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雁城-《劍出衡山》
第(3/3)頁
趙榮應了一聲準備離開,趙福又拉住他的胳膊,放低聲音道:
“爺爺床板下還有一點銀兩,你若要使,便全拿去?!?
“這世道人情世故少不得,包館主教你一身本事,對你有恩德,沒有再白幫忙的道理?!?
趙榮望著眼前須發皆白的老人,沉沉“嗯”了聲。
趙榮的一些想法爺爺自然曉得,那床下的銀子乃是棺材本,他知道老人脾性,只順著說話不忤逆他的好意。
其實那點銀子杯水車薪。
包館主向來只是趙榮一身武藝的掩蓋,這貨遠沒有趙福印象中那般的偉光正。
……
衡陽北鎖荊楚之地,南咽嶺南之勢,不論從兩廣北上中原,還是從中原南下,都需經過這里,屬于兵法中的爭地。
趙榮行走在這座古代大城中,找到了與記憶中重疊的點。
上古時代,這里是三苗之地,地處南岳衡山之南,古稱衡州。
古人云:北雁南飛,至此歇翅?;?。大雁越冬過到了衡陽回雁峰棲息,故而衡陽雅稱為“雁城”。
唐代詩人王昌齡有詩云:一從恩譴度瀟湘,塞北江南萬里長。莫道薊門書信少,雁飛猶得到衡陽。
鐵拳武館在城內東南,趙榮沿途穿過三街十一坊,遇到諸多南販北賈。
又見沿街擺攤的販夫俗子,耍大槍闊斧的賣藝人,在馬前吆喝開路的兵卒差役,四散閑逛的混混地痞,擔著兩擔子豆腐的挑夫,勾欄瓦舍亦傳來姑娘們的靡靡之音...
目光從吹篪乞食的乞丐身上劃過,趙榮的目光總是不經意間看向他們身上的布帶,猜測會不會丐幫的某位“幾袋長老”。
行到青巖巷,“鐵拳武館”近在眼前,趙榮看向東北方,若是再走過兩條街,就到五岳之一衡山派的駐地了。
那是整個衡陽城中他最向往的地方。
十畝荒池漲綠萍,南風不見芰荷生。隔窗賴有芭蕉葉,未負瀟湘夜雨聲。
可曾聽聞,莫大先生彈奏的那曲瀟湘夜雨。
趙榮心馳神往。
他還沒走入鐵拳武館,一位身材魁梧,滿臉絡腮胡子的大漢如見財神,笑吟吟地迎了上來。
……
第(3/3)頁