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二章 大燕的……憤怒!-《魔臨》
第(2/3)頁
菩薩,哦不,是王爺來了。
帥帳分為前后區域,后頭是休息的地方,前頭則是用來議事。
一身玄甲的鄭凡走到帥桌后,目光緩緩地掃向下方。
他沒急著說話,而是繼續保持著沉默。
天天和太子明顯察覺到,帥帳內的氛圍,一下子變得壓抑起來。
天天還好,自小和僵尸怨鬼打交道,但這種集合了諸多沙場宿將的帥帳,所營造出來的氛圍,也著實讓他感到了一種深切的不安。
太子則已經開始打哆嗦了,他不知道自己在怕什么,但是卻本能地在畏懼,只不過為了強行維系住自己的形象,強撐著這架子。
沉默,有時候也是一種極強的力量;
這種沉默,結合著自身氣場時,往往比萬語千言更為有用;
下方的將領們一開始準備一起參拜王爺的,但王爺一直沒開個頭,大家伙也就沒有接下去的動作,而在接下來,面對著平西王投落下來的目光,這些都是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老丘八們,竟然忍不住地掌心開始冒虛汗。
帥帳內的空氣,似乎也一下子變得粘稠起來,讓人呼吸困難。
終于,
鄭凡結束了這令在場所有人都有窒息感的沉默:
“我們打了敗仗。”
沒有見禮,
沒有寒暄,
沒有客套;
單刀,直入了主題。
在場將領們馬上挺直了腰桿,認真聽著。
“虎威伯戰死了,虎威伯那一鎮,也基本覆沒在了梁地,不用本王多說些什么,其實你們自個兒心里都清楚,這一場敗仗,意味著什么。
我燕人,我燕軍,我大燕鐵騎,一直自詡天下無敵,這些年,本王南征北戰,無任何敗績。
但本王從不驕傲……”
說到這里,鄭凡頓了頓,繼續道:
“因為勝績越多,本王就越是覺得自己肩上的壓力和責任,也就越大。
當我大燕,習慣了勝利后,我們會越來越容易地得到下一場勝利;
當世諸夏之國,唯有乾楚二國尚能與我燕國抗衡一二;
但在前些年,他們其實已經習慣一次次戰敗于我大燕鐵騎之下!
這種習慣,一旦養成,就很難改下來。
他們的士卒,
在戰場上看見我大燕黑龍旗時,會本能地腿顫,他們的將軍,在和你們交手時,會不自覺地束手束腳。
雖未戰,但實已敗;
你們都是當將軍的,我相信,你們自己都有各自的辦法,去在戰前,提振自己麾下的士氣;
乾國,楚國,他們也是一樣。
本王現在就明明白白地告訴你們,
為何乾楚之精銳,要在這梁地設下埋伏,不惜付出慘重的代價,也要在那里,勝我們一場。
因為他們清楚,
再不贏一場,他們就完了。
他們的士卒,將不再有敢戰之心,他們的將軍,將不再有必勝之念!
他們,其實是在賭,在背水一戰!
現在,
他們賭贏了。
乾楚國內軍民,將因為梁地的那一場大戰,歡欣鼓舞,他們會認識到,我大燕鐵騎,也是可以被戰勝的。
他們會覺得,大家,都是兩條胳膊頂一顆腦袋,誰腦袋掉下了,都會死!
他們不會再對我們,對這面黑龍旗,再有畏懼之心,下一次,同樣的一場廝殺,我們將付出更多的傷亡,才能打贏;
原本可以傳檄而定的城池,需要我們的士卒,抬著云梯冒著敵人的箭矢,拿命,去填!”
鄭凡的聲音,在帥帳內響徹。
這種近乎于大白話的闡述,實則有一種深刻的魔力。
因為這種認知,是站在一種極高高度上的,且接著地氣;
“我燕軍兵馬,其實不多,燕地,需要鎮守,晉地,需要鎮守,雪原和荒漠,也都需要防范,又能抽調出多少兵馬來參加那一場又一場的對外之戰?
而若是失去了這百戰百勝的信念,失去了老北王和老南王當年留給我燕軍的精魂,我們接下來的戰事,將何其之艱難?
諸位,
陛下在登基那一日時,就對天下說過,他此生之愿,唯有一條,讓大燕,完成這諸夏一統!
本王,
也曾向老南王發過誓,
必將帶著這面黑龍旗幟,踏滅諸夏之中任何異端,讓黑龍旗,成為諸夏的唯一!
八百年,
八百年了,
八百年滄海桑田,
唯有如今我大燕,有這一統之象。
本王,
陛下,
你,你,你們所有人,
都可以有這個名垂青史的機會。
后人會記得你們,他們會記得,到底是誰,終結了這紛亂的世道,讓乾坤,再度凝一!
原本,本王估計,十五年時間,本王就能帶領我大燕的鐵騎,帶著你們,完成這項偉業!
但這一次,
冉岷先敗,李富勝再敗,
那些原本應該在我等鐵蹄之下瑟瑟發抖的鵪鶉們,現在,已經敢向我們露出那可笑的獠牙了!
你們知道,
本王和虎威伯,感情深厚,關系莫逆,私下里,本王會尊稱虎威伯一聲老哥。
但在這里,
本王依舊要罵他李富勝一句:蠢貨!
驕傲自大,
驕傲自滿,
眼下,近乎要葬送我大燕八百年最好之格局!
蠢,
愚不可及!”
最后四個字,平西王是吼出來的。
在場將軍們,一個個神情嚴肅,卻都開始情不自禁地縮起了脖子,恨不得將身體都縮進身上的這套甲胄里去。
而天天和太子因為坐在帥桌前的小板凳上,倆孩子仿佛頭頂著一臺咆哮著的吹風機,幼小的心靈,此時可謂相當的凌亂。
“臉,丟了,就得找回來!
仗,輸了,就得再打回來!
他們妄圖以一場勝利,來瓦解掉對我大燕的畏懼之心,那本王,就以五倍、十倍的方式,將這畏懼,給還給他們!
本王要告訴世人,我大燕,這面黑龍旗,不可辱!
此戰,
我軍只許勝不許敗,
大燕一統諸夏的腳步,絕不會停止。
這一代人,
本王,
和你們,
如果未能達成這一偉業,
那就得讓你們的兒子,你們的侄子,甚至,是你們的孫子,繼續在戰場上,和乾人和楚人去拼!
都是大老爺們兒,
哪怕是黃公公……”
黃公公身子忽然一緊,有些緊張地看向平西王。
“范城之戰,黃公公也曾親自沖鋒,實打實地斬下過一首級,本王一直相信,我大燕的男兒,都是好漢子的,我大燕,就算是公公,也比那乾人的漢子更加爺們兒!”
黃公公:“嘶……”
“既然是爺們兒,
就別把這一攤子事兒,留給下一代了。
咱就在這一代,
把這事兒,
給做完了!
兒孫們有閑,也不用再像咱們今日這般披甲上陣,他們可以喝喝茶,吃吃點心,吹噓吹噓他們的祖上,當年是如何如何神勇地打下這一片,花花江山!
諸位,
諸君,
本王欲出這南門關雪恥,
爾等可愿隨從!”
諸將,包括黃公公,全部跪下來,齊聲道:
“愿誓死追隨平西王爺!”
“愿誓死追隨平西王爺!”
鄭凡點點頭,
開口道;
“眾將聽令……”
…
帥帳外,陳仙霸攥緊了胯間的刀,其身旁的鄭蠻和劉大虎,在聽到帥帳內王爺的講話聲后,也是神情無比的莊重。
劍圣坐在那里,面前擺放著堆積起來的一把把佩刀,有些,還是名刀;
再抬頭,看那幾個小子的模樣,搖搖頭。
他是知道,那姓鄭的到底有多能說的;
不,不是能說,而是那個人,身上與生俱來的似乎就有一種人格魅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