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五百二十九章 大捷拌飯-《魔臨》


    第(1/3)頁

    蔥切碎,放碗底,蓋上熱騰騰的米飯,加上一大勺豬油再淋上醬油,隨即充分地攪拌,最后,配上一碟咸蘿卜干、腌生姜上桌。

    鄭凡拿起勺子,舀了一口,送入嘴里,香氣四溢,極為滿足。

    只是,第一勺下去,第二勺,就得先停停了。

    鄭侯爺承認,如果是行軍打仗的時候,來這么一大碗豬油拌飯,那絕對是做夢都要笑醒的事,只可惜這平日里,他鄭侯爺肚子里本就不缺油水,直接干這碗飯,還是會很容易覺得膩。

    反倒是對面兩個桌子上幾個力夫打扮的漢子吃得那叫一個香甜,

    哦,

    對了,

    還有坐在自己旁邊的樊力,“咣咣咣”的一大碗豬油拌飯就見了底。

    然后一擦下巴,

    委屈巴巴地看著自己這個主上。

    鄭侯爺笑了笑,對那邊正在忙活的女人喊道:

    “再來三碗。”

    “好嘞!”女人麻利地開始準備。

    樊力露出了滿足且期待的笑容。

    這里,其實都算不得一個門面,只能算是街面上的一個巷子,行子靠墻兩側擺著桌椅,一個女人在那里操持著這門營生。

    “好吃么?”

    鄭凡看向坐在自己身邊的劍圣。

    劍圣細嚼慢咽,道:

    “可以。”

    “嗯。”

    鄭侯爺既然問了人家,自己就又吃了一勺,好在這腌生姜清脆爽口,可以壓一壓油膩氣。

    坐在鄭侯爺后頭一張小桌上的,是一個老者,老者面前擺著一壺酒,一碟花生米,一碟茶干。

    講究的是,老者身側,還有一個小屏風一樣的東西作遮擋,素凈是素凈了,卻怎么著都給人一種不倫不類的感覺。

    且老者每砸吧一口酒,就要摸一把自個兒的山羊胡須,微微搖頭或輕輕點頭,仿佛紅塵之事早已看破又像是剛剛又參悟了某些天地道理。

    這種神情,鄭侯爺可謂是見得多了。

    在奉新城時,也不知道從哪里傳出來說平西侯爺喜歡出來吃侯府附近的一家湯餅子,所以后來每天都有不少“懷才不遇”亦或者“胸懷大志”的讀書人亦或者所謂的異士就在湯餅子店里,一邊吃著餅一邊不停地做這種動作。

    只不過鄭侯爺這個人比較懶,沒那個心思去學秦孝公勾搭商鞅亦或者是學劉備三顧茅廬,他出來打牙祭就是為了打牙祭,至于招攬選拔人才這活兒,基本都是瞎子在打理。

    所以,那幫人真的是在做戲給瞎子看了。

    這飯,鄭侯爺是真吃不下了,太瓷實,料也足,他擔心再吃下去鬧肚子,這具身體啊,現在已經是五品高手了,但只要不是在打仗的時候,依舊顯得有些嬌氣。

    這時,何初走了過來,手里端著一大鍋的米飯,幫忙架在了小爐上。

    女人拿出帕子,貼心地幫何初擦拭額頭的汗珠。

    是的,

    何初成婚了。

    娶的,是宗室女子。

    但并非什么嫡親宗室;

    雖說姬家的皇帝現在是獨掌大權,斷不至于使得姬家人落魄得和鄭凡身邊坐著的劍圣小時候那般,但子孫繁衍之后,就算是宗室,一些遠親的,其實和尋常人家,也沒太大的區別了,無非,就是在族譜上還能扒拉個名兒而已。

    但既非權貴也非官僚。

    先皇在位時,收宗人府錢糧之權責移交戶部,本就是一種掘宗室根基的行為,新君當皇子時掌管戶部,財政一吃緊節流時就使勁地朝宗室揮刀;

    再看看廢太子所封之爵竟然是個伯,足以可見新君將繼承先皇的傳統,繼續削減宗室的地位和開支。

    所以,如果說虞氏是因為皇權衰落導致宗室不如狗的話,那姬氏則是因為皇權太過強盛完全不用這幫窮親戚幫持而變成真的狗。

    但不管如何,宗室終歸是宗室,宗室女和尋常女子,到底還是不一樣的。

    這家宗室女,是因為其父在差事上出了事兒,先被罰銀兩百兩,而家里無余財得以罰公,不得已之下,算在了彩禮上。

    往常,宗室女是不愁嫁的,眼光放低一些,總能在民間找到一些不錯的人家,可偏偏其父差事上還有后續說法,還沒徹底定論下來,故而很多人家雖然動心能出得起這彩禮銀子卻不敢真的趟入這渾水。

    彼時先皇還在后園榮養,太子黨和六爺黨斗得正酣,下面人其實是不怎么能參與的,但這并不影響一個波浪下來將他們給拍死。

    故而,就是嫁不出去。

    老何頭一直在給何初張羅媳婦兒,他的要求很簡單,兒媳婦兒最好要識字。

    媒人來邀,他就讓兒子去相了一下,一開始,只聽媒人說是家宗室女,大家閨秀,家里缺錢罰公。

    老何頭覺得不錯,趕上便宜了。

    南安縣城的家底子可都帶上京了,在京里賣豬肉,生意也一直不錯,沒什么地痞流氓或者衙役過來敲竹杠。

    兩百兩銀子,嘿,老何頭還真拿得出!

    最重要的是,

    老何頭雖然自己平時不吭聲,也嚴禁自家兒子吭聲,但其實,心里一直有底的,平時也去茶館聽聽故事,再街邊巷尾地聽聽人家講講,他也明白了;

    要么,自家跟著姑爺一起完蛋;

    要么,自家跟著姑爺一起上天;

    姑爺上天,他沒想跟著,但至少,老有所依了不是?

    不奢望姑爺給自己送終摔盆子了,他擔待不起;

    但最起碼不會瞧著自己重病時沒錢買藥吧?

    故而,他還真舍得花錢。

    那家宗室破落戶,一直愁著銀子罰公,完全沒個著落呢,一聽有戶人家拍著胸脯地說可以包下來了,嘿,別提多爽快了。

    一水的流程都是趕著趟的,恨不得一手交銀子一手交人。

    最終,

    成親了。

    成親時,王府送了禮,沒聲張。

    但翌日,老何頭讓何初將這些原物奉還了,還加了擔喜面紅蛋油篩兒。

    兒媳婦姓姬,叫碧荷。

    嫁進何家的第二天,就開始給爺倆做早食,小院兒里有了個正兒八經的女主人,日子,倒也真過得有了溫度。

    兒媳婦是能干的,自己又支棱起了豬油拌飯的攤,就在何家豬肉鋪子對面,雖然都是做的底層漢的生意,但進項也不少,畢竟夫家賣豬肉的,這豬油,本就是自產自銷不是。

    何初成了親后,日子過得也終于踏實下來了,每天兩邊鋪子地來回跑,哪里忙就在哪里幫忙。

    得益于何家豬肉鋪子的照拂,哦不,確切地說,因為這本就是何家豬肉鋪子的衍生分店,所以,這家醬油拌飯的鋪面也沒什么地痞流氓衙役官差的敢來鬧事兒找茬。

    日子,

    就往著紅火氣象上過著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