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四面楚歌-《魔臨》
第(2/3)頁
隨后,祖昕悅出去了,趙牧勾走入了帥帳。
年邁的韓亗這次沒有在看書,而是站在火盆旁,烤著火。
“官家親率大軍來了。”
“天子御駕親征?”
“嗯。”韓亗點了點頭,“和咱們之間,差不離就隔了那座燕軍的軍寨吧。”
自從知道韓亗的真實身份后,趙牧勾就更不需要忍了。
他不知道的是,先前他其實也莫名其妙地沒做什么隱藏,而這些,在韓亗眼里,則是冥冥之中的血脈象征。
隔輩親,隔輩親,差不離就是這個感覺了。
小孫子在自己面前“童言無忌”,本就是一種對自己的好感和信任,對此,韓亗怎可能會生氣?
“上一次我大乾官家御駕親征,還是太宗皇帝時期,呵呵。”
趙牧勾言辭里,滿滿的不屑。
太宗皇帝一次御駕親征,葬送五十萬大乾開國精銳,自那之后,天子御駕親征被視為大兇。
韓亗則搖搖頭,開口道:“其實,我大乾的祖制軍制,是由太祖皇帝定下的,而太祖皇帝又是位馬上皇帝。
他在制定制度時,也吸收了當初古夏之地軍頭林立割據復雜的教訓,強調的,是集權于中樞。
以中樞之力,駕馭四方。
但太祖皇帝失誤的地方就在于,他算錯了一件事,他是馬上皇帝,靠征伐取得的天下,但他的后代子孫,很可能沒他這般的魄力和格局,更沒這般的能力。”
趙牧勾則道:“更沒想到的是,也沒他后代子孫什么事兒了。”
韓亗嘆了口氣,道:“想那燕國先皇帝,為了集權于中樞,不惜馬踏門閥,將兵權分割完全下放于南北二王之手;
而我乾國官家,其實早早地就已經完成了這一切,早早地就擁有了燕國先皇帝夢寐以求的局面。
可惜的是,我大乾的制度,需要一個強勢的皇帝,才能真正地運轉起來,深宮皇帝,只會讓這套太祖皇帝留下的制度,逐漸變得畸形和糜爛。
正如前些日子你對老夫所言,但你只看到了我大乾在重文抑武,實則,在我大乾,在武將被我文人打壓得如此凄慘的時候,真正的武將之首,應是官家。
我大乾之所以一路失衡下去,一部分原因,是我文人鄙視武夫,刻意地壓制武夫,另有一半的原因在于自太宗皇帝之后,我大乾就沒再出過有武夫樣子的官家了。
這位官家,是老夫我看著長大的,絕非好大喜功的皇帝,當得上明君之稱,這次之所以御駕親征;
一是此戰要是能打下來,在梁地大捷之后再吃掉一支燕人的主力,甚至吃掉燕人的這位王爺,那乾燕之格局,就將徹底被扭轉過來;
二則是,官家看清楚了我大乾制度之所在,靠著這場御駕親征,他將正式接手我大乾各路軍頭的效忠。
自此之后,他能像燕國先皇帝那般,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一國之九五至尊。
勾兒,
你很聰慧,在你這個年紀,可以稱得上是天賦神童,但神童總容易犯一個錯誤,就是自以為聰明的同時看別人,仿佛都像是在看傻子。
這個毛病,要改。”
趙牧勾馬上跪伏下來,
道;
“爺爺,孫兒知道了。”
有些默契,心照不宣。
但韓亗到底愿意放縱到什么程度,爺孫二人,到底能走到哪兒,都還是未知。
韓亗會愿意為一個忽然冒出來的孫子,傾盡韓家一切么?
趙牧勾不敢往這個可能上去想,因為韓家,本就是一大族,韓亗的孫子輩,也是極多。
但至少,
他有一個機會了,
而這個機會,是他爺爺給自己創造出來的。
哪怕知道自己是韓亗的親孫子,但趙牧勾依舊認為,自己是瑞王府的人,是瑞王府的世子。
“現在,老夫就擔心一件事。”
“您在擔心何事?”
“還記得那日,老夫帶著你和那位平西王爺會晤時,那位平西王爺,曾說過什么話么?
他說,
官家,
不就在這兒么?
老夫當時以為,他是在指你打趣兒,現在想想,有沒有可能,他是另有所指,亦或者,早有猜測?”
……
“呵,我當時就是拿那瑞王世子嘲諷調侃一下韓亗,哪里有什么意有所指。
再說了,我他娘的怎么可能知道那位乾國的官家這一次居然會這么猛敢玩兒御駕親征,我是神仙吶?”
睡了一個很長的好覺的平西王,坐在床榻上拿到剛收到的軍報忍不住對坐在自己身邊詢問自己的劍圣笑罵道。
“真的不知道?”劍圣還有些不信。
因為最新的軍報,清晰無誤地指出,南面的禁軍之中,立著金吾龍纛。
“唉,老虞啊,你常在我身邊,下面人給我神話成什么樣子都無所謂,但我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你心里難道還沒有數么?
怎么現在學的跟個文人似的,在這兒咬文嚼字。”
鄭凡伸了個懶腰,
他這一覺,是從昨天黃昏睡到了今兒個差不離快正午時分。
可謂入睡前,意氣風發,醒來后,直接四面楚歌。
“仙霸,本王餓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