄭凡眼睛睜大了一些,
是的,只剩下一處了。
孫瑛趁熱打鐵,繼續道:“侯爺,唯有蠻族,才能滿足這個條件,荒漠無垠,打蠻族,動輒千里奔襲轉進,后勤,不,根本就談不上什么后勤了。
鎮北侯府矗立荒漠百年,為何能壓得住蠻族?
無他,
其實是鎮北侯府在初代鎮北侯的制度制定上,將自己,變成了一座新的荒漠王庭,百年以來,一直是在以蠻族的方式在打蠻族。
必須要的出兵輜重,侯府那里必然是有積累的,畢竟自馬踏門閥以來,各地民夫糧草征調不知凡幾,唯獨北封郡,只調動出了一半鎮北軍,卻未曾出糧出民夫!
軍情地貌,侯府必然也是一清二楚!
打,就打蠻族,就打蠻族的王庭!
瑛嘗聞,
蠻族老王,是一個梟雄角色,一輩子致力于重新拾起王庭當年的榮耀,為此隱忍,為此縱橫,展現出了蠻族人很稀少的政治手腕;
他一輩子蟄伏,臨老,再將自己的小兒子,一頭號稱荒漠雛鷹,給推上去,以自己的一生,去為自己的兒子鋪平道路。
那位蠻族小王子,還曾和侯爺您一起并稱年輕一代四大名將。
打蠻族,
如果和全體蠻族部落對立,那必然是一場大戰,一場不遜甚至超過對楚和對乾的國戰!
但,
如果只是打個王庭呢?
不用糧草準備,
不用民夫發動,
不會打草驚蛇,
只需要………”
鄭凡開口道:“只需要,賭。”
一路精銳,或者說,三路精銳齊出,數千里奔襲,將王庭絞殺。
這是一場賭博,只能贏,平和輸都注定會全軍覆沒的賭博。
鄭凡的心里,忽然升起了一層陰霾。
“侯爺,屬下一直琢磨燕皇陛下的脾性,這是一位驕傲的帝王,越是驕傲的人,就越是想要在自己生前,將一切困難都解決掉,留給后世子孫一個最好的局面。
這些年來,
大燕鐵騎攻乾、滅晉、伐楚、逐野,
但數百年來,
真正懸在大燕頭頂上的刀,
其實來自于荒漠!
這是屬下根據侯爺您說的,您覺得,燕皇陛下可能還不知足,還要動兵的基礎上,分析出來的,許是異想天開了,但,瑛現在,只能腦子里有什么就說什么了。”
他爹,用自己的命,給他重新鋪路,他心里,其實是有壓力的。
他得用自己的能力,去證明,他爹的犧牲,沒錯。
同時,他還不能反叛,否則,就是對不起他爹。
鄭凡端起茶杯,
道:
“喝茶。”
“謝侯爺。”
孫瑛端起茶杯,茶水已涼;
但鄭侯爺對茶水向來沒什么追求,唯一津津樂道的,也就大澤香舌;
茶涼了,就當涼茶喝了唄,這輩子練武,身體素質很好,暫時和溫水枸杞無緣。
孫瑛也是不聲不響地喝著茶,他其實是喜好這些享受的,但在這個時候,自然不會去計較這個。
放下茶杯,
孫瑛見鄭凡還在思索,
繼續道:
“侯爺,您必然是比屬下更懂燕皇陛下,您比屬下更清楚,陛下是怎樣的一位君王。
拋開外在的一切因素,
單純從燕皇陛下身上,
就能得出三點佐證!”
“三點?”鄭凡笑了笑,將茶杯放下,“還真是改不了這個習慣啊,動輒幾點幾項的。”
“屬下會改。”
“沒事,本侯只是隨口一說,你繼續,哪三點。”
“第一點,陛下擅長暗中蓄勢以謀雷霆,如真龍翱于蒼穹,先布云,再行雷,最后,頃刻間,大雨滂沱,大地成澤。”
“說話就說話,你一個晉人,沒必要這樣拍馬屁。”
“侯爺,其實屬下是真心敬佩燕皇陛下的,真乃千古雄主。
早年,朝廷和鎮北侯府對峙,雙方陳兵,近乎開戰,但隨即就是一手馬踏門閥;
燕軍鐵騎入乾,勢如破竹,幾乎打到了上京城下,但燕軍主力卻走南門關,踏滅半個晉地;
與楚人議和,國力民生枯竭,卻以三皇子為救駕而死為借口,強行挑起國戰,打得楚國一個措手不及。
由此可見,
若是要打,
那必然是挑選一個世人都猜不到的對象,
亦,
蠻族。”
“第二點。”
“第二點就是,陛下這人,性情涼薄。”
說這個評價時,孫瑛特意注意了一下鄭凡的神情,見鄭凡并未因自己這個大不敬之語而有什么變化,這才放下心來繼續道:
“這一點,侯爺只會比我更明白,世人都傳言,陛下最喜愛六皇子,但前些年陛下是如何對待六皇子,還有種種秘辛……
這兩年,
陛下先是和蠻族老王幾次書信警告,而蠻族老王也在大燕幾次用兵時,都未曾攪局,雙方,似乎有了一種默契。
再者,蠻族小王子上供金甲、蠻刀,稱陛下為伯父;
最后,
大皇子娶蠻族公主,公主誕下皇嗣,宮中極為優容對待。
大皇子因軍功封侯時,本在西邊的他,卻封了安東侯,而處于最東方的侯爺您,則賜封為平西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