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六百四十三章 王爺駕臨!-《魔臨》


    第(2/3)頁

    “海上不了岸,但燕人在陸上。”

    “這……”

    蘇明哲開口打圓場道:“二位,剛還得知了另一條消息,我乾軍一支兵馬已經先行歸來了,二位可愿與蘇某一同去迎?”

    “去,當然要去!”

    “自然得去!”

    吳襄和蘇蓉蓉馬上同意。

    陳大俠有些猶豫,沒說話。

    “大俠,你不去么?”

    “行吧,我去,若是平西王來了,有我在,興許能保一下你們的命。”

    “哈哈哈哈哈哈!!!!!!”

    ……

    一支兵馬凱旋,

    其實,并不是正兒八經的乾軍,至少,不是梁地的乾楚聯軍主力中的哪一部。

    且兵馬還少,只有七八百人,他們實際上是護衛糧道的一支隊伍。

    歸屬于乾楚聯軍,實則并未正兒八經地打過仗。

    早些時候,乾軍入梁地,糧草軍需分兩路運發,蘭陽城這里就是其中之一,自然也就有專司護衛糧道的兵馬。

    但因為燕人拿下了趙國國都,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糧道的安全,再加上乾楚聯軍已經下了決斷,不打了,保存實力回家;

    所以,這一支糧道護軍,就成了第一批返回的乾軍。

    真正的主力要回來,還要一段時候,畢竟得和燕軍繞幾個圈子,一邊轉移一邊還要保持著提防。

    但不管怎樣,

    對于早就在蘭陽城等待著的一眾官員以及各方勢力的代表以及本地的普通的乾人而言,

    這是他們所期盼的,

    第一支得勝歸來的王師。

    因為平西王率軍出南門關,使得這兒的各個階層所準備好的政治秀,被耽擱了,故而好不容易流出了水,哪怕就那么一丟丟,大家也都迫不及待地沖上去趕緊舔兩口入喉;

    解渴自然是不解渴的,但至少能品咂出一個味兒來。

    絕大部分人只能選擇在蘭陽城外等待,

    但也有一部分有條件也有需求的,得主動向東進得更遠一些。

    蘇明哲早就做好了一首詩,等待著“凱旋”這一刻,然后“有感而發”地作出來。

    吳襄和蘇蓉蓉,身為乾國地頭蛇勢力,對乾軍的這次大捷,也是格外地關注,要是乾人真的練就出了一支強軍,那他們家族之后的政策,自然得改一改了。

    所以,他們是策馬而奔,后頭,有三家人,加起來將近百余名護衛緊緊跟隨。

    陳大俠也在其中,

    他曾聽那位姓鄭的王爺教訓手下:你這服拉格立得,可太重了。

    重是什么重,

    口味么?

    是的,

    陳大俠自己已經聞到了一種嗆鼻的味道。

    人很可能就真的會在某時某刻,就有這樣子的一種感覺,冥冥之中,就預感到什么事兒就要發生了一樣。

    這種感覺,很可能一輩子也就這么一兩次。

    不過,

    轉念一想,

    又能見到鄭凡了,

    而且自己的師父按照常理,應該也在鄭凡的身邊;

    自己正好新悟了兩記劍招,正好可以請師父斧正一下。

    一念至此,

    陳大俠臉上也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看,那是節度使大人的隊伍!”

    出了蘭陽城往東一段距離后,眾人發現前方的節度使大人的隊伍,顯然,這位節度使的政治嗅覺相當靈敏。

    另外,因為眾人全是騎馬,比馬車要快,繼續前進后,還發現了蘭陽城知府的隊伍,蘭陽城守備將軍的隊伍,蘭陽城安撫使的隊伍,各種隊伍,可以稱得上是“八仙過海”了。

    乾人盼著這場對燕國的大捷,盼了一百多年!

    朝堂,官場,必然會有驚才艷艷之輩一飛沖天,功成名就,但對于絕大部分人而言,還是需要熬資歷。

    眼前的這一場大捷,只要你能蹭上,你能沾上,你就能比其他人,多了一份極為光鮮的履歷,哪怕,早一點,就早那么一點點,也都是快人一大步。

    因為莫說如今在上京的那些同僚了,就是往前數多少輩兒甚至早就作古了的前輩們,

    他們有誰,

    能蹭上對燕大捷的資歷?

    沒有,

    真的沒有。

    這是一場屬于乾國的狂歡,百姓們開心,因為自家終于打了勝仗,官員們則是……發瘋了。

    故而,才有了眼前這“豬突狗竄”爭先恐后的一幕。

    終于,

    前方的官道上,出現了一支乾軍的隊伍,他們正在緩緩地向這邊行進著。

    “來了,看見了,哈哈哈哈,第一支凱旋的王師!”

    蘇明哲放聲大笑起來,

    長袖揮舞了好幾下,

    意思是,

    你們注意了,我要開始作詩了!

    然后,

    他還大聲喊道:

    “見此情景,吾心甚是激動,故而詩興大發!”

    吳襄和蘇蓉蓉馬上配合道:

    “我等可都是等不及蘇兄的佳作了!”

    “是啊蘇兄,值此情景,當以名篇來賀!”

    花花轎子大家抬,惠而不費的事兒這些世家子怎可能不會做,再者,說不得詩名還能加上他們的名字,比如《與吾兄吾妹踏青尋游恰遇王師凱旋故有此詩》;

    至少,咱也能添個名不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