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到我了!-《魔臨》
第(3/3)頁
“奴才……遵旨。”
魏忠河走下臺階,來到宰輔面前。
趙九郎沒做什么猶豫,將詔書交了過去。
魏忠河接過詔書,又走上臺階,送到姬成玦面前。
姬成玦伸手攥住詔書,
自龍椅上起身,
目光,望向下方依舊跪伏著的諸位的臣子,
開口道:
“大行皇帝一生,先以馬踏門閥,開寒門之路;
再平滅三晉之地,為我大燕開疆;
攻乾兵鋒抵于上京城下,伐楚一舉焚滅郢都;
雪原臣服,蠻族低頭,
使我大燕,四方臣服!
兢兢業(yè)業(yè)一生,無愧圣君之名;
大行皇帝若是有罪,
那也就是做得太多,也做得太好了。
這封罪己詔,是大行皇帝為了朕才下的;
但,
身為人子,何須親父玷污圣名而求庇護?
身為人君,何須屈膝以求新朝仁君之德?
大燕的天子,
大燕的皇帝,
自當有繼往開來的勇氣,也亦當承社稷江山之重。
雖圣人有言,千秋功過,留與千秋說;
但朕今日,
就要在這里與列為臣工明言,
大行皇帝之功,可昭日月;
大行皇帝之德,可壓星辰;
若無膽氣認前人之功,
又怎有氣魄承前人之志?
這封罪己詔,
朕納了,
朕會放置于朕寢宮之內,日夜思睹;
大行皇帝留與后世姬氏子孫燕地臣民唯有一訓:
凡我燕地之民,勿忘諸夏一統(tǒng)!
在此,
朕與諸位臣工,共勉!”
下一刻,
百官跪伏,就連趙九郎,也苦笑了一聲,跟著跪伏下來:
“臣等愿追隨陛下,一統(tǒng)諸夏!”
“臣等愿追隨陛下,一統(tǒng)諸夏!”
……
散朝了;
但,也僅僅是一個開始。
接下來的國喪,新君正式登基的各種事宜,必然是一個浩大的工程;
且隨之必然會來臨的人事變動,也是一場重頭戲。
新君奪嫡時的人馬,必然會封賞提拔,不說故意去打壓曾經的太子黨,但肯定會借著這個勢頭去做一些官位上的處置,以塑新君所希望看到的朝堂新秩序。
瞎子曾說過,燕皇駕崩,新君不管是誰,都會對外部的藩鎮(zhèn)造成實際上的影響力下降。
這是必然;
但皇權在這座京城里,依舊可以借著先皇的余威,占據著絕對優(yōu)勢,畢竟,新君在當皇子時,就不是個好相與的角色,政務能力極強。
臣子們,各懷心事,如潮水一般走出大殿,走向宮門。
鄭侯爺往外走時,看見宰輔趙九郎站在那里。
等鄭侯爺走過去時,趙九郎對鄭凡微微頷首。
鄭侯爺笑了,道;
“宰輔大人。”
“鄭侯爺。”
趙九郎露出微笑,道:“先皇走了,但本輔對大燕的將來,依舊充滿著信心,陛下乃人中之龍,身邊又有鄭侯爺這般俊豪英杰輔佐,我大燕天下,可謂安如磐石!”
“宰輔大人謬贊了,忠君之事,為君分憂罷了。”
“好,本輔要去御書房和陛下再商議一些章程,過幾日,本輔想請侯爺入府一敘,本輔想多了解一些楚國那邊的情況。”
“您吩咐,晚輩,隨叫隨到。”
趙九郎轉身,走向大殿另一側。
鄭侯爺看著趙九郎離去的身影,
嘴角的笑容,依舊殘留;
“過幾日,過幾日?
明日的太陽,
能見到么?”
鄭侯爺于大殿之下,
撐開雙臂,
大大咧咧地伸了個懶腰,
自是沒人敢參他一個宮內失儀;
感知到自己骨節(jié)處傳來得一陣脆響,
腦海中,
卻浮現(xiàn)出了老田那一頭白發(fā);
江山永固,社稷安穩(wěn),
于我而言,算他娘個屁!
你們在乎,
老子可不在乎。
鄭侯爺的目光當即沉了下來,
回首望向身后臺階上的大殿,
“好了,你們的事兒,已經忙完了。”
揉了揉手腕,
又側了側脖子,
道:
“到我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