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決戰!-《魔臨》
第(2/3)頁
再在心里嘀咕一句犯忌諱的話,見著攝政王,就像是當年見到先帝時那樣,仿佛再危難的局面,都不叫個事兒了。
貔貅自后頭跟著一起出來,四個蹄子穩穩地踩在青磚上,盡可能地讓自己的姿態,顯得更為英武一些;
緊接著,
身體一顫,
自其后背位置,一層精致泛著黑色光澤的鱗甲鋪陳下來,覆蓋住全身;
鼻孔間,也噴吐出兩道炙熱的鼻息,神獸的派頭,可謂十足。
鄭凡走向了貔貅,
原本還繼續沉浸于展現自己的美好情緒中的貔貅,感知到了來自自己主人的目光,默默地屈膝。
鄭凡手掌一撐,翻身坐上。
貔貅順勢立起,發出一聲低吟:
“吼!”
身上的鬃毛,也隨之開始發散。
錦衣親衛紛紛上馬;
貔貅邁開步子,走出了這座鎮南關總兵府。
對于普通人而言,純血統的貔貅,它是自帶神秘與肅穆感的,更何況,比貔貅更為讓人尊重和狂熱的王爺,此時正坐在它的背上。
街面兩側,有不少民夫,下意識地駐足;
也有剛從前線運送下來的傷兵,默默地攥緊拳頭,放在自己的胸膛位置。
王爺沒有停下來去與他們說什么,
也不知道自什么時候起,
他已經不再喜歡做什么演講行什么訓話了。
記憶之中,
上一次正兒八經地做戰前動員,還是在乾國時。
請諸位,為我赴死;
然后,八千鐵騎,赴死開路。
這是一個結,一直打在鄭凡的心里。
以前的自己,或許覺得戰前鼓舞起士氣,只需要打贏這場戰爭,就一切都是值得的。
而且自己也是一直在打勝仗,只要能贏,自然可以無所不用其極。
那一場,也是贏的,畢竟端掉了乾國上京;
但對于那場局部戰役而言,
這些赴死的士卒,并沒有戰勝面前的敵人,并沒有歡快地在戰后解開禁酒令后,喝著酒舉著敵人的頭盔載歌載舞地慶祝;
他們,只是為了自己開路,讓自己逃了出來。
當然,這件事并不是主因。
鄭凡是一個有道德的人,但他的道德,在很多時候只是為了自己舒服時,蓋在身上御寒;
不需要時,可以毫無顧忌地丟在地上,也不嫌地上臟。
不再去做什么戰前訓話了,
是因為已經不需要這么做了。
還記得當年跟隨田無鏡出征時,那一道身著鎏金甲胄騎著貔貅的背影,為千軍萬馬所跟從;
不需要一言一語,
他策動了胯下坐騎開始沖鋒,
身后十萬鐵騎,自然緊隨其后,碾碎一切前敵!
當年鄭凡覺得,這是因為老田本身就是巔峰武夫,因為他自己很強,所以才敢沖鋒在最前沿;
等之后,
鄭凡才逐漸明悟過來。
不是因為老田沖第一個才起到這種效果,
事實上,
這和他沖第一個還是在中間亦或者留在后頭,根本就沒什么關系。
士卒們只需要知道,他在這里,靖南王在這里,就足夠了。
他們愿意不惜一切,擊穿前敵,讓自家的王爺,連刀都不用拔,這是他們的信仰,也是他們的狂熱。
劉大虎舉起手臂,
兩側前端的錦衣親衛,將旗幟舉起。
大燕黑龍旗,晉東軍雙頭鷹旗,再加上攝政王本人的大纛。
劉大虎又抽出自己的刀,橫舉。
其余錦衣親衛,全部抽刀,舉于身側。
隊伍,依舊保持著前進,但那種令人窒息的氛圍,已經降臨,宛若暴風雨來臨前,那令人難以忍受的悶熱,讓人情不自禁地去期盼接下來的雷鳴。
距離發生激戰的城墻位置,越來越近了,周圍的輔兵、民夫以及待上陣替換的士卒,也越來越多。
楚人的上一輪攻勢,剛剛結束,很多人都在喘息。
然后,
他們看見自家王爺,騎著貔貅,行于最前列,后方,是王爺的錦衣親軍;
士卒們紛紛將拳頭置于胸前甲胄位置,晉東軍律,以及大燕軍律,戰時不用行大禮。
不過,仍有不少沒那么有經驗的輔兵和民夫,遵照著他們的本能,跪伏下來。
城墻上,正和樊力坐一起喝著水的薛三,晃蕩著自己的三條腿,瞅向了這邊。
三爺伸手戳了戳樊力的胳膊,
道;
“發現沒有,主上,真的成了主上了。”
樊力瞥了薛三一眼,沒說話。
“越來越像咱們了,王,魔王。”薛三繼續道。
樊力翻了個白眼,
道:
“他是咱爹。”
你爹長得像你?
薛三皺了皺眉,他無法反駁,因為理論上而言,樊力說的一點沒錯。
但三爺還是馬上意識到什么,
道:
“嘿,想不到你能說出這種話。”
……
下方,
騎馬在王爺身邊的阿銘,此刻正抬著頭,向天上看。
天上盤旋著好幾只鷹隼;
其實,飛鴿傳書的效率,很低,遠遠比不得八百里加急;這鷹隼傳信,比飛鴿傳書好一些,但也很雞肋。
因為它最好的使用方式,是在局部戰場上溝通不方便時,快速傳遞軍令,而且這個軍令,得無比簡潔。
當下這個情況,楚軍在攻城,鎮南關兩翼軍寨,也在廝殺之中,楚國大軍近乎以一種大半包圓兒的方式,囊括了整個戰場。
雙方的斥候、輕騎正進行著極為慘烈的廝殺與消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