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二章 楚風-《魔臨》
第(1/3)頁
星空燦爛;
解下兩層甲胄的皇帝,斜靠在這座小軍堡的垛子上,在其身側,立著那面大燕黑龍旗。
馬陽被兩名錦衣親衛押了上來,按跪在皇帝的面前。
這位新晉楚國百夫長,精神上已經出現了一些問題,呈現出一種渾渾噩噩的狀態;
在不久前,他還是一個敢于向燕人哨騎主動出擊的果敢硬漢,眼下,卻被擊垮掉了所有勇氣。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承受界限,超過這一界限后,就會崩潰,馬陽就屬于這種情況。
平西王緩步走來,其身上的玄甲因被薛三加入特殊材料重新鍛造過,在平日里,是黑色的,但在火燭映照下,會泛起銀輝。
和早年平西王不喜著亮麗甲胄甚至不喜騎貔貅那會兒不同了,
現如今的平西王身邊嫡系兵馬眾多,還有劍圣阿銘等貼身護衛,已經有了抖擻起來的資本。
明明只是踹了一腳門這會兒卻依舊無比疲憊的皇帝,
仍然在此時抬起頭,
打量著這位自己人生中生擒的第一位……嗯,很可能也是最后一位“敵方大將”;
同時,皇帝絲毫不覺得自己只是做了一場秀的索然無味,反而依舊在疲憊的身軀上洋溢著一種興趣盎然;
他清楚自己的身份,能做到這一步,已是了不得了,就是這,姓鄭的也是擔了很大的負擔同時也給予了相當高的理解才能成行。
“知道朕,是誰么?”
皇帝問道。
邊上站著的王爺,瞥了一眼問出二傻子一般問題的皇帝。
皇帝自己卻渾然不覺。
馬陽的目光開始重新聚焦,但又很快陷入了迷茫。
而這時,
平西王伸手,掐住了馬陽的后脖頸,將其面龐,直接拍在了土磚上。
“砰!”
再抬起后,
鮮血飛濺,
還灑到了皇帝的甲胄上,給了這嶄新的甲胄見血的機會。
雖然臉上像是開了染料鋪,但馬陽真的是清醒了過來。
“你知道他是誰么?”
皇帝指著鄭凡問馬陽。
馬陽囁嚅了幾下嘴唇后,還是開口回答道:“平……平西王。”
在這里,沒人敢假扮平西王的,這一點,馬陽堅信。
皇帝很滿意地點點頭,
再度指著自己的臉,
問道;
“那朕是誰?”
馬陽疑惑地搖搖頭:
“不……不知道。”
“……”皇帝。
馬陽出身平民,他還真不知道“朕”是皇帝專屬的自稱;
而且,在這種環境下,他腦子雖然清醒了,但卻和冷靜沒什么關系,也沒能快速地想出到底是誰能在平西王爺站著的時候繼續悠哉悠哉地坐在那里。
“這不成,你得知道朕是誰,你畢竟是朕活捉的第一個敵將,聽好了,朕,是大燕的皇帝!”
……
“馬陽,我看你是瘋了,我看你真是瘋了!
你說什么?
攻打你軍堡的是平西王的錦衣親衛?
你還看見劍圣和一個煉氣士騰空飛掠上來?
你還看見平西王本人扛著王旗沖陣?
你甚至還說,
你被燕國的皇帝活捉了?
畏敵潛逃回來你能不能找個好一點的借口,你怎么不說你看見漫天諸佛降臨你的軍堡把你軍堡給征用了呢!”
馬陽匍匐在地,沒有辯解。
自打坐著筏子飄浮回來被楚軍接回后,他就一直是這種姿態,問什么,就答什么,其余的時候,只剩下木訥。
這時,
一名身材偉岸穿著蟒袍的男子走入這座軍帳;
先前正訓斥馬良的將領見狀馬上跪伏下來:
“參見王爺,王爺何故………”
眼前這位,正是大楚皇帝的兄弟,現如今掌管渭河沿岸皇族禁軍的熊廷山。
在熊廷山身后,則站著一位俊秀公子,不是謝玉安又是誰?
前幾年的燕楚幾番大戰下來,
雙方將星都有不同程度的隕落,
但楚國這邊的損失無疑更大許多;
且燕國能有平西王的順勢崛起,完成了新老交替,而楚國這邊,則大將帥才方面,就難免開始捉襟見肘。
為帥者,不僅得具備極強的軍事指揮能力,同時還得具備讓手下軍隊信服你的威望;
故而,早先時候,楚皇是讓謝家家主謝渚陽去掌管的渭河防線,而當謝渚陽率謝家軍入梁趙之地作戰后,極為重要的渭河防線,則由熊廷山去接手。
在年堯戰敗被俘后,大楚軍方,基本只剩下這兩位能扛旗的人物了,青黃不接得厲害。
熊廷山扭頭看向站在自己身后的謝玉安,問道:
“你覺得呢?”
“我覺得倒可能是真的,前些日子收到的密折,是平西王陪著燕國皇帝東巡至雪海關,現在再算算時候,他們從雪海關出來,再到鎮南關地界來逛逛,也不算稀奇。”
“這樣也不稀奇?”熊廷山問道。
身為皇帝,竟然親自上了戰場,而且只是對一座新建立起來只有二十個老弱病殘的小軍堡下手,這真的是滑天下之大稽。
“沒什么是不可能的,燕國皇帝和平西王二人相識于微末,我覺得,他們二人之間,可能真不僅僅是史書上那般曾經君臣相得如今君臣猜忌的這種純粹關系;
說不得,里頭還真有些真情實意在;
若是那位燕國皇帝說想親自嗅嗅軍旅氣息,那位王爺可能真會來滿足他。
這就和這位百夫長所說的‘瘋話’,對上了。
錦衣親衛,劍圣,煉氣士,王旗,皇帝……
民間有句話,叫陪太子讀書,
以后可以再加下半句了,
伴皇帝攻城。”
熊廷山沉聲道:“燕國皇帝和燕國的平西王,這會兒就在對岸?”
“八九不離十了,怎么,王爺打算做點什么?
他們既然敢來,自然就是有恃無恐的,說不得整個鎮南關的鐵騎,都已經在上谷郡候著了。”
“這世上,哪里有十分穩妥的事?”熊廷山反問道。
謝玉安笑道:“年大將軍當年也是這般想的。”
“莫與我提年堯。”
很顯然,現如今在燕國皇宮內當上太監管事的年大將軍,已經成了大楚的兩大國恥之一;
另一位國恥,就是在奉新城負責安保的前屈氏少主屈培駱。
熊廷山走出帳外,看著天上的星辰,眉宇間,全是憂色。
“王爺,是不想錯過這次機會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