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封印,開!-《魔臨》
第(1/3)頁
“官家,這兒的針腳還得再改改。”
“不必了,我覺得挺好。”
“官家,您得稱朕,可得改過來。”
“呵呵,我是怕需要的時候改不回去。”
趙元年一邊脫下身上的龍袍一邊道:“趙公公,還是不麻煩了吧?”
趙成聞言,馬上跪伏下來:
“請官家給奴才賜名。”
趙成,楚國人;
當(dāng)年鄭凡入楚搶公主時,趙成被裹挾其中,之后更是揮刀自宮,上了這條船;
很長時間以來,他是熊麗箐在王府里的真正心腹,后來又有一段時間在太子住進王府時,他取代了小張公公成為太子的貼身伴當(dāng)。
只不過,太子姬傳業(yè)歸京時,原本可以被一同帶回去的趙成,選擇了拒絕,繼續(xù)留在了王府。
眼下,
福王趙元年在江南靜海稱帝,
亦可叫“撐帝”,
趙成就被安排在了趙元年身邊。
這些年,福王府雖然在奉新城,但王府內(nèi),有奴仆有下人卻是沒宦官的。
原本按規(guī)制,福王府是能夠擁有使用宦官的配額資格的,比如無論是京城的晉王府還是穎都的成親王府,都是有太監(jiān)存在,而且他們的俸祿也是走的公中。
但因為攝政王府里沒用太監(jiān),
所以,
同在一座城內(nèi)的福王府,怎敢在用度上跑攝政王府頭上去?
當(dāng)然,從另一個角度來說……
王爺這次入乾,如果說帶上他趙元年是個湊巧的話,那么,連王府里僅有的一名“閹人”也帶上了,這就真的無法再用“湊巧”和“無心插柳”來解釋了。
一切的一切,其實早就在王爺?shù)挠媱澲小?
“賜名?”趙元年愣了一下。
“在官家面前,奴才怎配姓趙?”
乾國不是沒有非皇族姓趙的人,而且還很多;
一是因為姬、熊、虞三姓,在三侯開邊前,本就是大夏大氏族,而經(jīng)過三侯開邊后,三侯建國,故而在燕晉楚,皇族姓氏的區(qū)別度還是很高的,不出意外的話,這三姓之人,都能自稱一下“天家血脈”,只不過有些可能早就泯然眾人了。
就比如當(dāng)年的劍圣和其弟弟,幼年時兄弟倆日子過得可謂無比艱難,但他們依舊是國姓。
二則大乾一脈立國本就比較晚,雖然自己編造了歷史,弄出個什么“四侯開邊”,年代還是不夠,就算再怎么為天家諱,也不可能讓人家本就姓趙的人給改姓了。
但不管怎樣,
身為一個太監(jiān),
敢在官家面前頂個“趙姓”,確實很不妥。
然而,
趙元年又怎敢給趙成改姓?
他這個官家到底是怎么來的,他可是無比清楚,他也知道自己的使命和作用是什么;
再者,趙成雖是一個閹人,但他進王府可比自己更早。
“趙公公,朕是個什么情況,你也清楚,咱們,都是王府的人,就不要再在這些細枝末節(jié)的地方去計較了。
你我二人,自當(dāng)好好做事,為王爺大計添磚加瓦。”
“奴才明白,奴才明白。”
趙成將趙元年身上的龍袍疊起,送向了一側(cè)屏風(fēng)后的一個女子面前;
女子面容姣好,尤其善得一手好女紅功夫,她是趙成的妹妹,被熊麗箐賜名趙莘娘。
“這兒,再改改,得快,開國大典就要開始了。”趙成說道。
“妹子曉得,哥哥放心。”
莘娘接過龍袍,開始修整。
隨即,
趙成先行走開,給趙元年端來了茶水。
趙元年坐在椅子上,手里捧著茶,笑呵呵道:
“有些緊張。”
趙成微微一笑,道:“官家會慢慢習(xí)慣的。”
“趙公公,朕問你,朕這個官家,你說到底能當(dāng)多久?”
“自然是長長久久,千秋萬代。”趙成馬上回答道。
“哎,咱們是自己人,又有什么不能直說的呢?我說趙公公啊,能不能不要這般端著,弄得我心里頭不得勁。
說句直白點的,我這條命,都是靠我娘親和王爺?shù)年P(guān)系保下來的,我這個位置,也是因娘親一手帶大了世子賺來的情分換來的。
我哪里有那個心思真的去稱孤道寡,你再這般給我戴高帽子,就真不怕我飄了,然后……”
趙元年下顎向下耷了一下,意思是,你懂的。
趙成則道:“官家的意思,奴才自然是明白的,但官家想過沒有,這張龍椅,自古以來,坐上去可能是一步登天,退下來……”
趙元年接話道:“坐上去,先邁腿;走下來,先掉頭。”
“官家覺得自己會對王爺不忠么?”
“那怎么可能。”趙元年馬上否認(rèn),“我這輩子,算是被王爺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收拾服帖了,另外,再看看世子殿下……
謝家那位千里駒那日說的話,你聽說了么?
這是甚意思?
這是承認(rèn)了啊。”
國本,繼承人,接班人,它們的作用,就在于此,可以極大程度地維系一個集團的長久穩(wěn)定。
趙成道:“既然官家您不會對王爺有二心,王爺又為何會讓官家您腦袋先落下呢?”
“這是自然。”
趙元年擲地有聲;
他……可是被世子殿下喊過義兄的人!
雖然他母妃和王爺?shù)年P(guān)系,世人皆知;
但趙元年在外頭,可不敢稱王爺為自己的“父親”或者“義父”,自然更不敢自己主動在世子面前自稱“為兄”;
不過,世子喊他“義兄”,滋味兒,簡直酥麻到了骨子里,讓整個人飄到了云端,現(xiàn)在回味起來,還覺得有些飄飄然。
“那從這龍椅上退下來時,官家您要么就和楚國皇帝那樣,成為國主……亦或者,像成親王府那般,有自己的藩地,退一萬步說說,至少也能和晉王府那般,得到一個世襲罔替吧。
而且,不是福王的世襲罔替,是……乾王。”
福王與乾王,看似一樣,實則大不一樣,以乾王身份世襲罔替,可以嫁接整個乾國傳承,此中區(qū)別,好比宗室侯爺與軍功侯爺。
“還是你看得真切。”趙元年贊嘆道。
“其實官家您心里跟明鏡一樣。”趙成笑呵呵地道。
趙元年側(cè)過身子,看向屏風(fēng)后頭正在修改龍袍的莘娘。
“結(jié)個親家吧。”趙元年說道。
“莘娘得王妃指婚。”趙成提醒道。
“我去求。”趙元年說道。
“這……”趙成心里其實不是很愿意。
他疼惜這個妹子疼惜得緊,自然想找戶好人家,這里的好人家不是指的大富大貴,最起碼,自家妹子得當(dāng)大婦吧?
趙元年回過味兒來,笑罵道:
“你想哪兒去了,我給我家小子求,讓我母妃去說和。”
“那奴才,就謝官家隆恩了。”
時下人,生育普遍比較早,尋常公子哥身邊不乏女侍的,套用后世標(biāo)準(zhǔn),自己還是個孩子時就當(dāng)?shù)睦樱芍^比比皆是。
所以,福王妃的年紀(jì)雖然比鄭凡大不了多少,但她早就當(dāng)奶奶了。
當(dāng)然,這里還有一個原因是鄭凡當(dāng)年因為客觀原因,子嗣上一度很艱難,本就比較晚。
如今,趙元年是“官家”,自己的妹子嫁給趙元年的兒子,那就是太子妃……
趙成覺得,這是極好的歸宿。
其實,無論是他還是趙元年,都是很有野心的主兒,但在王府之下,他們的野心就顯得很純澈;
有些時候,有限度的野心,反而可以保證主觀能動性。
“官家,哥,改好了。”
趙成馬上過來,將龍袍取回,再伺候趙元年換上。
這套龍袍本就是趙元年攜帶的乾制藩王袍改的,細看的話,仍然有很多地方不倫不類,但遠觀的話,確實是乾國官家龍袍的式樣。
重新穿戴好后,趙元年深吸一口氣,問道:
“外頭準(zhǔn)備如何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