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混賬!-《魔臨》
第(2/3)頁
劍圣的丈母娘不在家,她管著一片街道,午飯在外頭吃,吃公家的。
劍圣的妻子則主動泡茶遞上來,然后接替劍圣的活計進去加菜。
孩子被放在外頭曬著太陽,在嬰兒床里爬來爬去,不怕生;
這嬰兒床鄭凡很眼熟,這才想起來是天天以前用過的。
“等孩子大了,這床我得搬回去。”鄭凡說道。
四娘笑道;“主上,平日里沒見你這般會過日子。”
“這可不一樣,其他的事兒你經驗都比我豐富,但生孩子養孩子你也是頭一遭吧?這孩子用的東西啊,講究個福報。
瞧著天天現在養得多敦實啊,咱倆的孩子,以后也得健健康康的。”
其實,魔王們都分析過了,四娘的孩子,注定不會簡單,哪怕有主上在瘋狂拖后腿;
但這些話,四娘是不會對著鄭凡說出來的,她喜歡看眼前這個男人對自己孩子有無限暢想的樣子。
坐著,茶喝了兩碗,菜終于上齊了。
原本的菜,是土豆燒肉,熗炒鳳尾,蛋花湯;
加了個老母雞湯一碟花生米以及一份香腸炒蒜苗。
鄭凡接過飯碗,一點也不客氣,開始干飯。
菜味道不錯,很下飯,一碗飯干完,劉大虎馬上殷勤地起身幫鄭凡去添飯。
鄭凡笑道:“呵呵,每次吃人家的飯就是香啊。”
劍圣搖搖頭。
一頓飯吃得很是滿足,鄭凡也就沒久坐,起身告辭。
倒是沒和四娘原路返回,而是出了劍圣家門后,向另一個方向拐去,這吃飽了,自然得溜溜食兒。
二人逛了兩條街,鄭凡提議去城外的寺廟看看,四娘同意了。
城外的寺廟,依舊人滿為患,但比當初剛修建時有秩序多了。
這些日子人多是因為出征的軍隊陸續回來了,很多人家來還愿。
統一從一側門入,再統一從一側門出,正門關閉。
里頭分前院兒和后院兒,前院兒里一個大香爐,正對著大雄寶殿,寶殿里各種菩薩和佛排成三列,進出各一個道;
再后頭就是后院兒,后院兒的正內殿宇里,供奉的是平西侯爺鄭凡的長生牌位。
外加一雕塑,取地是鄭侯爺騎著貔貅手持烏崖威風凜凜的景畫;
雕塑還簡單,那常勝牌位可是直接用大石頭雕刻出來的,可惜的是,侯爺升王爺了,得再換。
凡入廟者,基本都是從前面側門進,燒香插香爐,再拜祭佛像,最后,必然要拜一拜“鄭侯爺”的。
神佛太遠,在天上;
侯爺很近,在城里。
“所以,有時候我真覺得魏忠賢可能沒史書上說得那么不堪,這建生祠的事兒,下面人自己辦的,與他何干?”
“主上看見自己的雕像擺在這里有什么感覺?”
“能有什么感覺,又不能借用出來什么香火之力打架護身,也不能矯情地喊一聲,艸,香火有毒。哈哈哈哈。”
鄭凡笑著和四娘一起往回走,廟宇兩側是廂房,住著倆和尚,另外還有很多個幫閑,基本都是傷殘士卒,在這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計。
寺廟里的香火錢,在留足寺廟所需后,多余的,會上交到侯府。
百姓們祈求家宅平安才贈予寺廟香火錢,這般流向,倒也算是錢落到了實處;
不過,鄭凡自己有時候都會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侯府幾乎壟斷了奉新城的各行各業也就罷了,紅帳子是你的,也能理解,現在連廟宇,也是你的產業了。
總之,
奉新城內外,所有百姓的吃喝拉撒轉,全都離不開侯府。
這也是因為現在地盤還不算很大,人口也不算很多,加上瞎子和四娘兩個管理能力點滿的存在才能運轉下去,等日后人口多了或者地盤再大一些,就不可能再繼續這么玩兒了。
不過,那是以后才需要考慮的事兒。
了凡小和尚今日去城內一戶人家做齋事去了,故而不在,但空緣老和尚卻在這里。
鄭凡和四娘經過時,他正坐在蒲團上,面前放著一小袋米,不停地將米抓起來再慢慢地從指尖落下去。
鄭凡在其面前停足,
空緣老和尚抬起頭,看向鄭凡,也不懂得到底認沒認出來鄭凡,只是不停地傻笑。
但漸漸的,
老和尚的目光落在了四娘的身上,確切地說,是落在四娘的肚子上。
“福康,福康,福福康康。”
老和尚跪伏下來,一邊吟誦著一邊磕頭。
鄭凡注意到老和尚米袋旁也有不少銅錢落在地上,應該是另一種方式的“化緣”。
但燕京城的皇帝帶著皇后出宮逛街會記得帶錢,
可奉新城的鄭侯爺帶著媳婦兒出門,還真沒帶錢的覺悟。
但沖著老和尚這幾句吉祥話,鄭侯爺也得賞點兒什么,畢竟,鄭侯爺“樂善好施”之名,都傳到楚國去了,沒理由對自己人吝嗇。
然而,還沒等鄭凡找出身上的什么掛件兒下來,空緣老和尚忽然喊道:
“多子非多福,多子非多福,多子非多福………”
鄭凡的臉,一下子就沉了下來。
想當初,是這老和尚在撒了滿街的葫蘆喊出的“多子多福”,這才有了這座葫蘆廟。
現如今老和尚這話,已經足以讓這座廟,在一天之內,被踏平。
但是,
老和尚是一邊喊一邊在磕頭,額頭一次次重重地砸在磚面上,鮮血都磕了出來。
鄭凡走上前,一把將老和尚提起,看著他,問道;
“到底是什么意思?”
老和尚歪著臉,看著鄭凡,嘴角有口水滴淌而出,囁嚅了幾下后,喊道:
“本無香火命,硬續子嗣情;
情是債,情深債重,情多債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