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鐵騎踏山河-《魔臨》
第(2/3)頁
黃公公這一嗓子,還真喊出了“有事起奏無事退朝”的威嚴感來。
一時間,好幾個將領離序而出,其余也有不少將領準備喊話。
“王爺,末將……”
“王爺,末將……”
這時,帥帳的簾幕被掀開,端著湯碗的王妃走了進來。
帥帳內先前的火爆氛圍,瞬間寂靜了下去。
四娘端著湯碗,來到帥座旁,放下碗和湯匙,小聲道:
“主上,要加醋么?”
王爺搖搖頭,道:“椒粉加一點。”
“妾身已經加過了。”
“好。”
鄭凡拿起湯匙,喝了一口湯。
魚滑湯本就容易做,提前做好的魚滑,加水燒開,撒上蔥花滴點香油,再佐點胡椒粉,味道就很鮮美,那上面漂浮著的白嫩魚滑,吃起來也很爽口。
王爺在喝湯的時候,四娘抬起頭,拍了拍手。
錦衣親衛端進來一大鍋湯,還有好幾疊干凈的碗筷湯匙。
四娘笑道:“諸位將軍也喝一些熱熱身子吧。”
諸將一齊俯身行禮:
“多謝王妃。”
如果是普通的王妃,比如熊麗箐在這里,將領們敬重還是會敬重的,但四娘不同,一手操持財計近十年,大到軍餉軍需,小到標戶的月錢福利,都得經她的手才能通過;
一些事兒,別人不清楚,此刻能站在這座帥帳里的,又怎可能不知道?
所以,這些將領們對四娘,是有一些畏懼的。
接下來,大家伙開始打湯,有些口味重一些的,會額外加一些鹽,還會加上辣椒面兒。
對此,坐在帥座上的王爺只能在心里微微搖頭,真是暴殄天物,吃什么都跟吃火鍋一樣,浪費了這份鮮美;
大概,王爺是真忘記了,火鍋這一吃法,還是因為他喜歡才時興起來的。
大家人手一個湯碗,一邊喝湯一邊開始討論軍務。
情緒上,也就一下子緩和了下來。
王爺呢,只是聽著,也不評價,不過中途,王爺還是點了宮望出來,組織了一些軍議,以拿出一個章程。
分歧,其實沒多大。
楚人敢主動進攻,那咱們就干回去就是了,這沒什么好說的。
但在方法上,還是主張先以這小半年來的土木工事做構筑的防線,來先消耗楚人一波,再伺機尋求反攻的機會。
聽完整場軍議后,鄭凡在心底不禁有些發笑。
原因很簡單,整場對楚的戰事布局,就連茍莫離與自己,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這一仗,打的就是信息差,打的就是楚人的脾氣與攤牌掀桌子的沖動;
故而,其實在場的這些將領,他們對于戰局的認知,其實是和對面的楚人,并沒有太大出入的。
而就是在這種狀況下,
竟然還保持著這種極為樂觀的姿態,這自信……
且軍議中,大家似乎都在刻意地回避兵馬調動導致這里防衛空虛的事,這是怕給自己難堪么?
可能,這就是上位者的悲哀;
一定程度上,也說是自己在軍中威望太高,壓制住了一切質疑所出現的反噬。
任何的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軍議軍議,一群丘八出身的大老粗,竟然真玩兒出了朝堂上的花兒活與忌諱;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他們軍議給出的建議是,先行防守,再圖反擊,而沒有真的失心瘋到直接選擇主動出擊。
先防守看看,如果局面不行,大家再撤,撤回上谷郡,或者撤回鎮南關,給王爺留個余地。
鄭凡沒有呵斥誰,也沒有去把這些話揭出來講明白,在宮望做好了總結后,
鄭凡只是默默地點點頭,
道:
“就先這般安排。”
……
楚軍的攻勢,來得比預想中,要兇猛得多得多。
其實,自燕楚力量在晉東的第一次交鋒以來,每次折損最多傷亡最大的,都是貴族的私兵,大楚皇族禁軍,傷亡有,但從未傷筋動骨。
這支楚國規模最龐大,戰力也最高的隊伍,終于在上位者下定決心后,迎來了自己第一次,在燕人面前的全面發揮。
楚人也給燕人上了一課,讓燕人見識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步卒巔峰戰力。
楚軍共分為四路進攻,
一路由昭翰率領,其中昭氏兵馬為主;
一路由石勇率領,是皇族禁軍的一部;
一路由熊廷山率領,是皇族禁軍加上山越大軍;
一路,也就是中軍,由謝玉安親自率領,兵力最多,規模最大,全是皇族禁軍。
不過,仍有一路吊在最后,并未參與到真正的攻勢中來,顯然是預備好了后路。
楚軍的投石車,楚軍的攻城器械,展現出了極為犀利的戰爭效果,用薛三的話來說,楚人從晉東偷過師;
雖然沒有燕軍的投石車來得那般精準,但比之當初,其實是提升了一個大水平。
接下來,楚軍以步兵方陣配合弓箭手方陣進行前壓,在燕軍沒有選擇主動出擊的情況下,楚軍以一種極快的效率,開始對燕軍這小半年來所修筑的各類軍寨工事進行了拔出。
一波接著一波,一批接著一批,效率很高。
對于燕軍而言,三天堅守戰的效果,打得其實并不是很好,不僅外圍防線全部被楚軍突破,連最后一道防線,也已經開始被楚軍侵蝕。
而如果不是燕軍在第三天開始了主動出擊,延緩了楚軍的攻勢腳步,可能現在,楚軍已經打破了燕軍的最后一道防線了。
楚軍四路進攻,四路都兵力強盛,并無策應佯攻之說,帶給燕軍防線極大的壓力,讓燕軍有些顧此失彼。
但楚軍進展如此之快的根本原因,并非他們忽然神兵天降了一般,事實上,造成這般局面的不是別人,而是攝政王鄭凡本人。
因為是王爺下令讓燕軍修筑了太多的工事與軍寨,這東西,不是說修得多,就能一直起到正向作用,修得太多,反而讓燕軍的防御力量給分散了,攤平下去后,再面對楚人的全面進攻,就是哪兒哪兒都告急,也是哪兒哪兒都守不住。
如果要是在這里修建個兩三座規模大一些的城堡,哪怕其余所有的軍寨全部剔除掉,燕軍防衛與牽扯時,反而可以更為從容。
“主上圣明,敗,也能敗得這般理所應當。”
站在王爺身邊的瞎子,給出了一記極為標準獨到的馬屁。
鄭凡看了看瞎子,笑了笑,道:“我是真忘了這一茬兒。”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